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策略探究
2020-05-09邓贵英
邓贵英
数学中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可以结合实践生活渗透德育内容,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设计生活问题以及培养学生习惯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促进学生综合品质的提升。
小学数学的德育教学包括学生学习方式和思想建设两方面的教学,德育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思想品质。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实践生活与教材知识有效结合,促进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生活问题
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立足于教材知识。教材设计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水平设计的,教师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生活化问题,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比如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质量单位,像平時买菜、买水果等。学生在学习质量单位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需要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物品质量的估算。教师在开展本课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像质量单位的估算,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物品自身的重量,然后拿出一枚硬币让学生自己掂一掂,估算其中的质量。再拿出几个苹果让学生掂一掂,估算其中的质量。通过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和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概念性的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的解决数学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出示案例,比如学生说买2千克的苹果,也就是4袋盐的重量,但是根据观察发现天平上明显是盐的重量比较重,学生就会了解到教师的称重是不正确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在与别人的交易中注意诚信问题。教师设计生活化问题,使学生在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建设,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培养学习习惯,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最终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或者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生活化例子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推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经过观察,学生发现一些伸缩衣架是平行四边形形状的,通过拉动衣架,衣架变长可以加大衣服之间的间距;有的学生发现学校大门也是平行四边形形状的,通过伸缩可以达到开门关门的效果;还有的学生尝试利用长方形或正方向代替平行四边形,发现这样就没有效果了。学生结合教材,就可以了解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以及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总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方面的建设,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