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20-05-09梁国军

师道·教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规则法治道德

梁国军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巧妙、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不仅能克服时空的限制,同时又能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景,构建模拟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一定能有效地优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提高教师引行作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而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刚好以它独特的“魅力”将学生牢牢吸引住。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于一体,它能把许多枯燥抽象的内容,以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安全记心中》这一课时,通过电教媒体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许多危险,如火灾、触电、煤气中毒、溺水等,并且这些危险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甚至危害到我们的生命。然后播放收集来的录像,触目惊心的场面让学生们唏嘘不已,感受到害怕和危机意识,自然而然激发了如何预防的探究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生活,与生活接轨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儿童生活”四个字出现的机率较多,因为小学生的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学要源于小学生生活,贴近小学生生活,引导小学生生活。如何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呢?我觉得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它可以将真实的存在于学生生活中却常常被他们忽视的现象拉回到学生视野中,把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此冲击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生活行为。

例如:我校的一位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时,她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游戏规则入手,让学生认识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标准、法则,是大家通过协商制定出来的,接着让学生知道除游戏之外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规则,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规则意识,知道遵守规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快乐。这位老师还结合本班部分学生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将学生的这些行为利用电教媒体再现在他们眼前,留给学生的震撼很大,并且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交通标志,为学生今后的出行提供了交通常识,并打出亲情篇,让孩子们想想每天出门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嘱咐:走路要看道,别在公路上玩耍,要注意来往的车辆,等等,让他们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能给自己及家人带来伤害。这样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与生活接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情境,明理导行

小学道德与法治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日常行为规范及法治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信息技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

我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展示了正常人的肺和长期吸烟者的肺对比的小镜头,展示了喝酒对青少年的危害的镜头,展示了禁毒宣传教育专题片《致青春》,让学生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想法与做法:有的说,吸烟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我要做好爸爸的思想工作,让他不再吸烟;有的说,酒驾会引发交通事故,我要提醒妈妈不能酒后驾车……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总的来说,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一手段,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最终达到导行目的。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规则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规则不规则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