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国家记忆 传承百年馆藏
——开放共享的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2020-05-11

图书馆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出版物馆藏

王 菲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1 引言

百余年来,国家图书馆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宗旨,通过国家拨交、社会各界捐赠和历代馆员孜孜不倦的购藏,形成了传统文献和数字信息资源相结合的浩瀚馆藏,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为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积淀,形成了不间断、成体系、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宝库,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献收藏与保存保护中心和国内最大的外文文献收藏与提供中心,在不同时期为党和国家、人民的发展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更好地满足时代和人民的需要,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不断变革,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渠道积极开拓创新,建设国家文献资源总库、建设全国文献信息保障体系,进一步实现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加强跨界、跨领域资源联合建设与共享,履行新时代国家图书馆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伟大事业中的责任,推动其文献资源建设实现专业化、体系化、现代化。

2 馆藏发展概况

2.1 国家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历史沿革

国家图书馆前身为京师图书馆,成立于1909年9 月9 日。最初的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的皇家藏书、官府藏书、寺观藏书和私人藏书等[1]。新中国成立之前,其馆藏文献仅有不足140万册(件)[2],其中还包括了1929年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到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藏书,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北平光复后接收敌伪机构的一些藏书,以及1949 年松坡图书馆合并到北京图书馆的部分藏书[1]。在建国之初,由于时局动荡、经费不足,馆藏发展缓慢,年均净增书刊仅3.5 万册(件)。但因藏书品类、文种在当时较为齐全,该部分文献奠定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基础。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馆藏发展趋势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图书馆迎来了事业的恢复期和发展期。截至1978 年,藏书总量达891.5 万册(件),平均每年净增馆藏12.9 万册(件)[2]。改革开放为我国图书馆事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图书馆也顺应历史潮流,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1978年到2008 年,国家图书馆馆藏总量积累到2696.7 万册(件)(见图1)。

图1 建国后国图馆藏量变化趋势

2.3 馆藏发展现状

截至2018 年底,国家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达3901.19 万册(件),中文文献总量2688.03 万册(件),外文文献总量1213.16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34.46 万册(件),普通古籍162.99 万册(件),善本特藏96.83万册(件)。目前,馆藏量以平均每年130 万册件左右的速度增长。虚拟数字馆藏总量达1960.91TB,共有外购数据库254个,其中中文数据库128个,外文数据库126个。馆藏涵盖纸质文献、缩微文献、音像制品、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等各种资源类型(见图2)。

图2 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变化趋势(2014—2018)

3 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也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履行法定职能的重要基石。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并不是各种文献类型的数量叠加,而是一套适用针对性、系统性、协调性与经济性的科学藏书体系[3]。因此,制定规范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是图书馆形成科学、系统藏书体系的前提。

3.1 文献采访条例的历史沿革

采选方针和采选工作规定是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政策性指导,是图书馆开展文献采选工作所遵循的依据,对藏书建设起到重要保障作用。1985年初,原北京图书馆制定了《北京图书馆书刊资料采访条例》[4],在当时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采选文献的内容,对采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之后的十多年间,国内外书刊资料的出版迅猛增长,新型文献载体相继出现,北京图书馆将“加强藏书建设、修订采选条例”作为重点工作列入了“九五”计划项目。经过大量调研准备,起草了新的采选工作条例,即于1996 年制定、1997 年全面执行的《北京图书馆书刊文献采选条例》。此次修订,首次将电子出版物的采选写进《条例》,增加对“音像、电子出版物、缩微资料”的采选,使采选内容更加完善,并开创性地提出加强催缴电子出版物,以适应变化的出版形式[4]。之后,国家图书馆以1996年《条例》为蓝本,先后于2003年、201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不断完善了采选条例的体系结构、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选范围,如明确了对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等的采选,规定了电子文献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政策。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方面也有一些新变化:一是文献入藏范围扩大,将重印本、部分少儿文献、部分地市级城市出版的报纸及活态记忆资源纳入馆藏范围;二是文献采集与征集范围扩大,网络资源采集的范围与频率均显著增长,面向海外的日本战犯审判资源采集、散佚海外的中华珍贵典籍数字化回归都有新突破;三是自建数字资源在内容上除善本古籍和近现代文献的数字化外,开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面向全国征集一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专题资源[5]。

3.2 现行文献资源建设战略

目前,国家图书馆馆藏采访的总原则是:“中文求全,外文求精。国内出版物求全,国外出版物求精;多品种,少复本。”近年来,文献采访政策因时而变,逐步加大文献入藏范围,扩展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实施网络资源采集等,以更好地履行国家图书馆保存本国出版物的职能,做好各类人群的文献服务[1]。

2017 年,国家图书馆发布《国家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对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总库的建设原则和采选方针进行研究与必要的调整完善,修订《国家图书馆文献采选条例》,赋予“中文求全,外文求精”新的时代内涵。

根据《国家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纲要》,即2016—2020年规划纲要[6],当前阶段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按照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总库建设的总体要求,促进实体资源、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和活态记忆资源充分融合的现代馆藏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协调互补机制,使馆藏资源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6]。

4 共建共享: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百年来,国家图书馆一直承载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一方面,要传承和保护好中华文明璀璨的文献遗产,让百年馆藏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以开放的姿态,融合数字时代的新型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4.1 努力建设国家资源总库

4.1.1 努力实现国内出版物全面交存

国内出版物交存是完整收集与保存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担负着为国家全面、完整地收藏国内出版物并妥善保存的职责,履行这项职责的基本保证之一,就是实现国内出版物全面交存。

国家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全面系统地收集和保存国家文献,将本国范围内出版的各类型、各语种的出版物全面收集入藏[7]。作为全世界中文文献收藏最多、最全面的图书馆,历年来,国家图书馆不断调整文献入藏方案,针对各类交送但未入藏文献制定了全面入藏方案。2018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出版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家图书馆和所在地省级公共图书馆交存正式出版物”,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出版物交存的法律义务。为了更好地履行国家图书馆保存本国出版物的职能,于2019 年成立了“出版物交存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对出版物样本交存管理,根据馆藏发展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法定交存出版物的入藏完整率。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接受出版物样本交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类型出版物的交存量、交存率与交全率整体态势保持良好,馆藏得到了极大丰富。

4.1.2 全面推进国家书目和全国图书馆联合馆藏目录建设

自1988 年起,国家图书馆开始启动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先后编制了《中国国家书目1985-1987》和“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1988-1995)”[8]。1991年成立了中国机读目录数据中心,开始正式发行机读版(CNMARC)《中国国家书目》。为完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正式出版的中文图书书目数据衔接,1995年由国家图书馆(时称北京图书馆)牵头,协同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共同组成课题组,开始了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1949-1987)”的建设工作,并于1998年8月完成。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成立于1997 年10月[1],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和管理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工作,运用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各级各类图书馆丰富的书目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降低成员馆及用户的编目成本,提高编目工作质量,避免书目数据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4.2 多渠道实现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4.2.1 推进海内外珍贵文献补充入藏

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国家图书馆通过缩微拍摄、文献数字化、海外文献征集等途径,加强民族文字文献、古籍特藏、民国时期文献、家谱资源、地方志、珍贵历史资料、名人手稿、非正式出版物、海外华人史料等的采访收集,重点开展对遗散海外的中华珍贵典籍和民国时期文献的数字化和缩微补藏。完善文献补藏规划,建立私人珍贵书籍寄存制度,拓展文献补藏渠道和方式[6]。

2015 年起,国家图书馆启动“海外中华古籍调查暨数字化合作项目”,对散落在海外的中华典籍进行全面调查,促使其以数字化形式回归。目前,已成功实现法国国家图书馆《圆明园四十景图》、敦煌遗书、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19册《永乐大典》的数字版本回归;“海外古籍登记平台”累计完成数据30 万条;通过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统筹规划全国23 家成员馆开展文献抢救拍摄,截至2018年,共抢救文献18万余种,涵盖了善本古籍、普通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建国初期文献、现报等多种类型的文献。

4.2.2 业界联动启动“中国记忆”项目

长期以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特色资源主要分为视频数据库和图片数据库两类。为了实现特色专题文献资源通过多维、深度的组织和揭示,使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检索点查找到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相关资源,同时弘扬发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 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记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该项目联手国内30余家图书馆,采集口述史料、影像史料等新类型文献,收集手稿、信件、照片和实物等信息承载物,形成多载体、多种类的专题文献资源集合,并通过在馆借阅、在线浏览、多媒体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

4.3 融合新型资源,促进文献资源良性循环

伴随着2013 年中国在线教育的“慕课(MOOC)”热潮,国家图书馆以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公民信息素养为契机,通过采购、自建等多种形式将MOOC 资源纳入文献资源建设的范畴,对其进行整合和利用。尤为引起社会关注的是于2015年4 月23 日正式上线的国家级公共开放课程平台——“国图公开课”,其借鉴了“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理念,通过互联网平台融合文献服务,以馆藏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讲座等资源为依托,通过专题形式设置课程,推送直播、录播和体验式阅读等多种形态的学习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展开课程。

国图公开课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开展。在线上,国家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海量免费公开课,使用户可以便捷浏览、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在线下,用户可参与公开课举办的一系列相关活动。通过MOOC 资源的建设与采集,促进了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公开课的用户通过图书馆搜索课程推荐的相关文献资源,提高现有馆藏的使用率,而基于用户需求的馆藏资源会产生更多具有普适性的优秀公开课资源,继而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切实符合读者需求。

4.4 实现网络资源采集,承担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网络新闻的网民使用率达81.4%,网络视频和音乐的使用率达70%左右,此外还有42%的网民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获取和发布信息。互联网信息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记忆的新载体,客观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变迁。由于网络资源的易逝性和不可再生性,作为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的国家图书馆,其对互联网信息的采集和保存尤为迫切[9]。

4.4.1 实现网络资源采集

从2003 年起,国家图书馆就开始尝试对互联网资源进行采集和保存。2009 年,国家图书馆成立互联网信息保存保护中心,旨在做好馆藏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实施网上资源的采集、加工和保存,拓展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渠道。该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网络采集政策,对反映我国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重大事件,如“非典”、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主题事件的网络信息采集和长期保存[1]。

4.4.2 与社会力量共建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

为实现国家图书馆的学术优势和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优势之间的协同效应,国家图书馆启动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对信息采取社会化保存模式。2019 年4 月19 日,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在北京启动,首家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落户“新浪”,旨在建设覆盖全国的分级分布式中文互联网信息资源采集与保存体系,通过与国内重点数字文化生产和保存机构的合作,推动互联网信息的社会化保存与服务,构建国家互联网信息资源战略保障体系。

5 关于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5.1 细化文献采选条例:完善新型文献资源综合评价体系

首先,法制环境下的图书馆要根据馆藏发展目标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细化文献采选条例,使新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法制环境下有章可循,有序进行。随着新型文献类型的不断涌现,如MOOC(慕课)、OA(开放获取资源)等,为了使图书馆更规范地收集、融合互联网新型资源,需要进一步细化不同类型资源的采选途径和标准,对不同类型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包括资源的内容、意识形态、读者的使用情况和反馈、与馆藏发展的匹配度等因素。只有不断赋予文献采选条例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使文献资源建设符合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2 运用大数据,注重资源建设的分析与整合

在“互联网+”环境中,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可以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读者的借阅信息、阅读需求、阅读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将结果利用到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和服务中去,通过规范读者反馈机制,实现用户与馆员共同驱动的文献资源建设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分析与整合数据,可使国家数字图书馆进一步推进基于知识关联的资源整合,深层次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全面提升专题知识服务能力;同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政治外交重大关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特色专题知识库群;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不断提升资源整合对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针对性与适应性[5]。

5.3 深化合作发展战略,开展深度广泛的资源共享

在海量的数字资源面前,图书馆凭一己之力能够处理的信息十分有限。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必须开展业界合作和跨界联合,各行业的服务供应者需要互动共享,协同作业,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信息服务网路,实现信息服务的大融合。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下,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也在不断地吸引各领域的力量参与馆藏建设,尤其是特色数字馆藏建设,借助不同地域机构、用户的力量完成图书馆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如收集珍贵史料、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海量资源数字化等,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为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建言献策。

6 结语

面对日新月异的文献类型和大众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国家图书馆必须立足百年馆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依据,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国家及各级政府为主导,在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开展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跨界融合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稳步提升,借助互联网的便利积极开拓创新,深入理解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变化,重新审视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模式,推动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实现专业化、体系化、现代化,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使国家图书馆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出版物馆藏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安徽园林》杂志继续为国家图书馆收藏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系列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