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意向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2020-05-09徐寻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整合

徐寻

【摘要】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设计方式碎片化、设计内容单调、设计对象片面化的问题。本文借鉴城市意象的分析方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讨优化道路景观的策略。以武义县莹乡路为案例,总结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并对要素设计要点进行初步梳理,强调设计应重视整体化、人性化与特色化,以期形成适合道路景观设计的新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意象;整合

城市道路作为车辆与行人来往的专用通道,是城市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空间要素,它构成了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不僅承担着城市的交通与运输功能,而且是体验城市的视觉窗口,是人认识城市的重要媒介。作为城市环境与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景观受到了公众、设计师与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1、道路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景观设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绿化为主体的道路景观设计进一步精细化,特色化。城市道路绿化在树种、绿化层次、绿化结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树丛与树林结合,乔木、灌木、草坪相配合的多层次绿化景观体系,极大地提升了道路的景观[1]。然而,随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广泛实践,相关问题也不断凸显:(1)设计方式过于碎片化。城市道路穿越不同功能的片区,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格局,部分道路景观设计割裂了道路与城市片区之间的联系,未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认知道路景观;(2)设计内容单调乏味。不少城市道路采用精细化的绿化方式,对道路绿化、道路设施及道路铺砖的研究较为深入,景观的内涵与表现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绿化方面,对视线内所能涉及的景观安排不足;(3)设计对象物质化。道路景观设计多以道路本体、绿化栽植、沿路建筑、道路设施等沿道路行进时可见的视觉元素为设计要点,忽视了城市文脉、人际交流、土地经济性等非物质层面对于景观的引导与推动作用[2]。

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道路景观设计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由于自然条件、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使得道路景观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3]。因此,从道路景观整体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区域特色与景观的构成要素,探索以人为本、层次丰富、景观协调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十分必要。

2、城市意向的引入——道路景观设计理论支撑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景观”一词作了解释: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包括自然、经济、文化诸方面[4]。城市道路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给人以流动、连续、快速的景观感受,不同行进方式的观察者对于道路的观景感受也不相同。

对于构成景观的城市道路而言,在地形、经济、政策、社会分工等因素的作用下,道路景观空间变化层次多,物质要素组成复杂,视觉变化丰富。观察者对道路的景观感知分为视觉感知与人文感知两类,视觉感受是对城市景观运动性和时序性的感知,人文感知是对视觉感知的提炼与升华,是对不同地段所体现的城市文化、街巷肌理、天际线等要素的总结与提炼,成为了观察者对城市认知的一部分。

美国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提出“城市意象”概念,认为城市意象由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要素组成。城市意象的研究侧重于城市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展现了观察者在其中的感受以及对物质空间感知的组合关系[5]。城市道路景观由客观存在的“象”和主观提炼的“意”组成,按照城市意象理论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设计,具有以下的优势:(1)能够较好地体现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从观察者的视角加深对景观的理解;(2)较好地体现城市道路、环境、建筑、景观之间的空间联系,从道路景观整体进行整合规划;(3)加深景观的“印象性”,凸显道路景观的适宜性与独特性,展示城市特色与文化。

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解析,道路景观意象可以分为物质意象和非物质意象两部分[6]。物质意象是城市道路景观的实体部分,对城市空间形态起着控制和引导的作用,城市道路的物质意向由区域格局、道路路径、道路边界、道路节点和标志物构成;非物质意象是道路景观与观察者相互作用并产生精神共鸣的结果,它是观察者通过深入体验当地文化特色、城市特色,通过提炼与总结形成的城市印象,非物质意象在空间上依附于人与物,是人类活动与文化传承的体现。城市道路景观的非物质意象包括社会活动与城市文化。

3、城市意象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3.1 项目概况

莹乡路是武义县城区西侧的主干道,串联武义江、壶山北、万亩茶园三条开放绿线,连接白洋新城、北岭新城及黄龙工业区,是武义县北大门的入口。在总体规划中,将莹乡路的定位为“城区迎宾道,城郊风光廊”,起到交通运输、空间引导、景观展示的作用。莹乡路景观设计充分运用了城市意象的思维,从道路景观的物质意象、非物质意象对景观构成要素进行解析,设计吸取了中国画的理念,通过用地及空间形态的控制整合景观要素,创造活力空间。

3.2 莹乡路景观意象

3.2.1区域格局

区域是具有同质性的城市范围,观察者通过观察建筑立面、建筑形态、植被绿化等连续性的空间要素来辨析区域,当区域的多功能分布零乱且无规律时,辨识度会下降,给予观察者混乱的感受[7]。因此,在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中,需要整合途径路段的功能分区,强化区域给人的主观印象,提升城市区块的辨识度。

莹乡路景观设计采取中国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理念,以“三开三合”组织建设组团和开放空间。以武义江、壶山北、万亩茶园三条开放绿脉为底,结合白洋新城、北岭新城、黄龙工业园区三大建设组团,形成以坡郊风光为主的道路景观。按地形地貌和用地特征,将莹乡路沿线景观分为莹乡秀水、北岭新颜、麓影仙踪、茗香绿业四个各具特色的片区。

莹乡路景观设计还采用建筑色彩管理的方式,增强城市功能区块的识别性。现代风格的公建,以浅暖色为主调,局部点缀饱和的彩色;新江南式公建,以黑白灰为主调,辅以木本色;居住社区以浙江人喜好的米可色为主调,局部点缀重色;工业区以浅灰色为主调,管理单元形成暖色对比。统一、协调的建筑色彩不仅可以增强道路景观的美感,而且与城市功能相呼应,强化了观察者对于区块的感受。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整合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百度Apollo平台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