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意、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维度
2020-05-10冯楠楠
冯楠楠
[摘 要]知、情、意、行是从主体维度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知”“情”“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认同的过程,“行”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外显和确证,是主体认同的目的和主体发展的开始。知情相生,知能促进情的生成;情意相融,情感和意志不觉转化;知行一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运用于行中,以科学有效地解决实践问题,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认知;情感;意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8-0011-07
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1]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理论凝结、价值指引,更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其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植根于人民群众对象性实践活动之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也在于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需要经过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的逻辑环节:主体理性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坚定、自觉践行,简称为知、情、意、行。知、情、意存在于主观意识阶段,行是知、情、意主观意识的具体外化和深层发展阶段,是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成效的根本标准。
一、理性认知是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认知以至认同构成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
(一)什么是“知”?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要经历一个由物到观念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以内在思维方式主动把握客体的过程,它要通过反映、反射、表征得以达成。心理学认为:“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2]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表象到本质、片面到全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是理性动物,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由经验感知、感性认知上升至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运用辩证思维和逻辑理路对客体的属性、功能进行合理地处理和分析,形成对事物真正的理性认知。理性认知是认知体系中相对稳定的、合理的认识,属于认知的高级发展阶段。但理性认知作为整个认同活动链条中的一环,处在认同的始发点,为主体形成情感认同、坚定意志和践行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使之积极践行,首先就是要让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知”的基本了解,知其是什么和为什么,即廓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二)“知”其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从语义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是对其本质属性的规定,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价值理念和形态都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其内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核心”是对其所处地位的明确界定,即在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主导、统领和支配地位,其中涉及的每一个价值观念也都是核心的、深层的、稳定的。
从内容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有着丰富内涵和独特意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词分别从三个层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也是对国家、社会、个人提出的新要求,寄予的新期待。
从内涵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逻辑严密的体系,规定着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反映着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10知之方能信之,而后行之。只有真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清醒的、理性的认识,广大人民才能够真正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大是大非面前知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贬斥什么,从而做到立场坚定、是非明辨、择善而从、依德而行。
(三)“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3]180当今时代,所谓的强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国家机器是在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作用下运转起来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只靠经济实力的提升是“跛脚”的发展,失去文化的支撑,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即使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营养不良”、缺乏恒久生命源的空泛的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3]1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内核,集中体现着当代中国精神,深刻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高度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整合中国14亿人的社会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才能从情感上认同并不断接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20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渐趋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充斥着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价值观念,它们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主观判断,干扰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进而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价值观念愈是纷繁复杂、优劣难辨,愈需要人们坚定正确的价值观,愈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心骨,“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3]173。
二、情感认同是关键
通过理性认知,人们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直观的印象与客观的认识,形成了对其“是什么”和“为什么”等的理论把握。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德性教育,不能仅仅简单地停留在知识体系的层面,我们必须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升华为情感认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通过对理性霸权的批判,睿智地指出要扬弃知识,从而为自己的信仰留下可栖之地。康德在这里把信仰看作与知识互不兼容的对立性存在,强调人要超越理性认知,摆脱必然性束缚,达至情感认同的非理性状态。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能否满足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主体内心最生动、最真实的表达。情感一旦产生,对人们的评价、判断和选择将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情感认同也就是指全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积极认同、认可、满意和发自内心的真正喜爱的情感表达。情感认同是认同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社会成员主观体验所产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的认同,着力点是人们“可不可以接受”和“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完成由“知”到“情”的转变,即是要由理性认知升华到情感认同,使人们产生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强烈自觉的归依感。可以说这种转变既是理性认知的结果也是非理性情感的表达。
(一)情感认同的现实根基:满足人的需要的内驱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各种需要,需要是人之本性和生存的第一诉求。黑格尔指出:“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和他的满足或打算。”[5]262人们的实践总是为某一种需要,并为不断满足和实现这种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需要而努力。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82“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7]286。人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类存在物,需要产生人的活动动机,是人做事的内驱力。然而,需要也有不同的层次。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主要是由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到自我实现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构成。概括起来即是较低层次的物质生存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精神发展需要。
物质生存的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5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个词即是“富强”,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实力强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立强大的物质保障,真正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现实可能性。不然,没有經济基础的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根基,凝聚价值共识也将化为空想,沦为空谈。
人在物质生活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心灵慰藉和精神满足的需求就凸显出来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有别于动物的有意识的创造性存在物,能够追求超越物质利益需要之上的生命存在,不断探索真、善、美的精神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经济上追求富强,满足人的生存低层次的物质需求,而且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在文化上追求文明,致力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公正的社会秩序,尊重人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加人们的获得感,增强人们的安全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二)情感认同的内在依托:承载人的归属的感召力
主体对客体做出何种的判断和选择,不仅受一定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主体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现实性和精神性的需要,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这主要体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本来”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3]1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承载着14亿中华儿女对五千多年来积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情结和亲近感。正是这种独特的情结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情感增进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激励人民群众为共同的价值共识不懈奋斗。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来”即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8]8一种价值观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牢牢根植于深厚的土壤中;一种价值观之所以能打动人、吸引人,关键还在于其能够坚持本国实际,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让人们从情感上接受,关键就在于其承载着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它不仅能使人民对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和眷恋情,同时也能使人民更好地学习和吸纳各国优秀文明,使人们能够遵循情感做出最好选择。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未来”即对中国发展走向的憧憬与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方向,是推动新时代中国改革创新的价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它作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规范与价值期待的统一,反映的既是当下社会的“实然”存在,指向的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应然”状态。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观照社会现实基础上的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内蕴着国家、社会和个人未来的发展走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发展的。
三、意志坚定是保障
意志是个体根据既定的目标,适时调整、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现象,是表达自己理性和意愿的心理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完成从知、情到行的转化,必不可缺的一环是坚定的意志。理性认知使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清醒的认识,即“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情感认同环节使个体明确了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但能否将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外化为个人的实践行为,需要个体意志做出抉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是“持久战”
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而是一场“持久战”。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1]695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理性抽象的社会意识存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制于个体丰富复杂的感性材料即社会心理,但社会心理又不是一个孤立单一的元素,它分为知、情、意、行四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不仅要完成从社会意识向社会心理的转化,而且需要完成社会心理个体化向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转向。
目前,我国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严峻形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更要求人们形成坚定的意志。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使其不断内化于个体的心理结构,融入个体的价值观念中并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定,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完成从“知”“情”到“行”的顺利转化和发展,实现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3]174有了坚定的意志保障,才能克服利益的诱惑、感性的冲动以及其他观念的干扰,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作为日常行为准则,进而转化为内在的信念,确保在价值多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抓住主心骨,弘扬主旋律;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领域的主阵地,汇聚广大人民的真正诉求与价值共识,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培养坚定品格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过程中。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人们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意志,需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不懈坚持,也就是说关键要注重个体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的培养。
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是坚定的意志品行的重要表征,是完成个体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强力剂。独立性确保人们坚持自己的主见,避免盲目从众、人云亦云的跟风效应,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被人左右,不轻易屈服于恶势力。果断性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不左右摇摆、优柔寡断,敢于担当并有魄力。自制性增强人们控制自己欲望、管理自己情绪的约束力。自我约束能力强,就能够积极抵制不良诱因的干预,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坚持性有助于人们在困难和障碍面前不畏缩、不放弃,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和十足的信心迎接挑战,善始善终。意志是一种综合性和持久性很强的品质,在坚定意志的推动下,接受主体通常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坚韧顽强的意志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获得认识上“新”的提升和行为上“质”的飞跃。
四、价值践行是归宿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9]142知、情、意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过程。“行”是主体由认同到实践的过程,它展现了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完成,是主体认同的归宿和自身发展的开始。毛泽东强调:“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10]29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个写在纸上、喊在嘴上、停留在头脑里的理论問题,更是一个躬身力行的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16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每个人能够在知、情、意的基础上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自觉行动。
(一)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检验和确证价值认同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导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它既是改造人的思想世界、思维方式的力量,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社会关系的力量,而达到对世界改造和对人改造的目的只能通过实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改变获得了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改造体现为对个人的思想改造和行为改造。思想改造是改变个人对价值观的认同状况,行为改造是提高个人对价值观的实践成效。而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又是在他的现实实践活动中,即自我改造中得到检验和确证的。价值认同属于思维、观念的范畴,它的状况只能通过实践得以检验和确证。因为只有实践才是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东西。人的行为总是具有一定价值倾向:一方面,人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检验和确证自己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人在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和价值期待的实践活动中又强化和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以,个人在实践中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也是认同度提高的过程。
(二)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主体认同到自觉践行和发展是一个由浅及深、由内至外、由知到行层层递进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思维观念层面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相对容易,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则比较困难。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会遇到来自自身和外界、主观和客观因素产生的冲突,这就需要主体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不断克服各种阻抗因素,纾解各种矛盾冲突。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主要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对个人进行规约和引导。从主观方面看,要克服个人利益的羁绊,遏制主体感性的冲动。恩格斯指出:“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11]25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员共同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结果,需要个人在处理各种复杂利益、尖锐矛盾的纠葛中,克服主体因自身需要、激情和愿望带来的冲突,以服从价值共识和公共意志。从客观方面看,要排除错误观念的干扰,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由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间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增加,不同价值观念间张裂、对立、融合、冲突日趋频繁。在价值观领域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追求趋利化的特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消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影响甚至是阻碍价值共识的最终达成。因此,主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排除各种错误观念的干扰,抵制西方异质文化的强行渗透和侵略,有效防范和规避各种利益矛盾和思想差异导致的混乱,形成由价值认同到价值实践的自觉运行机制。
(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先验的存在,它根源于社会实践,并且最终要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个人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础的元素,要把“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贯穿融入到“自下而上”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把“说法”变成“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日常化、生活化,真真切切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地生根,这就需要个人在实践中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第一,要从细节做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践中,个人要以细节为着力点,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主体自身的具体要求、具体措施、具体目标、具体责任,从细节做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增强接受度、深化认同感。
第二,要从小处做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处抓起,通过“大道理—小人物”寻找身边最美人物,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说服人、感染人。同时,个人要注重日常文明举止、行为习惯的养成,敦促自身要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涵养品格。
第三,要从生活做起。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是“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式地流于表面,也不能只讲大话、空话、套话,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贯穿于工作和学习中,使其潜移默化地转变为主体自身的日常行为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真正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彭聃齡.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列宁全集(5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姚黎君 魏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