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产业带的给排水设施配套研究

2020-05-09吴海波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期

吴海波

【摘要】本文在调查浏阳河流域给排水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浏阳河流域给排水设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浏阳河流域给排水设施中存在给水管网问题严重、供水水量不足、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污水处理率低、农村排水设施普遍缺乏等问题。重点探讨了浏阳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带如何进行给排水设施的配套,因地制宜提出给排水设施集中式、分散式、局部分散式,以及给排水设施应与文化旅游产业带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为浏阳河流域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浏阳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带;给排水设施配套

1、给排水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浏阳河流域有10多个镇级自来水厂、规模都较小,其中最小仅0.18万m3/d,这些自来水厂运行成本高、效益低,且难以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同时,污水处理和排水设施各区域单独设置,分散性较高,区域内乡镇污水处理厂共有17个,部分乡镇无污水处理厂。经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分析得出浏阳河流域给排水设施存在以下问题:

(1)给水管网问题严重,给水水质缺乏保障。乡镇规划建成区现有部分的给水管网,但配水管网布局不合理,基本呈枝状分布,未构成环网,安全供水保障不足;同时,设计施工时管径偏小,管网的爆、漏、结垢等因素也造成给水压力不足,导致给水网线的输送水能力无法和水厂的生产能力配套,造成水厂产能的浪费。

(2)供水水量不足,存在自备水源问题。随着浏阳河流域旅游产业带的开发,经济发展迅速,外来游客增加,常住人口增多,用水量激增,而该区域供水能力不足。例如大围山镇、高坪镇以及普迹镇自来水厂设计供水能力分别为1800m3/d、2000m3/d、5000m3/d,由于供水管网不完善,以及存在自备供水等原因,目前实际供水仅仅只有500m3/d、800m3/d、700m3/d,难以满足乡镇发展的供水规划要求。

(3)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管网未与污水厂同步建设。经调查分析发现,由于污水收集管网的不完善、不合理,造成次干管的污水无法汇集到主干管,收集的污水非常有限,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负荷不足,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导致浏阳河流域沿线乡镇污水处理厂虽然正常运行,但实际处理量远远没有达到设计规模

(4)管网建设的随意性,管网淤塞严重。部分乡镇排水管网建设随意,造成管道容量不足、标高矛盾、归档资料不全或资料没有归档。

(5)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排放标准较低,且运行管理人员不足。由于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较早,污水厂设计规模过小,加之随着镇区人口不断增多,用水量增加,很多污水厂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

(6)农村排水设施普遍缺乏,排水管线覆盖率低。调研发现,大部分村庄均采用明渠,少量采用明沟盖板形式,污水任意排放;且沟渠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致使污水漫流,严重影响环境;有些边远和落后的农村甚至没有排水设施。

2、区域范围划分

浏阳河流域给排水设施配套针对浏阳河流域沿线乡镇给排水设施建设现状,在水资源区域协调的基础上,以给排水区域化建设与管理为原则,根据浏阳河流域沿线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类型、节水工程措施、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以及给排水工程设施现状,给排水设施配套经济和经营运作的要求,进行浏阳河流域给排水系统区域范围划分,将其分为长沙城区段、浏阳城区段、沿乡镇段(浏西段和浏东段)三个不同等级区域

3、浏阳河流域给排水设施配套的思路

3.1 给排水设施配套的原则

给排水设施配套应遵循优化配置、资源共享、重在协调、节水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2]、补齐短板、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3]的原则。

3.2 给排水设施配套的技术路线

给排水设施配套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剖析浏阳河流域沿线乡镇给排水设施现状,根据浏阳河流域旅游文化产业带的特点,合理预测给排水设施建设需求,因地制宜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构建给排水网络体系,统筹浏阳河流域沿线给排水设施建设。

3.3 给排水设施配套建设的流程

3.3.1 现状调查及问题诊断

浏阳河流域范围广,涉及的城市、集镇、乡村数量较多,市政基础设施涉及方面广,资料较分散。因此,现状调查以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为主、现场询问为辅,分层次逐步深入调查。

针对调查结果,将各类市政基础设施进行问题诊断和归类,分类、分层级、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案。如表一所示

3.3.2 建设需求分析

(1)科学预测设施人口

科学合理的预测设施人口,要充分考虑常住人口(城镇人口)的增长、旅游接待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的发展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合理分析供排水设施建设需求。

(2)给排水工程建设需求分析

以科学合理预测的设施人口作为基数,根据设施建设标准进行计算,得出各地区的用水量、污水量、自来水厂规模、污水处理厂规模、给水管网、排水管网、分散式给排水等指标需求,通过与现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给水工程的建设需求。

4、给排水设施配置

4.1给水设施建设方案

浏阳河流域沿线城市、城镇给水工程建设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结合的给水方式,即集镇范围和近距离有条件的村庄采用集中式给水模式,而各中心村、基层村和分散居民区域近期采取集中打井的分散式给水模式,远期可考虑由镇区水厂统一供水。

4.1.1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

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连成一片,較多地实行长距离输配水,是多水源、多水厂并网的一种区域供水系统[4]。根据浏阳河流域的特点,以及水厂现状问题,应积极推行集中供水模式的规划建设。合理选择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统筹供水管网规划,对供水管网进行分区,实施区域管理。

4.1.2局部分散供水与区域性供水管理

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模式,是对所辖区域的供水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但管网系统不一定连成一体,即水源和管网都可能是分散的,它是一个跨行政管理辖区的系统,可以不受一城一镇的限制,较合理地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5]。农村大部分河流虽属Ⅲ~lV类水体,但经过生化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后,一般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通过对区域性供水进行集中管理,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供水部门和相关企业实行人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对于提高水质和供水普及率,提高供水整体服务水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2 排水设施建设方案

浏阳河流域沿线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应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结合的处理方式,集镇范围和近距离有条件的村庄采用集中式处理模式,各中心村、基层村和分散居民區域近期可采取分散式处理模式。同时,沿线排水设施应坚持厂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首先排查现有排水管网问题,进行管道清淤,进一步完善排水管网;其次,根据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分析,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新建。

4.2.1 污水处理厂建设方案

浏阳河流域沿线乡镇以集镇为中心,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近期建设污水管网和部分雨水管网,远期逐步完成全部雨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应统筹规划建设,每个行政单元可采取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并统一管理。经过现场调查、建设需求分析,浏阳河沿线需要建设污水厂

结语:

以浏阳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沿线的供排水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浏阳河流域沿线在优化配置和统筹规划的原则下,将给排水设施集中式和分散式相结合,即小型水厂(规模小于1万m3/d)形成区域性联合供水方式,沿线乡镇供水模式采用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局部分散供水—区域性供水管理的联合模式,污水设施与排水管网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从而克服城镇基础设施滞后、不配套、规模小、运行成本高、效益低、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弊病。

参考文献:

[1]汤铭潭.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资源共享[J].城乡建设,2005,1:45-46.

[2]高俊才.积极推进城乡统筹供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9,1:12-13.

[3]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2(18):116-120.

[4]何维华,钟泽斌.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J].给水排水,1998,24(4):11-14.

[5]王刚.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7,35: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