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20-05-11黄斌王丹妮刘锐
黄斌 王丹妮 刘锐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为了解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现状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文章以能够代表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优课”为研究对象,先利用NVivo对样本“优课”进行质性分析,再借助Excel对质性分析结果展开量化研究,最后总结出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NVivo;优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7-0005-05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核心素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2002年美国创建了21世纪技能联盟,努力探寻能够让学生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技能,最终确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2010年新加坡提出了要将学生培养为充满自信的人、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和心系祖国的人,并为此搭建了核心价值、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新21世纪技能三部分环环相扣的“核心素养框架”;2016年芬兰在结合国际组织观点与国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2016年我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方面出发确定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1]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目标任务;[2]同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这表明通过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根本之计。[3]
二、研究现状
本研究以CNKI收录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输入检索条件(篇名等于“核心素养”并含“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精确检索。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共找到47条结果。剔除会议通知等无关文献,最终得到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文献34篇(其中期刊论文33篇,硕博士论文1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文献按照研究内容是否结合了具体学科可以分为两类。28篇文章从微观角度(结合了具体学科)进行了研究,詹荣[4]指出,在核心素养体系下促进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美术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发展,而且需要完善学校相关制度、优化学校管理;郭文章[5]建议语文教师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努力创设新的课程环境、师生关系和课程资源。6篇文章从宏观角度(不区分具体学科)进行了研究,商应丽等[6]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生成场域、自我教育与生涯教育生成运动、自主教育与社会教育生成链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生成联盟四大突破点;沈萍霞[7]表明核心素养视界下,教師面临着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去情境教学”向“情境教学”的转变三大挑战。
以上成果对于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具有两大弊端:微观角度只能为具体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具有局限性;宏观角度的研究内容大都停留在帮助教师明确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困难与努力的方向,具有笼统性。同时,研究大都仅仅利用了定性方法,主观性较强。为弥补以上成果的不足,本研究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出发,采用NVivo和Excel对“优课”中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期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宏观角度为各学科的教师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共性建议。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优课”是由各地教师经过精心打磨展示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优秀课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我国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现状。基于此,本研究在高中学段的“优课”中根据等级随机选取了四节“优课”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
2.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方面,利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进行分析。NVivo被认为是实现质性研究的最佳工具,能够有效分析多种不同数据(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定量研究方面,借助数据统计分析工具Excel进行量化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将编码结果进一步统计转化为更为客观的数理信息。
3.研究过程
(1)建立项目
在NVivo的初始界面中,利用“Ctrl+N”新建一个项目,命名为“课堂实录分析”,并在“说明”一栏注明:该项目主要存储四节“优课”课堂实录的原始资料。
(2)导入材料
在NVivo的列表视图中选择导入内部材料,将课堂实录分别导入该项目。随后在建立好的项目下新建“化学”、“生物”、“历史”、“物理”4个文件夹,并将课堂实录放入对应的文件夹进行管理。
(3)确定编码
本研究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行为分为26条类目,主要从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两个角度来分析“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将课堂上出现的既不属于教师行为也不属于学生行为的沉默或混乱归为“其他”。(见表2)
(4)建立节点
节点分为自由节点和树状节点。自由节点是进行试探性的质性分析所建立的节点,树状节点能被分类且具有树状结构,是有主从关系的节点。本研究先对四节“优课”的课堂实录(除去片头片尾和教学无关画面)分别按3秒频率抽样建立自由节点,再根据分析类目表将各自由节点进行归纳,形成树状节点。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些特殊情况,本研究同时给出了6条编码规则:
规则1:教师边“说”边“做”,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教师边讲授边板书,应归类为“写板书”;第二种是教师边演示(使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传统媒体或计算机文本、图片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边讲授,应归类为“讲授”。
规则2:学生行为中,除了应答、主动提问、汇报、示范或游戏外,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行为作为判定依据。[12]
规则3:个别学生向教师主动提出问题,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教师予以单独回应,此时应以大多数学生原有的行为作为判定依据;第二种是教师予以整体回应,大多数学生改变原有的行为,此时应该遵循“主动提问”优先的原则。例如,在全班做练习的过程中有一名学生举手提问,如果教师走到他面前单独交流,应归类为“做练习”;但是如果教师示意他站起来当众提问,大多数学生做练习的行为因此被打断,那么应归类为“主动提问”。[12]
规则4:学生行为与教师行为“写板书”同时进行,应归类为学生行为,而非教师行为“写板书”。[12]例如,教师在学生讨论时板书,应归类为“讨论”。
规则5:教师在使用计算机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时,教师的播放动作以及此后的播放过程,应归类为教师行为“计算机多媒体演示”;只有当学生自主使用媒体(如教学视频、网站、教学器材)进行学习时,才应归类为学生行为“使用媒体学习”。
规则6:在相同条件下,谁驱动谁优先。[12]例如,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再和全体学生一起回答。此时,应归类为教师行为“讲授”,而非学生行为“应答”。
(5)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Excel表格格式导出编码结果,通过公式计算师生行为率、师生语言率、师生媒体使用率。公式来源如下:将相邻两个编码组合形成序对,将序对转换成26×26阶矩阵。矩阵中各行列构成的元素称为Cell(i,j),各行的加总为Row(j)=■Cell(i,j),各列的加总为Row(i)=■Cell(i,j),矩阵中所有元素的加总为Total=■■Cell(i,j),具体变量与公式如表3所示。
四、研究结果
1.师生行为
四节“优课”中教师行为率分别为生物(43.0%)、化学(57.7%)、历史(64.9%)、物理(65.6%);学生行为率分别为生物(48.2%)、化学(39.3%)、历史(25.3%)、物理(24.6%)。由此可见,在师生行为占比方面,生物和化学两节“优课”的师生行为率相对持衡,基本呈现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良性结构;而历史和物理两节“优课”的教师行为率明显高于学生行为率,出现教师独占课堂的局面,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观、发展观以及知识观背道而驰,不利于培养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本研究根据每分钟的教师行为率、学生行为率做出4个师生行为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生物和化学较历史和物理而言,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曲线的交叉频次高且分布均匀,说明在师生行为交互方面,生物和化学两节“优课”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创造了民主平等、易于沟通的课堂氛围,这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师生语言
本研究将教师语言分为“导入”、“讲授”、“过渡”、“提问”、“反馈”、“总结”、“指示”等类型,学生语言分为“应答”、“提问”、“讨论”、“匯报”等类型,如图2所示。首先,四节“优课”的教师语言类型都是以“讲授”为主,学生语言类型都是以“应答”为主,这表明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应答”的讲授教学并没有被摒弃,反而依旧是教学的主流方法;其次,生物和化学两节“优课”的教师语言类型丰富、教学环节完整(既包括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也不乏使教学更加流畅自然的“过渡”,同时也存在具有强化作用的“总结”),而历史和物理两节 “优课”的教师语言类型则较为单一,并且教学环节也不够完整(历史“优课”没有“导入”和“过渡”,物理“优课”的“过渡”和“总结”也做得不到位);最后,四节“优课”都缺少学生“提问”行为,这反映出教师未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没有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念,这无益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3.师生媒体使用
由图3可知,四节“优课”的教师媒体使用率和学生媒体使用率大相径庭。生物和化学两节“优课”中学生是主要的媒体使用者;而历史和物理两节“优课”中教师是主要的媒体使用者。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以及我国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无论是生物“优课”中学生利用PPT进行汇报展示,还是化学“优课”中,学生利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两节“优课”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体验,进行探究式学习,这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情绪控制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然而,在历史和物理两节“优课”中,媒体的作用只是辅助教师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则很少有机会使用媒体亲自去探索、体会。
五、建议
通过对四节“优课”的师生行为、师生语言和师生媒体使用三方面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化学和生物能够被评选为部级和县级“优课”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能够保证课本知识的掌握,夯实其文化基础,而且可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基其社会参与。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融入到具体实践中,值得广大教师观摩学习,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综上,笔者从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角度为广大教师提供以下建议:
1.适当转变独揽大权角色,增加课堂互动
教师必须自我驱动实现角色转变,这涉及教学观念问题。传统课堂大都秉持“大教师”观,即教师就是绝对权威,课堂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呼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中,必须实现教师角色重塑,由“大教师”观转变为“中教师”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观念转变过程中不能矫枉过正为“小教师”观。也就是说,不能过度削弱教师的作用,完全让学生放任自流。这不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容易造成学生走向错误的发展道路。最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双主角”,学生扮演知识的探究者、建构者,而教师则扮演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2.理性对待新旧教学方法,融入启发理念
教师能够合理选择并创新教学方法,这涉及教学理论问题。教育工作者不能盲目破旧立新或是死板因循守旧,而应结合实际理性认识“新”、“旧”教学方法,不断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例如,本研究中生物“优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再只是单纯的讲授教学,而是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新型教学方法的讲授教学,即教师的语言虽然以“讲授”为主,但是课堂中学生的语言不仅有“应答”,还有“讨论”和“汇报”等。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并创新教学方法的前提在于对教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各种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并合理用其指导自己的教学。
3.积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重视实践能力
教师善于设计并组织管理自己的课堂,这涉及教学能力问题。实践出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让学生只听、只看、只读,也要强调学生的做。这便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了达到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去学习的目的,必然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要保证学生真正“在做中学”,教师必须有效组织活动开展并有力管理活动过程,避免课堂出现混乱。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反复的训练中做到课堂教学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中发[2018]4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Z].
[3]教师[2018]2号.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Z].
[4]詹荣.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初中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5]郭文章.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名师在线,2018(36):94-95.
[6]商应丽,曲铁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创生[J].现代教育管理,2018(5):74-79.
[7]沈萍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J].教育导刊,2018(8):63-67.
[8]一師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蛋白质[EB/OL].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sdResIdCaseId=8aee8009641bf13d01641c52613c01ce&t=2&sessionKey=ejc3LtRuac3Z75gn1pHa.
[9]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EB/OL].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sdResIdCaseId=8aee80bf63b9594d0163b 9640d590029&t=2&sessionKey=3TQYtBX012ClY7HS1y b4.
[10]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教学设计[EB/OL].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sdResIdCaseId=8aee8007646e9519016471b5ccf5004f&t=2&sessionKey=j5ZYtPUy7RhtdZU6XXxL.
[11]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EB/OL].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sdResIdCaseId=8aee80ad 644a906701644e4a 3e160c0a&t=2&sessionKey=iSLJDrfsUdhRtscBqtA7.
[12]黄斌,孙通泽,吕梅,马欢.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兼对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的审思[J].教学研究,2019(1):110-117,124.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