APP下载

党校科研与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机制

2020-05-11黄丹

中文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

黄丹

摘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依托,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是长江的重要生态屏障,位于鄂湘川渝交界地区,处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范围包括宜昌、恩施、神农架生态保护区、常德、张家界、达州市及原万州、涪陵、黔江地区所辖县市,是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加快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发展,应努力通过党校的科研,特别是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的合作科研,共同研发对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思路谋略与实作技术,将更好促进三峡合作区解决生态发展战略、生态守护和现实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区域有效治理问题,共同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我国欠发达的省际交界地区提供一体化发展经验并提供示范。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发展;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02

一、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合作的现实

意义

党中央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着远中华民族长远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部署,是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举措。2016年1月习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围绕这一主题,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应结合区域现状和实际情况,从服务党委政府角度解决顶层设计、改革体制机制、优化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等方面出发,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提出新的绿水青山保护措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案,充分提升地方各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发展。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目前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产业总体水平不高、贫困落后地区相对集中、辖区青山绿水保护不到位、城市聚集功能有待提升、区域合作欠缺等问题,作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重要、最敏感又最脆弱的地区,与其应有的生态屏障功能还存在差距,需要花大力气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两个方面整体推进,党校作为党的宣传教育阵地,具有教育引领作用,应主动作为、积极行动,第一时间勇于担责、靠前研究,研究本辖区内的实际情况、研究三峡库区的现状、研究落实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方向和途径、研究落实中央精神的主体责任和具体决策措施等等,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新的思路和出路,为地方决策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思维源泉。

从现状看,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紧扣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的决策部署展开并深入的合作研究,更需要研究在三峡生态合作区内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经济发展路径。合作区内党校不应孤芳自赏、也不应独孤求胜,因为三峡生态合作区占有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面临的现状有很多相同、相似和相通之处,加强共同探索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思路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一点一处问题,而是可以解决集中成片的突出问题,甚至可以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举措。

建立起三峡生态合作区党校科研合作机制,可以成为合作区内党校形成全面良性互动、组建专业科研攻关团队、争取专项科研工作经费、提出符合三峡生态合作区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方案。建立起党校科研合作机制,是落实党中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新举措,是为解决合作区内的共性问题,是三峡生态合作区实现“十三五”规划谋划“十四五”规划的有效研究平台。通过党校的科研合作研究,提出系列关于尽职履责、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产业融合、科技引领等的新论断、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为三峡生态合作区内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建功为国提供新谋略,为保护好一江碧水、处处青山创造新源泉,为解决区域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开发新引擎。

二、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合作的现实

基础

1.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已經提出,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 习总书记指出,在长江三峡区域规划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推进三峡地区次区域合作,破解三峡区域发展瓶颈,推动长江经济带东中西整体开发、互动发展,加快形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因此,加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是一项国家行动,已成为国家战略。

2.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有共同的主题

三峡生态经济作区都面临保护绿水青山、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大主题,都需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这一主题和需要,首先应当由负有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党校去开拓破解,只有党校研究出更好的思想战略、发展纲要、建设方案、实作方法后,尽快传授给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干部,让他们领导一方发展,共同、齐步、快速推进三峡生态合作区建设。

3.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及各党校都面临同样的难题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水资源丰富、水路曲折,具有山水相连、人脉相亲、政治文化相同和风俗习惯相通的特点,辖区内具有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空心化、经济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缺少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科技生产力,普遍面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内的党校由于地处内陆,一是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开拓,明显不如沿海发达地区,在服务地方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还需大幅度提高;二是师资水平明显不高,在对党的思想路线、发展战略、前进方向的认知和研究上明显落后于中央党校,理论功底和教育引导上都还有待提高;三是对地方和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现实状况、经济水平、社会基础、发展需要、改革方向、致富出路研究不够,不能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参谋;四是党校之间的缺少交流合作,不管是上下级党校、还是平级党校之间,更别说跨省市党校之间,都很少有往来,更没在科研上的合作交流,彼此无法学习借鉴,无法取长补短,自然无法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的差异问题。

三、 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合作的方向

建立起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合作机制,需要党校加强对合作区内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产业创投等多领域的调查研究,切合合作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供青山绿水新的保护发展模式,提出经济社会新的改革发展方向。

1.為共同保护绿水青山而科研

中央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旨在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全力建设好沿江绿色生态廊道。这就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保护好生态环境、守护好绿水青山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党校应通过科研合作,研究如何在三峡生态合作区内禁止发展有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开发建设新型环保产业;研究如何更好地对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深山老林区、喀斯特地貌区及严重石漠化区人口的移民搬迁,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如何持续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更好的柑橘、柚子、枇杷等果农经济,做到既保护环境,又增加农户收益;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立生态环境刚约束制度,完善环境污染预警应急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研究建立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

2. 为一起利用黄金水道而科研

三峡生态合作区拥有长江 “黄金水道”这个地理优势,应大力通过环保利用,充分产生黄金效益。党校科研合作,应研究提出解决长江干线航道与支流系统化治理的方案,努力提升长江干线航道和支流的通航能力,充分发挥水路交通的能力;研究构建以长江为依托的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促进长江充分发挥“一轴”作用,带动内陆腹地经济建设;研究利用长江港口资源,大力开发港口门户,解决港口与公路、铁路、机场的无缝对接问题,充分提升货物中转的能力和效率;研究进一步改进港口布局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港口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提升沿江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3. 为相互借鉴地区优势而科研

三峡生态合作区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宜昌、常德、达州等地区相对发达,其他地区普遍滞后,同全国比较,城镇建设和城镇化水平总体都不高。党校科研合作,应致力于研究在三峡生态合作区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保护和发展政策举措,将优先发展区域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向落后地区、贫穷地区转化,快速补齐落后地区的“短板”,有效实现区域间思想理念、政策措施的共享共用;致力于研究优化三峡生态合作区内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推动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致力于研究打破区域发展壁垒,充分发挥达州、常德、宜昌、万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合作区中小城市的大发展;致力于研究解决如何在三峡生态合作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市场的统一融合。

4.为促进区域文化融汇而科研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有着互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党校科研合作,应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开发有价值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推出更多旅游精品线路,让世人领略三峡风采;应注重研发三峡生态合作区内旅游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开发更多特色产品,让游客不单赏美景,还要品美食、购美物,把三峡文化推向全世界;应注重研发区域文化的整合和互补,开发厚植古城、镇、村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文化名片,更好促进经济建设。

5. 为摆脱困境实现富裕而科研

当前,合作区内普遍面临发展困境,缺少产业发展路径,资源开发利用不恰当、不深入。党校科研合作,应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极出发,不断挖掘三峡生态合作区现有资源,因地制宜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培育形成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保无污染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应从改进生产技术着手,整合升级传统产业链,做宽拉长传统工艺,拓展开发新工艺,将粗加工转变为深加工、精加工,形成特色鲜明的特产。

四、长江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合作的思路

建议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科研机制建成后,要注重实效,提出系列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要强化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切实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促进合作区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合作应走深做实

党校科研合作要往深里走,既需要在合作上深入、又需要在科学研究上深入。既需要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省委党校和重庆市委党校深入指导和帮助,更需要宜昌市、恩施州、常德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达州市、铜仁市等7个州市和神农架林区、重庆的万州区等15个区(县),共22个行政单元的党校深化合作,系统深入地对三峡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研究,找准多个科研合作切入点,系统深入地进行科研开发。同时,科研合作应实实在在,不能浮于表面,要充分利用各级党校的优渥资源、优秀人才,组建一个勇担当、擅作为的科研团队,并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效能,开创系列有价值、有效用的科研课题,提出能尽快实施转化为现实发展需要的科研成果,成为新的山水生态保护策略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2.合作应积极追“新”

党校合作应追求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力,在科研工作中应加强研究现状,突破固守老观念、旧认知的束缚,勇于破蚕,大胆探索,积极开创合作区建设的新契机,以合作共赢理念追求新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道路。

3.合作应抓常抓长

党校科研合作应注重从深层次、多方位全面进行,各校应将科研合作当成一件日常事情来推进,通过建立网络互联互通、相关基础资料大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日常信息适时交换。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互动,在多个环节去实现科研攻关,让校际之间无障碍交流,开发出有深度、有价值、有效用的科研成果。可以建立一年一度的合作科研论坛,开展季度科研成果比武,评估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成效。合作科研需要坚持合作共赢恒久远理念,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绝不能昙花一现,因为解决区域生态问题、发展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因一时兴起半途而废,要把科研合作当成党校的大事长时间抓下去,抓出成效抓出实绩,给中央和地方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汇报单。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在省委、市委党校的指导下,用心、用情、用力建立起合作区党校科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科研,必将推出一大批科研理论与应用成果,成为保护和发展典范,更好为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创造新的增长极,勾画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新蓝图。

参考文献

[1]边燕燕.创建三峡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J].重庆行政,2019,20(3):73-75.

[2]钮新强.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提升黄金水道支撑力[J].长江技术经济,

2018,2(2):47-52.

猜你喜欢

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