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学“敢”为先解惑“问”当头

2020-05-09余胜东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公倍数数学课堂

余胜东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一、求学“敢”为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培养孩子自信阳光的心理,养成良好习惯,在学习中敢于提问尤为重要。

1.暖心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跨出“敢”的第一步。农村学生性格拘谨、胆小,如何改变他们的这一缺陷,作为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指导自己的工作。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亲和力,从外界环境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氛围。尤其是留守孩子大多性格内向,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跨越勇敢的第一步。只有开放、自由的教育氛围才是“敢问”的培养基。

2.有效运用激励,是把握“敢”的方向舵。在学生有了敢问的胆量后,教师建立评价机制,机智把握好“敢问”的方向。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问题不断,而不能提出与目标不符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智慧,合理引导,把握问题方向。记得我在教学点执教《圆角分》时,有个叫王强的学生突然问“老师,这些硬币怎么都是圆的?”面对这一与课堂主旨内容无关的问题,我在欣喜学生能提问的同时,立即引导鼓励:王强真不错!善于动脑,能发现硬币都是圆的,其他同学看到了吗?我们今天是来看看它的面值大小,我建议课后由王强带我们一起去了解硬币为什么是圆的,好吗?通过这样引导,既很快地引入到课堂探究中,也保护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给学生提出了探究的方法导向。而且在课后,组织王强带着三名同学(教学点同一年级也就4名学生)去走访大人,查阅网络,解决疑惑。

3.合理培养兴趣,激发“敢问”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在课堂上、学习中教师要始终激发和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望。给他展现的平台,给学生展示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就拿上面王強的问题来说,我后期利用班会课,让他说说自己如何找到“硬币为什么是圆的?”,他亲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收获了老师对他的赞赏,可以说这件事会对他今后探究人生都有深远影响。

二、解惑“问”当头: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只有思索,才会有疑问。疑问是动脑思考的表现,每一次数学活动都有相应的主题,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又如何提出切合的问题,这就是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教育策略。

1.提供学生自学、合作、实践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会“问”。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那么对于农村山区孩子要跨越缺乏“自信、勇气”的障碍,自由交流,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创建学生自学、合作、实践的学习平台。首先让学生有更多自学时间,在课堂留出尽量多的时间预习,好让学生有足够时间了解知识,促使学生会提出问题;其次,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预习交流中探究,提出各种不同问题,组内解决,使学生有自由提问的空间和场所,促使学生无障碍交流。再次,任务促进,每次预习或者合作交流中,每位学生必须至少提一个与探讨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提问卡,并写下来,交给组长或老师检查,有效解决山区孩子胆小不敢说出来的现象,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养成提问习惯。譬如:在“分数的意义”学习中,单位“1”到底是什么?学生概念比较模糊,我让学生以小组讨论解决:数学书的一半怎么表示?学生回答:有数字多少页的、也有用分数1/2表示的,综合之后……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要求每组每位学生提出一个案例,来讨论理解单位“1”。从检查结果看,学生通过实践提问、解答对单位“1”理解得非常清晰,为后期有关分数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善“问”。学生有“问”的欲望,还要有足够多“问”的机会,还要让他们学会“问”的技巧。在数学课上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展开。

(1)引导结合课题发“问”。课题往往就是知识衔接点或者知识重点,针对课题提问既简单又实用,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培养提问的习惯。在“分数与除法”学习中,教材既然把这两者列为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如实问。分数与除法又有什么区别?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一连串的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集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随后在课堂小组合作中,学生还提出了“分母为什么不能为0?”,并加以解决,我从中倍感欣慰!

(2)在新旧知识联系中寻“问”。数学学科特别注重知识的逻辑性、连贯性,所以很多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紧密,尤其现行教材特别重视因年级不同而逐步拔高,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疑问。在五年级下册学习“最小公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在“不看不讲”的预习环节就联系到“2、3、5”的倍数特征,并从简单的乘法口诀入手,相互合作解决问题。有学生问:什么是公倍数?既然是“公倍数”,最少有几个才称为“公”?一连串的问题虽然简单,却表现出了学生求知爱问的好习惯。在“不议不讲”的探究新知活动中,学生发问:“公倍数”是唯一的吗?最小公倍数呢?我们应该怎样找最小公倍数?……学生的探讨直接引到新知的核心。思维的火花在新旧知识中碰撞,在旧知铺垫下发展,在获取新知中升华。课堂探究合作模式也得到充分展现,学习也由自发而变得自主,课堂生气盎然。

(3)在生活场景中找“问”。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譬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去寻找木屋构架,去寻找“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中,让学生走进超市购物,体验数学问题;在学习“复试统计图”时去商场体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问题能随时产生,并及时引导解决,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提问。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和与人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提问的习惯得以强化。

(4)在解题方法中设“问”。数学学习掌握知识关键是运用,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解题是关键。在课堂“不练不讲”环节,要求学生自己解题,教师同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从题目结构问,可以从知识点问,可以从解题方法问……如:这道题是有关什么知识点的问题?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这道题还有什么隐含条件吗?除了你的解题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吗?怎样更简单?……别小看这些追问,往往在鼓励这些问题能迸发更多智慧火花。

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师运用智慧,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关键时候扶一把,送一程。学生就会越来越敢问、会问,提出许多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顺应认知发展规律,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生为本,不断启迪学生智慧,放手让学生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同时能提高学生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有效解决了低年级喧闹、中年级问题减少、高年级沉闷的课堂低效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对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意义更深远。

参考文献:

[1]王铁军 王凯《给校长的101条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29页。

[2]金敏华 《金太阳导学案》 江西高校出版社  前言

[3]PJ开普希  托德.威特克尔《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11法》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081页

[4]齐永胜《细节与习惯》  青岛出版社 第16页

猜你喜欢

公倍数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公倍数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