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压觉形容词“松”和「緩い」的认知语义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标准双重驱动法
2020-05-11柯子刊刘安祺
钟 勇,柯子刊,刘安祺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2.华中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3.早稻田大学 日语教育研究科,东京 新宿 1690051)
作为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的体验哲学认为,空间认知、运动感觉、五感等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对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建构以及相关语义的形成起了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1]-[5]。基本身体经验词汇的认知语义分析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触压觉是人类的基本身体经验之一,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丰富多彩的触压觉形容词,如“软”/「やわらかい」、“硬”/「かたい」、“松”/「緩い」、“紧”/「きつい」、“轻”/「軽い」、“重”/「重い」等。尽管如此,当前的触压觉形容词语义比较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本文详细比较触压觉形容词“松”和「緩い」的认知语义结构,以期进一步提升汉日触压觉形容词认知语义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认知语言学提倡使用“原型”来描述范畴。原型是指某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或该成员各种属性的概括性图式表征,以原型为基础形成的范畴叫作“原型范畴”[6](P19)。多义词各种义项的集合体也可以构成一个原型范畴,这些义项中最具体、最基本、最容易回想和把握的为“原型义”,其余义项是由原型义扩展出来的“扩展义”。语义扩展的认知理据通常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或基于邻近性的“转喻”[6]、[7]。譬如,日语「足」主要有6个义项:(1)下半身左右分开的部分;(2)脚脖子到脚趾的部分;(3)支撑本体的突出部分;(4)移动手段;(5)步行、行走;(6)移动[8](P27-30)。其中,义项1是原型义,其他义项是基于原型义的扩展义。具体来说,义项2与义项1在空间上处于一种“部分与整体”的邻接关系,是从义项1经过转喻性扩展而来的。义项3、4和义项1在功能上相似,二者之间发生了隐喻性扩展。义项5则和义项1处于一种“事件过程与相关工具”的邻近关系,前者由后者经过转喻性扩展而形成。最后,义项6与义项5(一次扩展义)在概念范畴上是一种“属与种”的邻近关系,前者是基于后者的转喻性扩展而产生的二次扩展义。于是,「足」的6个义项构成了辐射状语义网络(即一个原型范畴),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日语「足」的认知语义网络
迄今为止,学者们围绕汉日触压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结构开展了不少研究。譬如,籾山洋介率先分析了日语「かたい」的原型义和扩展义以及义项间的认知理据[9]、[10]。彭懿集中研究了汉语“软”和“硬”的认知语义结构特征[11]。魏丽琴则细致考察了“紧”和「きつい」的原型义和扩展义,发现二者在原型义上具有较多共同点,但在扩展义上产生了明显的不同点[12]。近年来,钟勇采用基于大规模汉日语语料库和多义词分析标准的“语料—标准双重驱动法”,相对客观和全面地比较了“软”和「やわらかい」、“硬”和「かたい」及“紧”和「きつい」的认知语义结构[13]-[15]。以上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视角,逐渐揭开了汉日触压觉形容词多义结构的神秘面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不过,现有研究还只涉及到汉日触压觉形容词中的一部分,其系统性和全面性仍有待提高。有鉴于此,本文以前人不太关注的“松”和「緩い」为研究对象,全面总结两者的义项,建构其认知语义网络,并对比它们的认知语义结构。
二、研究方法
本文整体上采用钟勇提出的“语料—标准双重驱动法”开展研究,该方法基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这两个大规模语料库,并采用了下面两条多义词分析标准:第一,义项认定标准。若两个义项间具有明确的隐喻性或转喻性扩展,则为不同义项;反之,则为同一义项。第二,原型义设置标准。具备下列特征最多的义项为原型义:a.字面义;b.十分具体;c.容易认知;d.容易回想起来;e.为理解其他义项的前提;f.用法上的限制很少;g.经常成为语义扩展的起点;h.很可能比其他义项更早习得;i.使用频率很高[15]。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中收集到78208个包含“松”的原始例句。由于数量过多,随机抽取了40000例,并采用逐句确认的方式筛选出“松”在句中为单纯词(且为形容词)的326个例句,对此进行分析。接着,从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中收集到与「緩い」相关的原始例句703个,并挑选出它在句中为基本形或相关活用形的573个例句进行了分析。之后,依据两条多义词分析标准及例句分析结果,认定“松”与「緩い」的各种义项和原型义,建构二者的认知语义网络。同时,还基于瀬戸賢一总结的“语义扩展类型一览表”(见附录①原表为日文,此表是根据研究需要翻译和修改之后的版本。使用此表可以更加细致地解释各义项间的认知理据,进一步提高理据分析的信度和效度。)[16],对义项间的具体扩展类型进行探讨。最后,对比分析“松”和「緩い」在认知语义结构上的异同点,并探究其成因。
三、“松”的义项分布及认知语义网络
我们对汉语“松”的相关义项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汉语“松”的义项明细
客观存在性质4.距离较远,间隙较大字号大些,排版松些,就被指摘为大大的、空空的硬撑成一本“书”。5.规章、管理、要求等不太严格考试很松,考题也很简单,结果是报考的学生都被“录取”了。6.物资、金钱等资源比较宽裕到明年这时候,我手头便会松多了。7.松散,衔接不紧凑可是他发现敌人的火力越打越松。8.时间比较充足时间我想放得宽裕一些,我想从7月初到9月中,这样可安排得松一点。
在表1中,义项1为“松”的原型义,其他义项为扩展义。
在表1的基础上,我们建构了“松”的认知语义网络,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汉语“松”的认知语义网络
由图2可知,“松”的认知语义网络整体上有四个特征:1.语义扩展的整体方向是“从表达主观感觉性质的语义扩展到表达客观存在性质的语义”;2.隐喻(5次)的使用多于转喻(2次);3.共有7个扩展义,扩展程度不低;4.一次扩展义(5个)多于二次扩展义(2个)。“松”的具体语义扩展过程如下:首先,义项2、3与义项1在“缓和、刺激小”这点上相似,前者从后者经过隐喻性扩展而来,具体扩展类型为“特性相似”。然后,当某物体受力容易散开时,该物体各组成成分之间一般接触不太紧密,即距离较远、间隙较大。因此,义项4与义项1之间发生的是转喻性语义扩展,具体扩展类型为“同现”。接下来,义项5、6与义项1在“可以变动或调整的余地较大”这点上相似,前者的形成都基于后者的隐喻性扩展,具体扩展类型为“特性相似”。然后,由于在空间上距离较远的事物之间一般关系也比较疏远(即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太强),所以从义项4到义项7发生的是转喻性语义扩展,具体扩展类型为“同现”。最后,义项8与义项6在“某种重要的东西比较充足”这点上相似,前者从后者经过隐喻性扩展而产生,具体扩展类型为“特性相似”。
四、「緩い」的义项分布及认知语义网络
我们也对日语「緩い」的相关义项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见下页):
在表2中,与“松”一样,义项1为「緩い」的原型义,其他义项为扩展义。
在表2的基础上,我们建构了「緩い」的认知语义网络,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日语「緩い」的认知语义网络
由图3可知,「緩い」的整体特征与“松”基本一致。「緩い」的具体语义扩展过程如下:首先,义项2、3、4与义项1在“缓和、刺激小”这点上相似,前者都从后者经过隐喻性扩展而来,具体扩展类型为“特性相似”。接下来,义项5可以看成是义项1这种性质所产生的结果之一,所以二者为转喻性扩展关系,具体扩展类型为“以原因代结果”。义项6、8的语义扩展过程与“松”的义项4、5相同,不再赘述。义项7与义项1在“难以固定”这点上相似,前者从后者经过隐喻性扩展而来,具体扩展类型为“特性相似”。义项9则与义项4在“变化较慢”这点上相似,二者之间也是隐喻性扩展,具体扩展类型同为“特性相似”。最后,义项10实际上是义项2的原因,所以二者为转喻性扩展关系,具体扩展类型为“以结果代原因”。
表2 日语「緩い」的义项明细
五、“松”和「緩い」的认知语义对比
“松”和「緩い」的认知语义结构主要有以下四个共同点:1.语义扩展的整体方向一致;2.原型义相同,均为“物体受力后容易散开,对施力物体的反作用力较弱”;3.语义扩展程度不低;4.一次扩展义及基于隐喻的扩展义相对较多。这些共同点的成因如钟勇所述,主要是在于中日两国人民的基本身体经验和世界认知过程类似以及二者的概念特征具有一致性[13]-[15]。另一方面,“松”和「緩い」在认知语义结构上的不同点集中体现在各自具有一些不同扩展义(详情见表1、表2)。譬如,只有“松”具有“光线或色调柔和”“物资、金钱等资源比较宽裕”“松散,衔接不紧凑”“时间比较充足”等义项。与此相对,只有「緩い」具有“态度温和的”“动作缓慢”“刺激强度较低”“稀的,水分多的”“起伏或弯曲的幅度小”“使人放松的”等义项。形成这些不同扩展义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中日两国人民对世界细微之处的具体认知过程有所不同[14]、[15]。例如,在认识“物资、金钱等资源比较宽裕”这种抽象性质时,中国人借用了“松”这种触压觉概念,而日本人却通常直接使用「余裕」等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例如:「お金に余裕がある」)。再如,仅「緩い」具有“稀的,水分多的”这个义项,是因为日本人对“不干,水分多”这种性质的具体认知过程与中国人不同。具体来说,日本人倾向于使用「緩い」这种触压觉概念来认识该性质,而中国人一般通过“稀”这种空间概念来理解(例如:“粥很稀”)。这些现象的产生进一步印证了钟勇之前的论述,即中日两国人民对世界诸多侧面的具体认知过程其实带有一定的任意性,这种任意性最终导致了汉日多义词在认知语义结构上的各种细微差别[14]、[15]。
认知语言学极其关注空间认知、运动感觉、五感等基本身体经验。触压觉属于人类的基本身体经验之一,表达触压觉的汉日形容词种类繁多。全面对比分析这些词的认知语义结构,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人民认知世界的具体过程和方式,大大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相互认识。本文详细比较了“松”和「緩い」的认知语义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汉日触压觉形容词认知语义的研究,期待今后出现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研究。
附录:语义扩展类型一览表
隐 喻形态相似 neck(人的颈部→瓶子的颈部)特性相似 empty(〈容器是〉空的→〈人生〉空虚)功能相似 sponge(吸〈水〉→吸〈金〉)转 喻以属代种 drink(喝〈饮料〉→喝〈酒〉)以种代属 ship(用船运送〈货物〉→运送〈货物〉)空间以整体代部分 eye(眼睛→瞳孔)以部分代整体 longhair(长发→拥有长发的人)以容器代内容 bottle(瓶子→瓶中的东西)以内容代容器 trash(垃圾→垃圾箱)图形—背景转换 empty(清空〈容器〉→清空〈容器中的东西〉)空间邻接 red cap(红帽子→脚夫)时间以整体代部分 banquet(喜宴→美食)以部分代整体 breathe(呼吸→靠呼吸生存着)同现 dance(舞蹈→舞蹈伴乐)以原因代事件过程 cause(原因→引起〈某事〉发生)以事件过程代原因 headache(头痛→头痛的根源)以事件过程代结果 purchase(购买→购买到的东西)以结果代事件过程 mark(评分→评价)以原因代结果 heal(治疗→被治愈)以结果代原因 thaw(〈雪〉融化了→使〈雪〉融化)以行为主体代事件过程 author(作者→写作)以事件过程代行为主体 guard(监视→监视的人)以工具代事件过程 hammer(铁锤→捶打)以事件过程代工具 wrap(包装〈某物〉→〈某物〉的外包装)以素材代事件过程 paint(涂料→刷涂料)以事件过程代素材 injection(注射→注射剂)以场所代事件过程 bag(袋子→装进袋中)以事件过程代场所 walk(步行→人行道)以对象物代事件过程 dust(灰尘→打扫灰尘)以事件过程代对象物 date(约会→约会对象)以行为主体代结果 Shakespeare(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以结果代行为主体 victory(胜利→胜利女神)以工具代结果 knife(刀→刀伤)以结果代工具 shade(树荫→遮阳物)以素材代结果 wool(羊毛→羊毛衫)以结果代素材 gloss(光泽→唇膏)以场所代结果 china(中国→瓷器)以结果代场所 (无相关实例)特性 以特性代实物 beauty(美→美女)以实物代特性 orange(橙子→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