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者”视域下共产党形象的建构和认同

2020-05-09田佩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他者中国共产党

田佩

摘 要:共产党形象是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整体展现,从“他者”视域下解读中共执政形象,更能客观真实的展示共产党在革命期间的整体状态和精神风貌。在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埃德加·斯诺作为美国记者进入到陕北苏区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走访,以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行为和状态进行了报读和解读,形成了一批极具价值是“他者”叙述,其中,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具有典型代表性,被誉为“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通过“他者”对中共领导人、苏区军民生活等记述和表达,解构了大革命时期被共产党和国外媒体“妖魔化”的共产党形象,建构了富有生命力的共产党形象,为共产党赢得国际认同和支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他者;执政形象;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7.062

1 打破舆论:解构“妖魔化”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1.1 国民党对中共“妖魔化”形象的捏造和污蔑

1927年7月,国民党悍然进行全方位“剿共”,肆意屠杀共产党员,意图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不仅使用武器进行暴力“剿共”,也借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围剿”,将红军与“土匪”混为一谈,直接歪曲丑化中共及红军。国民党在反共的宣传册中写道:“谁想近年来发现一种极其凶恶的匪徒,名叫共产党的,甘愿做俄国人的走狗,想将我们中国出卖。他们第一步方法,就是要将全国的农民,通通变成杀人放火的土匪,失火家无地可耕,无粮可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得不跟着匪党去胡行妄为,最后就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中为配合国民党的剿共进程,大量篇幅反动的报道中国共产党。

1.2 国外媒体对中共“妖魔化”形象的渲染和传播

国共对峙期间,国外媒体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关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相关情况,尤其是对战争情况用笔较多,且在缺乏实证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国民党已进行过“深度加工”的“官宣”报道,毫不避讳的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污蔑和抨击。在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中曾大量报道国共战斗后的情形,报道把共产党描绘为“残暴无仁”的革命党。在1932年6月的一篇报道称“在江西扫荡的军匪天灾已造成50万人死亡和失踪,在过去三个月里,这个庞大的数字不断积累。中国共产党最近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胜利,一次造成南京两个师的损失”。1930年5月《华盛顿邮报》称“共产党人在几个省拥有许多外国使团的财产”和“共产主义的土匪武装在中国几个大的省份大规模抢劫、焚烧和杀戮,许多传教士处于危险之中”。诸如此类的大量失实报道在外国媒体中常常见到,国外媒体的报道中情感色彩浓厚,但报道失实,这样肆意渲染無疑对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虽然此类国外媒体是在“他者”的视角上进行报道,但从其内容和资料来源途径可窥见其并不客观,并没有进行实地的采访和深入接触,大多是在国民党的报道上进行再次创作,将中国共产党的正当的武装斗争捏造为“杀戮和抢劫”,将共军污化为“土匪、赤匪”,官方的主流媒体对共产党的失实报道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主流的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大革命期间这种对中共的报道和认知被长期固定下来,导致了外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误解,对中共争取国家援助增设了难度,因此,要改变外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解,必须要从内打破,解构媒体和民众此前对中国共产党的固定认知,方能建构新的共产党形象。

2 他者言说:建构“常态化”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间,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和调研,采访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展示了中共在局部执政的根据地上军民的真实生活,向全世界客观真实报道了红色中国的情况,一个真实饱满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呈现在世界的面前,有力的扭转了国民党和国际上以往对中国共产党的妖魔化的形象,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积极的正面形象,为争取广大的群众的支持,赢得国际支持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2.1 “铁一般团结的中国革命家”——亲民质朴、清正廉洁的中共领袖

一个政党的运行离不开个人的具体实践,政党领袖的形象也映衬着执政党的整体形象风貌。埃德加·斯诺在探寻“红色中国”前便充满了对中共的领导人这一被国民党渲染为“赤匪头子”的好奇,在《西行漫记》中他共采访了9位中共领导人。在斯诺对中共领导人的介绍中可窥见中共领导人的亲民、简朴、睿智、真诚、团结等形象,都与此前的国民党的“官方”宣传大相径庭,通过对中共领导人的细节化的展示,中共领导人的正面形象跃然纸上。

在和中国共产党“大名鼎鼎”的领袖一次次的接触和交流中,领袖的原本神秘色彩被打破,极具个性张力的独立个体与亟须合力的革命团体在中共的革命进程中有序结合。中共领导人在与斯诺交谈中所显现出的亲和与坦诚,让他对这个神秘的团体重构了真实的认知。周恩来这个“行动与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所展示出的冷静与温和与此前国民党宣扬的“无知土匪、强盗”形成了奇特的对照。斯诺从细节处从侧面对中共领袖进行了记叙,周恩来会陪他走在乡间田埂上,毛泽东会毫不介意的和农民朋友交流,在红色剧院毫不惹眼的坐在观众中间,他认为毛泽东不完全是因为有着非凡的头脑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才会博得党内人士的信任与尊重,因为他还有农民的个人习惯,这使得领袖与普通红军和民众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也就更加证实了中国共产党人是为广大人民求解放的重要使命。斯诺在文中用细腻的观察和生动贴切描写,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爱民亲和的领导人形象。

在斯诺的采访中,中共领导人的简朴和清廉再次刷新了这位外国友人对中共的认知。“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他的屋子“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毛泽东夫妇住在只挂了地图的简陋窑洞里,他们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这与斯诺在上海见到的国民党普通官吏的待遇都无法相提并论。斯诺对以中共领袖为代表共产党人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改观。 “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这是事实”。共产党干部的薪水不足以发家,清廉、俭朴是中国共产党独特品质,他们摒弃人性中贪婪的部分,坚持了清廉为民思想,坚守了共产党人的思想底线。

2.2 “不可战胜的军队”——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共产党的形象不仅体现于本身,更体现于政府、军队和民众,军队作为一个政党的关键力量,是政党革命进程的重要法宝。由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的红军也便成了中国执政党形象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斯诺在《西行漫记》中集中了大量笔墨来记叙红军,向世人揭开了这支外界所言“赤匪”的真实面纱。他在红军真正的作战地点,真正了解了“红军不可战胜”的声誉从何而来。

“政治上来说铁打的军队”。红军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一边战斗一边学习”。红军的高度的政治自觉来源于其不间断的学习,实现了思想和文化的武装。 “自觉遵守的纪律”。红军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这与此前的国民党宣传中的“共匪”有着极大的出入。红军严格遵循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红军所反映出对信仰始终如一的坚定和对革命事业经久不衰的热情,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在革命的实践中而不断升华的,青年战士们撇开世俗,在极少的军饷和艰苦的生活中,仍能保有对革命最本真的追求,自觉遵循者共产党的规则,这也恰恰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是不证自明的。

2.3 “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和睦信任的党群关系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西行漫记》中中共领袖、红军战士等在与民众的互动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共产党人民的鱼水关系,在互动中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武装群众”。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中共在苏区的重要工作,提高群众的革命意识和自救本领,红军走到那就把革命思想带到哪,共产党的这种群众路线被斯诺大为称赞:“较之南京方面所通过的一切口上十分虔诚而实际上毫无意义的决议,更加能够迫使在中国实现巨大的变化。”群众路线的实施,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示,中国革命获得了胜利,民族实现了独立与解放。

“要得到人民拥护”。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共产党革命的重要法宝,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原则和宗旨。斯诺认为,是中国共产党这颗红星在西北出现时,它就成了希望和自由的象征。

3 《西行漫记》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成效

《西行漫记》作为在国民党新闻封锁下,由与中共无关的“他者”的纪实作品,通过更理性的视角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实质,更客观的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推进了国统区民众和国外媒体和公众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和认同。

第一,以“他者”的视角对中共的理念和政策的客观呈现,打破了新闻封锁,加深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认同。第二,以党的领袖形象和军民生活的真实呈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整体声望与评价。政党领导的形象关乎整个政党形象,是大众了解党组织、认同党组织的重要窗口。第三,以党的革命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有效呈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宗旨,抗战的决心,为中共争取国家援助和舆论支持提供了有效支撑,扩大了世界范围内中国革命的影响。

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与中共领导的个体形象和中国对军队和民众的领导和动员息息相关,形象的建构与广大苏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苏维埃政府的运作紧密结合,与埃德加·斯诺这名国际友人的对中共的传播和认同密不可分,这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执政后运用“他者”镜像来传播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视野的转换,从外国记者这一“他者”的角度展开讨论,中国共產党在局部执政期间的形象更为真实立体,中共在国内外民众间“妖魔化”的形象逐渐瓦解,国内部分民众开始支持或者加入共产党,中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助推中共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魏少辉.“他者”视野与苏区史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8,(04):17-24.

[4]李金铮.寻觅“他者”镜像下的中共革命史[J].中共党史研究,2018,(11):12-16.

[5]张卫波.抗战时期中共媒体形象的塑造——以党报党刊的宣传报道为中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0(04):75-81.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他者中国共产党
红星照耀的中国力量
——再读《西行漫记》有感
我的西行漫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西行漫记
图说《续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