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力的路上
2020-05-09罗金红
罗金红
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应试技巧训练,导致功利性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也越来越少,生动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苍白的知识积累过程,严重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推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力的重要阵地,笔者结合教学经历,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见微知著,探究疑点和矛盾点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章的可疑点和矛盾点,看似不合逻辑,实际上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疑点和矛盾点进行微处探究,审视特殊句,找到新的审美点,挖掘文章的情结点,激发学生的感受,使他们在契合中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
《药》这篇小说主题深奥难懂,我从“狗不叫”这个疑点和矛盾点去突破探究。开头第五段写华老栓去买药:“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黑沉沉的街上,连警惕性极高的狗看见陌生人都不会叫吗?这明显不符合生活常态。狗看见华老栓“不叫”,并非作者犯“常识性”的错误,而是这条街上的狗对夜里来来往往的人已经很熟悉了。因为在丁字街口,经常发生杀人的事情,经常有像华老栓一样的“买药人”路过,也经常有“一群人”在夜里去看杀头,这种情况甚至连狗都习以为常了。可见,当时的社会杀人之事何其频繁,百姓又是何等的愚昧和麻木,这处疑点和矛盾点,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蕴含着小说深刻的主题。
《老王》首段“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与第六段“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这两处前后明显矛盾。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何不敢坐三轮?(平时向来照顾老王生意的“我”为何突然不敢乘他的三轮?)学生预习时已经对“文化大革命”有了初步的认识,阅读到这一矛盾点时,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身为知识分子的“我”如果坐老王的车就会被人认为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种行为是可能会挨批斗的。作者托老王送丈夫钱先生上医院是“烦老王送他上医院”,而自己却“不敢乘三轮”,这也是在文革特殊时期的明智做法。这个“烦”字不同寻常,发人深思,含蓄而深刻地折射了“文革”的现实,再现了知识分子那种被批斗、被迫害以致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生存状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矛盾点,深入言语的“肌理”,进行思辨性阅读,便可体悟出特殊时期的人间苦难。
二、含英咀华,感受文章的音律美
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们往往“形神兼备”:不仅构思精巧,而且蕴含着典雅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律美是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重点对韵脚、平仄、叠词、语调变化等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准确体会诗歌感情。
《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惨戚戚”格律齐整,凄美哀伤。这个阴云雾霾般的开头,笼罩着全词。“寻寻觅觅”是同义词的反复。寻寻,寻的重叠;觅觅,觅的重复,寻和觅又是同义词。我提问学生:词人为何反复使用叠词?通过分析叠词含义,学生理解到作者为了强调“寻觅”的持续性,长年累月,从未间断。那作者要寻觅什么呢?学生结合背景,得知“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李清照的生活:丈夫赵明诚去世,他们费尽心血收藏的金石一次次遭受劫难;晚年再嫁心胸狭窄、格调低下的张汝舟,结果更加悲凉与不幸。作者淹没于世人的嘲笑和诋毁之中,甚至遭受人身迫害,因此她更加渴望“寻寻觅觅”,寻的是和自己相亲相爱的赵明诚,觅的是两人甜蜜的世界。作者寻觅的结果怎样呢?“冷冷清清”写出了词人的寻觅无人理睬和赞同,因此倍感寂寞孤独。“凄凄惨惨”,凄凉悲惨,描述的是遭遇和处境,这比“冷冷清清”更进一层。“戚戚”,哀愁,悲伤。这是她“寻寻觅觅”的唯一的、最后的结果。通过反复诵读,深入分析叠词的含义,学生便体悟出:开头三句,简洁而又形象地概括了词人尝尽孤独寂寞、备受污蔑攻讦、横遭人身迫害的悲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教学中,不仅可以抓住散文外在物象去把握内在的情感,还可以从“语言与内容”这个角度切入,赏析散文的遣词造句,尤其是叠词,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通作者的心灵,通过具有音律美的文字对文本内涵进行诗意体验和深度解读,进而走进人物的心灵,体验作者表达的个性化思想情感。
《听听那冷雨》语言充满诗意,富有音乐美感,浓浓的乡愁,无不拨动着读者的心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音乐感性的熏陶中深入品味到作者的情怀。如读到“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时,引导学生思考:“山”与“伞”相谐,有何效果?经过思考,学生先从音律上感受到文字的美,再从含义上去理解:作者由眼前的雨季,想到祖国下雨的情景,而现实是“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细细品味,便体悟出作者不能回到母亲怀抱的无限感慨以及对祖国无尽的思念。“轻轻重重轻轻”运用了叠词,抑扬顿挫,仿佛使人听到那由远而近,由轻而重的雨声。“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淅沥淅沥淅沥”“天潮潮地湿湿”这些叠词,不仅把雨的感觉写得逼真细腻,既强化了雨的“有声”,又把作者那宛若雨点、细密如织的情感——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之凄楚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四个近音近义词的运用有何作用?音韵的复沓、回环,使文章笼罩着一种凄凉的氛围,读起来有着鲜明生动的节奏感,仿佛使人进入凄迷的雨中,远远近近,紧敲慢打,痛入心扉。反复咀嚼,学生便在诗意与音乐,感性与理性中涵养了气质,走进了作者的心灵,获得了最高的审美体验——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远离祖国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三、重构文本,走出难懂难悟盲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语文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阅读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思维品质,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去重构文本,线索式探究写作思路,并预设优质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走出学生的理解“盲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可先由“秋”相关诗句导入,提出疑问:毛泽东眼中的秋和古人眼中的秋是一样的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看”、“忆”、“问”三个字,深入探究文本:“看”到什么景(分析湘江秋景图)?“忆”了什么人(分析革命青年人物形象)?最后,回到上片“谁主沉浮”这个问题。学生在欣赏了生机勃勃、壮阔绚丽的湘江美景,感受了“青春年少、热情奔放、才华出众、关心国事、无畏困难、敢于斗争”的革命青年形象之后,“谁主沉浮”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主宰大地沉浮的人非我莫属)。这种阶梯式问题教学,扫除了学生学习的盲点,使他们在缜密的行文思路探究中获得了最高的审美体验——深刻地体会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改造舊中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兰亭集序》时,很多教师仅仅停留在文章情感脉络“乐——痛——悲”的简单梳理上,而对“乐起源于美好生活,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深刻哲理并未深入探究,导致学生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我将文本重构成生活常理和生命哲理两个方面:1.因何而乐?2.因何而痛?因何而悲?前面两段,学生不难得知作者因笔下美好的生活(远离疾病、祈福消灾、友人相伴、融入自然、精神自由、简单和平的生活)而乐。“不知老之将至”则是乐而忘忧,为作者之痛。“死生亦大矣”,人生的最大悲剧莫过于高度关注生死却常常混淆生死,为作者之悲。推敲了这三个问题后,学生便体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珍惜生命,正视现实,努力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才能淡化悲剧色彩,活出人生的精彩。
《小狗包弟》的深刻之处在于揭露“文革”的罪恶,作者为何要通过包弟来反省和自责?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中难以读懂、读透的“盲点”,需要教师适时引导。为了更好把握文章内涵、理解巴金对自我的心灵解剖等问题,我重构文本后重点设了三问:1.小狗包弟是一条怎样的狗?2.怎样看待作者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3.为什么说“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第一个问题简单有趣,学生也很快回答出来。到了第二个问题,学生结合“文革”现实,分析出作者无法自保,包弟可能带来的“抄家”和苦难让他害怕;面对可怕的劫难,作者选择放弃包弟,是一种心酸的无奈和痛苦的抉择,揭露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第三个问题,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解决了三个主导问题,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通过写狗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衬出特定年代特定社会中人性的懦弱和人性的扭曲;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忏悔罪过铭记历史;倡导理想的平等、自由、博爱、惟科学知识是尊的人际关系与生活,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