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友善观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化解路径
2020-05-09许荣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际友善关系始终是主流,但这其中也夹杂着许多友善观缺失现象。文章将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友善意识淡薄、友善行为冷漠、友善义务淡化等友善观缺失现象,从文化、制度、社会三个维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友善;友善观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被着重正式提出,这有利于增强人际和谐关系,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在积累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一方面,平等、开放等现代理念注入人们的内心,社会活力空前激发,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暴露出人情关系冷淡、道德冷漠等友善观缺失现象。近年来,“小悦悦事件”、“复旦投毒案”、“黄一川故意杀人案” 等类似事件在社会中屡屡发生,充分暴露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友善观念缺失的状况,这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
一、我国社会友善观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一)人际交往中友善意识淡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流动人口增多,社交生活圈不断扩大,促使社会网络由“强关系”向“弱关系”发展。强关系以感情认同为基础,人际关系较为亲密,这种关系在互动不充分的过程中不断弱化,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社会由之前“熟悉”的社会逐步过渡到“陌生”的社会,社会成员之间极度缺乏感情交流和深入沟通,使得个人缺乏助人的情感基础和情感动机,于是主体在涉及友善问题时对客体表现出不理睬、不关心以及懒于道德践行的情感反应状态。如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7分钟内18位路人面对痛苦的小悦悦有些人完全不理睬,这些不友善的行为背离了正义、勇敢、友爱等美德,不仅不利于人际间的和谐,同时也会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引发进一步的信任危机,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无章。
(二)危机情形下友善行为冷漠
消极的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阻碍作用,个人主观思想上友善意识淡薄最直接的便会引起人际交往关系的淡薄,在个体实践活动中则会引起在友善实践上的不作为,即为友善观缺失现象的另一表现形式——在危机情形下友善行为冷漠。人们热情地施以援手,处于危机中的人可能立即就会转危为安。反之,如果危机来临,人们冷漠无视,处于危机中的人可能濒临危险。友善实践不作为,究其根源是友善情感的匮乏、道德责任的逃避,长此以往不加以抵制则会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传媒里友善义务淡化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更使得人际交往脱离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摆脱“对物的依赖”、“对人的依赖”。媒体、社交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风起云涌,若不认真核实信息准确性、正确引导舆情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淡化了人们的友善义务,我国部分传媒为了追求收视率和观赏性,不顾社会效益,使用各种手段和途径迎合观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导致网络传媒里友善义务淡化。
二、化解我国社会友善观缺失现象的路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存在的友善观缺失现象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开展。精神生活的物质化、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制度缺失、舆论导向偏颇等因子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化解友善观缺失现象,需要从文化、制度、社会三个维度入手,政府、学校、家庭、媒体、个人等多方参与,从各个角度寻求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方案,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
(一)文化上:科学把握多元化社会思潮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方面,弘扬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要挖掘友善价值观的传统底蕴和现代内涵。中国传统友善论以儒家“仁爱”为核心思想,以血缘亲情为纽带,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美好感情,其中很多人际友善思想是构建新型人际友善关系的重要思想资源。然而这种友善思想建立在小农生产方式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鲜明的封建等级性、排他性、个人权利尊严的无视性等对于当前社会有很多局限性。因此,要在把握友善价值观传统内涵的同时,对传统友善交往理念进行螺旋式地提升,并要根据新情况与时俱进,从而从文化根基上让友善价值观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友善观念教育环境建设。注重家庭文化环境的基础作用,父母要能够率先垂范,表里如一,为子女树立友好榜样,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友善价值观;注重学校文化环境的塑造作用,不但要加强友善价值观理论知识的传授解惑,更要在开展友善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与熏陶;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教化作用,在全社会树立友善楷模,利用友善楷模的感召性化解存在的友善觀缺失现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社会良好风尚。
(二)制度上: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友善回应制度
针对危机情形下人们友善行为的冷漠,国家出台了“好人法”,通过法律形式让好人放下包袱,勇于进行友善实践,不再有后顾之忧。“好人法”的出台可以有效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降低施救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从而鼓励公民积极友善实践,对他人实施救助。但“好人法”作为弥合社会友善观缺失现象创伤的宣示和努力,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友善反馈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如一些紧急救助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因救助不当造成受助人额外的损害等,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司法解释,增强针对性。
(三)社会上:良化网络环境以营造网络和谐氛围
一要提高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水平,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媒体宣传内容之中,以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为主,将核心价值观理念大众化,发挥文化产品感染人、育人的重要功能。二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感染力。在新媒体上如微信、微博上将社会主义友善积极实践者、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褒奖,扩大英雄人物的影响力,也给人们进行友善实践带来情感上的感召力。不仅能够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也能够影响带动激励他人。
三、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与强烈,不仅是物质需求,在公平、和谐、正义等精神方面人们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与渴望,只有物质和精神双丰收才能最真实最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友善缺失现象不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化解的难题,因而必须认识到化解友善观缺失现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让人们在紧张繁忙的生活中更多地关注自身精神世界,体会与己为善、与人为善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参考文献
[1]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乌恩溥.四书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4] 李建华.友善何以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3(02).
作者简介:许荣(1993.09- ),女,江苏徐州人,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党校教师,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