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教研室管理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习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05-11葛雅婷奚从华金其林

关键词:卫生事业教研室实习生

葛雅婷,奚从华,金其林

1.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上海 200090;

2.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 20009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卫生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培养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与社会要求脱节,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存在巨大缺口[2]。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是四年制教学,前三年半是理论课程学习,后半年是毕业实习。实习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是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管理的技术和艺术性”必须要到实践中去体会和理解[3]。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上海教研室是在2003年建立的上海杨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承担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教研室本部设立在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包括若干个教学实习医院。上海教研室本部由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及若干带教老师组成,除了日常的实习带教工作,本部还承担着学校与其他教学实习医院之间的纽带作用。根据学校的实习大纲,教研室本部会详尽地制定每一届实习生的实习计划,包含实习科室轮转表、实习小讲课、论文指导等,其他教学实习医院会参照本部的实习计划,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医院内部的实习安排。上海教研室本部和其他教学实习医院会不定期地开展教学工作交流;每年上海教研室会接受医政学院的中期教学检查,各实习医院的带教老师共同参加,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以促进实习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为期半年的实习期内,如何发挥好教研室的作用,培养适应于医院管理的实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是上海教研室重点探索的问题。本文对以往在上海教研室实习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上海教研室本部和其他实习医院的带教模式,总结经验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根据上海教研室带教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对2003—2018年在上海教研室实习的77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籍贯、工作地、实习单位、工作单位性质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实习医院带教评价,包括岗前培训、轮转科室安排、医院管理实务小讲课、毕业论文指导、人文关怀、工作氛围等方面。问卷中涉及满意程度、必要性程度、重要性程度等评价,由低到高分别赋予1、2、3、4、5分,由调查对象进行相应打分。

(三)调查方法

2019年1月22—25日,借助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上海教研室微信群,运用问卷星开展线上调查。本次调查回收问卷77份,剔除5份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50%。数据经核查和整理后,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 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中,女生人数较多,占比73.6%;81.9%来自江苏省;现工作地主要分布在上海市(56.9%)和江苏省(37.5%);61.1%曾在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后,62.5%在医院就业,13.9%的工作与医疗行业无关;23.6%继续读研深造(表1)。

(二)上海教研室带教模式

由表2可知,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均为实习生安排了岗前培训,而某些实习医院有所缺失。在实习轮转科室安排方面,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大部分实习生安排的轮转科室大于3个,每个科室实习时间较平均(68.18%)。其他实习医院安排的轮转科室小于3个,某些科室实习时间较长的占比较大(46.43%)。自2013年起,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尝试在轮转科室中增加临床科室,其他实习医院未曾安排过临床科室实习。上海市某三级医院为每届实习生均安排了论文指导老师,经指导的毕业论文优秀率达68.18%,高于其他实习医院(42.86%)。

(三)上海教研室带教模式评价

表3显示,调查对象对医院安排岗前培训[(4.56±0.87)分]、临床科室实习[(4.28±0.84)分]、医院管理实务小讲课的必要性[(4.63±0.72)分]打分较高,且在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和其他医院实习的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生对上海市某三级医院的实习轮转科室安排、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毕业论文指导水平、师生关系、人文关怀、工作氛围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其他实习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生对实习轮转科室安排[(4.15±0.97)分]、实习医院的食宿条件[(3.81±0.94)分]、实习考核方式的合理性[(3.40±1.76)分]满意度较低。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四)上海教研室本部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生带教质量的因素包括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医院老师的论文指导水平、医院管理实务课程、完善的考核体系、轮转科室安排、师生关系、医院的食宿条件、医院的工作氛围、人文关怀等方面。图1纵轴是曾在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实习的学生认为影响实习医院带教质量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横轴是影响带教质量因素的绩效表现。结果显示,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医院老师的论文指导水平、医院管理实务课程的重要性程度高,其绩效表现也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应继续保持。轮转科室安排、完善的考核体系重要性程度较高,但是实际绩效表现低于均值,因此,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应改进轮转科室安排和实习生考核制度。

三、讨 论

(一)上海教研室带教模式探讨

本研究表明上海教研室本部与其他实习医院的带教模式存在差异。本部的带教模式包含岗前培训、临床科室实习、医院管理实务小讲课、毕业论文指导、营造积极的实习环境等方面,而其他实习医院在岗前培训、临床科室实习等方面存在缺失。医院安排岗前培训、临床科室实习以及医院管理实务小讲课的必要性不但得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认可,而且与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观点相契合。实习生对论文指导、实习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实习医院。上海教研室本部的带教模式优于其他实习医院。

表2 上海教研室带教模式

表3 上海教研室带教模式评价 (分,±s)

表3 上海教研室带教模式评价 (分,±s)

实习单位带教评价安排实习生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安排临床科室实习的必要性对实习轮转科室安排的满意度安排医院管理实务小讲课的必要性医院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医院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医院无论文指导老师,不用回答此题)实习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若无考核,不用回答此题)对实习医院的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对实习医院的人文关怀的满意度对实习医院的工作氛围的满意度对实习医院的食宿条件的满意度上海市某三级医院(n=44)4.61±0.90 4.48±0.79 4.32±0.86 4.73±0.69 4.61±0.54 4.80±0.41 3.70±1.50 4.75±0.49 4.68±0.52 4.68±0.52 3.82±0.95其他实习医院(n=28)4.46±0.84 3.96±0.84 3.89±1.10 4.46±0.74 4.14±0.93 4.26±0.86 2.93±2.04 4.46±0.64 4.36±0.73 4.36±0.68 3.79±0.96总计(n=72)4.56±0.87 4.28±0.84 4.15±0.97 4.63±0.72 4.43±0.75 4.61±0.65 3.40+1.76 4.64±0.56 4.56±0.63 4.56±0.60 3.81±0.94 P值0.482 0.070 0.011 0.132 0.008 0.001 0.067 0.035 0.031 0.025 0.888

袁秀琴等[4]实践表明通过岗前培训,实习生能够快速了解医院概况、实习要求,自律自觉地服从医院的带教管理。医院安排实习生岗前培训,可以促进医院规范实习生带教及管理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医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对医院管理有一定的初步认识。

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既有医学背景、又懂管理知识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周全[5]、刘大钺[6]等的研究指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缺乏临床知识,在遇到与医疗关系紧密的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许德华等[7]提出增加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建议。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生的本科教育中涉及临床专业的课程较浅,不了解临床工作势必会给他们今后走上医院管理工作岗位带来困难。在开放式题目中,很多未曾经历临床实习的学生也纷纷提出希望医院安排临床科室实习的建议。自2012年起,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开始安排实习生至临床科室实习,让实习生参与临床交班、教学查房、科务会以及临床行政事务,帮助实习生熟悉临床工作内容,树立为临床服务的理念。

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一般分工明确、工作繁忙,且实习生在每个科室实习的时间有限,因而,安排实习生从事一些较为重复、琐碎工作的现象难以避免,实习生得到从事具体工作,系统完成任务的机会较少[8]。邵海亚[1]提出举办医疗文件的书写、国内外卫生事业管理的最新动态等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早日接触到医院管理工作。上海教研室会定期安排医院管理实务小讲课,课程包括医院的宏观管理、医院职能部门管理、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介绍、当下医院管理的新路径新方法等,帮助实习生系统地了解医院职能科室的工作内容和当下医院管理实务中的热点问题,授课者均由本部和其他实习医院具有丰富医院管理经验的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在毕业论文指导方面,上海教研室本部实习生毕业论文的高优秀率与上海市某三级医院一直采用的“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密不可分,即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且以学校外聘的实习单位导师辅导为主。这一做法与孟开等[9]设立“双向导师制”的观点不谋而合。校外导师从医院管理实务角度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数据收集等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而深入地了解医院管理工作。医院会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上海教研室的论文撰写计划,分阶段进行指导:在科室轮转阶段,先结合各科工作内容,查找文献,选定论文撰写方向,完成开题报告和综述;选择与论文写作方向相关的科室定岗实习,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撰写成文。此外,教研室还专门安排了开题报告和科研论文撰写的小讲课,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前安排论文预答辩。

徐菊等[10]指出积极的实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上海市某三级医院的带教老师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营造轻松的实习环境,在带教过程中给予他们信任,放手让实习生们大胆地去做事,用心指导,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实习意愿,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教研室鼓励实习生参与医院的各项活动,如医院管理论坛、志愿者活动、社区多学科流行病学调查、手卫生调查等,通过这些举措让外省市的实习生们更好地融入医院管理工作中。

(二)上海教研室带教工作改进建议

调查表明,实习生对上海教研室本部的实习轮转科室安排和实习生考核的满意度虽高于其他实习医院,但这两方面的绩效表现均低于其重要性程度。因此,上海教研室在实习轮转科室安排和实习生考核两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首先,在实习轮转科室的安排上,应避免科室过少,个别科室实习时间过长的现象,均衡安排各科室的实习时间,保证实习生在实习期内能尽可能多地了解医院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其次,教研室应持续追踪科室带教质量,定期与轮转科室的带教老师进行交流,监督科室对学生的实习安排是否切合教学性质,避免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却没有技能知识传授的现象。同时应将学生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各科室的带教老师,及时调整带教方式和教学内容,促进科室带教质量的提升。

考核是评价实习带教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上海教研室对实习生的考核主要包括劳动纪律、上课考勤、实习科室评定三方面,考核方式和内容较为简单。教研室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予以改进,建立过程面和结果面考核并重的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持续提升实习质量。

综上,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上海教研室历经15年,实习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近140人的队伍,形成了“学习共进、就业互帮、师生共赢、友谊共存”的实习基地文化。上海教研室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离不开院校之间的紧密联系。未来上海教研室应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实现各实习医院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带教经验分享,使各个实习点的带教工作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并将本部的带教模式推广至其他实习医院,乃至南京医科大学在其他省份的卫生事业管理实习基地。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教研室实习生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走进大山里》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趣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