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
2020-05-09杨菊润
杨菊润
摘 要:我国当前城镇化正在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采取异地城镇化发展模式,这时引入一种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就地城镇化。先对就地城镇化在我国的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其次提出了就地城镇化实现的相关构想,再次论证了就地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根据现阶段问题、现状及相关理论提出了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措施,分别是充分考察人力资本状况、唤醒农村沉睡资产、保持社会原有连接凝聚功能、农民工自由选择落户城镇,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发展,可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传统城镇化;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7.015
1 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与过去相比,我国城镇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有很强的人口集聚效应。但是如果城镇化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总效用开始递减,就会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效应反而会降低,虽有一定人口吸纳能力,但超过当地生态承载能力。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加了48.94个百分点,仅用60年就将城镇化率提高到50%,70周年来,城镇化进入空前发展阶段。同时城镇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且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不光是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发展势头也正劲。
1.1 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半城市化”问题比较突出,即虽然农民人口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融入城市生活,心理上疏远,没有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要注重城镇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相关权利的平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定居在此地,我国的城市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根据当前城镇化发展现状,我国相关战略还需要做出进一步转化。这就要求政府要采取相关手段自上而下的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促进我国发展就地城镇化,采取相关措施。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虽然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但是也应兼顾农民幸福感的提升。
农民工占农业转移人口很大一部分,当前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点是让农民工落户城镇,但是其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农民工主体意愿不足,还有虽拥有城镇户口,但未享有城市相关公共服务。但是在此进程中,政府采取大规模拆迁等相关措施,使得大部分被动实现城镇化。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也导致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公共服务等问题。城镇化的发展造成了城乡间差距的增大,出现类似增长极理论的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同时也造成了劳动力要素流失,剥夺落后地区的发展机会,造成差异进一步增大。
1.2 农业转移人口新型城镇化
现阶段城镇化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者将此问题归结为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导致了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处于劣势。在劳动力市场受到歧视,还存在着被动城镇化现象,还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现象,仅有少部分农民工可以得到晋升。但是通过对现状的观察发现,户籍制度只是一个证明,户籍背后更多的是各项权利及社会保障的不对等。
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不仅要重视户籍制度的改革,而更要使农民工真正的实现城镇化、市民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各项权利、主体地位,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实现农民工的主动城市化。
2 就地城镇化思想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论证
2.1 传统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差异
传统城镇化发展采用异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即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其就业方式转化为非农产业。就地城镇化是一种与之相反的模式,即人口在所属地区辖域内的城镇化,转移人口可自行选择农业或非农产业。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变了原有模式下向大中城市转移,而转变为向所属地区小城市的转移。
就地城镇化符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城乡间的统筹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自然、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传统城镇化发展容易造成城乡发展差距增大,不平衡不利于一体化发展。
2.2 就地城镇化的优点
首先,城乡之间的间隔趋于消除,加强城乡间的互动,及要素流动也得到加强。其次,中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分解大城市住房压力及大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住房壓力、交通、环境等都有一定改善。发展就地城镇化可以达到在中小城镇也可以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便利。房价低、环境空气良好则是其优点。第三,可以促进整个区域发展,而非原本单一的城镇化发展。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第四,还可以激发农村地区的发展活力,涵养农村要素,使得农村的各个产业可以重新布局得到更好的利用。其中工业和服务业最为突出。第五,可以助力解决三农问题,而不再是原有农业农村农民模式,将农村与城市间互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进入共同发展新局面。
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城镇化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对于破解“三农”问题来讲,无疑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从而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就地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扩张、土地规模扩大,而是“以人为本”的产业、就业、环境等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就地城镇化还有利于各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就地城镇化可以缩小城乡间生活发展条件与公共服务差距。就地城镇化还可以促进在当前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薄弱的社会资本发展不全面的情况下实现城镇化发展。
3 就地城镇化实现的相关构想
3.1 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人类聚居形态,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类似于一种共生系统。如果城乡一体化则意味着城市与乡村的边界将消失,趋向于融合。这是我们接下来将要追求的目标,而传统的城镇化则与之相反,造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割裂。转化为既有城市特征又有乡村特征的形态。
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城镇化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点,并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虽然就地城镇化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但不少学者对其吸纳能力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不具有较强吸引力,人总是会向往更高的目标。大城市对人的吸附力强确是不假,但是只相对于那些具备相应能力的,对劳动技能较差的人不具吸引力。相反就地城镇化会给大多数农民带来机会,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留住那些准备往大城市迁移的人。促进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弱城乡发展不平衡,有助于城乡统筹。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也可以印证此观点,此观点认为,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各方面的比较,如就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环境等,农业转移人口更偏向选择城市。但是根据斯塔克的相对贫困假说理论,做出一个迁移决策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个是与城市的预期收入差距,另一个是与自己家乡所在地感受到的相对贫困,还有做出迁移决策后在城市生活的相对贫困程度。农业转移人口由于感受到相对贫困迁移到大城市有所改善而产生迁移动机。在迁移至城市完成后又会与城市人口相比较,参照物发生了改变,又会产生新一次的迁移动机。这一部分人由于在迁移过程中具备了相应能力与条件,技能、资本、观念等发生了改变,在选择迁回之后不会选择原有农村,而会选择周边的中小城镇。而原有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也会由于感受到差距而产生迁移动机,但由于能力、资本限制,也会选择中小城镇。
这时就需要中小城镇的城镇化的政策来引导激励了,可以通过发展公共服务,提供就业,转变就业方式推动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城乡融合,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3.2 有序转移
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城镇化要依赖人力资本获得工资性收入,人力资本获得收益,物质资本对应获得财产性收入,依赖社会资本获得转移性收入,才能够根本性改变生存生活方式。农业转移人口除了可以依赖物质资本获得收入之外,也是其必要物质基础。可以依赖社会资本获得更高质量的外部资源。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增加、土地规模扩大,而是根据转移人口、人力、物资、社会资本情况的有序转移。
3.3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人本回归
长久以来所采取的异地城镇化模式是颠覆原有农村生活模式,重新构筑城镇化生活模式的过程,所迁人口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但是就地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一定程度上对异地城镇化造成的问题进行弥补,减少了迁移风险,并且在心理上有所缓解,更好地体现家本位的观点,使得城镇与乡村之间文化、习俗方面可以进行更好的融合,缓解失衡问题。
4 就地城镇化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之后,相应生产、生活方式都需要进行一系列产权改革。对农村“五权”进行确权,定权利归属。转换原有生产模式,并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从事农业或其他。农村原有宅基地可以通过改革,将宅基地使用权让渡他人,从而获得使用权流转补偿收益。
4.2 发展产业、夯实就业基础
就地城镇化需要解决人口就业问题,需要产业和良好经济体系向其提供物质基础。如具有经济区位优势、工业发展良好则可大力发展,促进此城镇所在区位建设。并且在经济发展同时要兼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污染小、能耗低,可以提供大规模就业的企业。但同时要兼顾自身区位条件,不要揠苗助長,追求企业的良性发展,采取多种发展模式,如创意、生态农业发展,而不仅仅是工业的发展。
4.3 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
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就是公共服务。当前城乡发展现状、城乡公共服务呈现两极化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使城乡间出现了结构失衡问题,城乡差距显著。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转移人口享有公共服务。在就地城镇化所在中小城镇完善和发展基础设施、发展公共基础、公共服务,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共享城镇化带来的便利。
4.4 传承传统文化特色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载体,沟通现代和历史文化,传承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农村传统社会以与土地结合为基础,具有一定边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村落大批的消失,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了破坏。就地城镇化不仅仅以基础设施供给为目标,还需考虑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民俗等,并且保留当地古迹。建设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型城镇。
4.5 建设生态文明
城镇化进程中诸多例如要素的发展使生态系统受到一系列影响,出现如水资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资源有限性方面的矛盾制约城镇化发展。就地城镇化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引进环保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环境友好”,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 就地城镇化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5.1 充分考量人力资本状况
传统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以从事农业为主且缺乏工业劳动技能的转移人口面临重大风险。相反,就地城镇化可以有助于此类人群的有序转移。充分考察农业转移人口特点,针对那些从事农业为主的人群继续从事农业,缓解城镇化带来冲击,进行逐步融入。对于半工半农的人群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在农忙季从事农业,农闲时从事工业,促进稳定、提高收入。对于非农业为主转移人口,为其提供创业服务,向更专业发展。
5.2 唤醒农村集体“沉睡资产”
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使“沉睡资产”转化成为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通过各类产权改革,努力增强财产性收入,从而增强发展的物质基础。
5.3 保持社会原有连接凝聚功能
在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下,人们之间有着较强的社会网络性。在转移至城镇后,如果不能从城镇的社会网络中获得实质性的例如资金、情感慰藉、就业等方面的帮助,则不能很好地融入城镇,适应城镇生活。传统城镇化模式则加剧了此种社会网络的分散性。虽然农业转移人口已进入城市生活,但很难融入城镇的社会网络。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则可以改善此种情况,使得农民仍然处于和原有变化细微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更好地融入从而更好的实现城镇化的发展。
5.4 农民工自由选择落户城市
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权利不对等状况。农民工想落户大中城市而政府想让农民工落户所属县市域的中小城镇。在所属县域内存在着农民工意愿不足的情况。如何化解调和这个矛盾,实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突破城市管辖边界来进行调和,即在大城市工作,在大城市边的中小城市生活。可以采取城市群向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和户籍制度,农民工自由选择落户城市。
尊重农民工主体的需要,提高农民工生存质量,来促进其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其需要。另外,关注农民工家庭问题,如其子女的读书问题以及农民工的养老问题由此来促进农民工和城市化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要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农民工转化身份为技工,不光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还可以减少对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排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此外,现阶段也出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趋势,这也就要求政府推行相关政策,来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推动农民工落户中小城镇,促进就地城镇化发展。
6 结语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间差距,更有利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城乡二元问题的解决,就地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户籍的转变或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还可以帮助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有了归属感与安全感,实现社会保障、就业等一系列保障像城镇的转变,使得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UNDP.Rural-urban Relations:An Emerging Policy Priority[M].New York: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Group,Bureau for Development Policy,2000.
[2]齊巍.社会转型时期的城镇化建设与人本理念[J].青海社会科学,2014,(4):56-61.
[3]杨卫忠.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8,(1):53-63.
[4]霍朋,张冬,屈小博.城镇化的迷思:户籍身份转化与居民幸福感[J].农业经济问题,2018,(1):64-74.
[5]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非均衡现象分析——社会交换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8,(1):75-86.
[6]张鸿雁.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J].社会学研究,2013,(3):1-14.
[7]厉以宁.中国应走农民“就地城镇化”道路[N].光明日报,2013-10-18.
[8]乔小勇.“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的变迁过程:1978—2011年[J].改革,2014,(4):88-89.
[9]胡宝荣,李强.城乡结合部与就地城镇化:推进模式和治理机制[J].人文杂志,2014,(10):105-114.
[10]周鹏,王卫琴.就地城镇化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5,(17):197-198.
[11]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2,(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