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眼镜蛇效应”
2020-05-11林熙悦
林熙悦
除不尽的眼镜蛇
人类花费心思却居然没有能力消灭一个城市的眼镜蛇,你相信吗?这件事情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了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
当时,印度的首都德里的眼镜蛇猖獗,对德里市民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英国殖民政府出于保护民众生命安全的考虑,发布了一项奖赏措施:民众每打死一只眼镜蛇,就可以获得1卢比的奖励。贫困的印度人民顿时热情高涨,德里野生的眼镜蛇很快就明显减少了。看来眼镜蛇猖獗这件事情很快就要解决了,但事情真是这样子的吗?
事情的转折令人惊讶,居然有好多人开始饲养起了眼镜蛇。明明是要消灭眼镜蛇,为什么还要养它们呢?其原因可能是政府怎么想都不会想到的,实际上,民众捕蛇可不是为了什么安全,其实是为了钱。而且他们发现卖死蛇给政府来钱快,没有人想失去这个挣钱的机会。于是许多民众打算用饲养的眼镜蛇代替野生的眼镜蛇,骗取政府的奖金。
政府很快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取消了奖赏措施。饲养眼镜蛇的民众一时不知道怎么处理大量变得毫无价值的眼镜蛇,就将它们都放了出来。这一放,导致德里的眼镜蛇又开始泛滥,其数量甚至比措施实施前还多。这个结果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政府可谓是花了钱还被骗,最后事情也没有解决。
政府出于好心为民众办事,最终却事与愿违,这件事情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经济学家将此类现象称之为“眼镜蛇效应”,“眼镜蛇效应”指的是“权力部门”针对某些社会问题而实施的解决方案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该问题恶化的现象。
眼镜蛇效应一般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其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更有甚者会形成长期损害社会却难以拔除的机制。
问题越解决越大
上世纪80年代,拥有1800万居民的墨西哥城可谓一座“巨型城市”,但它也承受着过多汽车出行造成的极端空气污染。为了减少污染,市政府推行了一项“尾号限行令”——根据汽车车牌的末尾数字,每日禁止约20%的汽车上路。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没想到却发生了眼睛蛇效应——墨西哥城的环境污染没有随着禁令的执行而减少,反而更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相对于方便日常生活而言,普通民众不会过多考虑污染问题。政府的目的是想讓更多的人乘坐公交车,但是很多被限制驾驶自家车出行的民众选择了坐的士车,甚至有大量的民众购买了便宜的老旧二手车,作为自己的第二辆车。众所周知,相对于驾驶一般的私家车而言,乘坐的士车,并没有减少街上的车辆,而驾驶老旧的二手车对空气的污染更大,这就导致了污染问题更为严重了。
相比于墨西哥城的空气污染问题,德国的社会救助问题就难解决得多了。墨西哥城市政府可以颁布更为合理的法令来弥补自己的错误,但是没有一任德国总理,敢于去挑战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除非他不想干了。
为了帮助失业者度过生活难关,同时避免官僚主义和政府办事的低效率,德国政府很早就把社会救助工作外包给私营机构了。而私营机构每救助一位德国人,他们就可以得到一部分报酬。这样一来,德国政府既保证了自身的廉洁,也使得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德国人没有预料到,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到今天,反倒成了德国社会一个难以去除的毒瘤:每年流到社会救助事业的资金达到了税收的五分之一,造成了很大的财政负担。最可怕的是大量的德国人变得颓废和懒惰,无数德国年轻人主动失业,造成国家劳动力短缺。而导致这个“眼镜蛇效应”的原因,一是德国的救助福利确实太好,失业者每个月领取到的失业补助的金额相当于自己在职时工资的六成;二是承包社会救助工作的私人机构为了获得更多钱,大量发掘甚至培养失业者,把他们变成自己的“顾客”。
经济人?社会人!
我们知道“立法者”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很重大的,他们必须保持极大的谦卑和极大的谨慎。因为每一项法律或者政策的实施,都要求每一位公民去遵守,这往往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当今社会就会发现,不管是在大的层面还是在小的层面,“眼镜蛇效应”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这表明许多“立法者”对事情的后果考虑得还不够全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惕和借鉴。
如何避免“眼镜蛇效应”呢?由于每一个“眼镜蛇效应”的现象都有很大差别,需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人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经济人”,一种是“社会人”。“经济人”属性指的是一个人会为自己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大的物质报酬。例如养眼镜蛇的印度人、大肆发掘失业者的德国私人救助机构和购买第二辆车来规避处罚的墨西哥城的市民,他们身上就体现出了很强的“经济人”属性。而“社会人”属性指的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社会的好坏与自身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自己会争取为社会做些事情。很多乐于参加公益活动的人就能体现“社会人”属性。
很多情况下,“立法者”考虑到了“社会人”属性,但没有考虑到“经济人”属性。他们往往以为一个政策对社会好,民众就会出于“社会人”属性来支持和维护,然后该政策就会得以顺利实施,但实际上这往往会导致“眼镜蛇效应”。因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其“经济人”属性往往会比“社会人”属性更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在使用某些经济手段(例如奖励和处罚)来提高一些政策的实施效率时,一方面要注意防范民众的“经济人”属性引导他们做出与政策的初衷不符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帮助人们增强其“社会人”属性。实际上,增强民众的“社会人”属性,使得人人爱社会,才能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