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实施强首府战略

2020-05-09尚毛毛广西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张鹏飞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高级经济师车吉轩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广西城镇建设 2020年3期
关键词:南宁市南宁高新技术

文_尚毛毛(广西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张鹏飞(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高级经济师)车吉轩(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格局、综合竞争力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市,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平台,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管理实现了整体跃升。但在发展过程中所伴生的自身产业结构问题不容忽视,“工业短腿”是不争的事实,高新技术产业落后更甚,且有被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广西要强,首府必须先强起来,这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南宁要想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脱颖而出,真正“扛起”首府责任、体现首府担当、发挥首府作用,必须补上工业这条短腿,快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反梯度逆转”。否则,未来很难再有赶上发达地区的班车。重复发达地区走过的路,显然是不可能的,唯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南宁模式”,才是决胜的关键。

一、跳出南宁看南宁:提升南宁首位度、实施强首府战略任重道远

(一)南宁市面临“标兵渐远、同伴渐少、追兵渐近”逼人形势

根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报告,南宁在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100强中居第40名,不仅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主要城市,而且在昆明(28名)、南昌(29名)、太原(31名)、贵阳(33名)等中西部省会城市之后。按照发展潜力指数分为三档,昆明、南昌、太原、贵阳属于二档城市,南宁为三档城市。

1.南宁市前面的标兵越来越远。2008年,南宁市的经济总量为1320.4亿元,成都市(3901亿元)、长沙市(3001亿元)分别是南宁市的2.95倍、2.27倍;到2018年,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026.9亿元,而成都市、长沙市已经遥遥领先,分别达到了15324.77亿元和11003.41亿元,这两个倍数提升到3.81倍和2.73倍。如图1所示。

图1 南宁、长沙、成都2008年和2018年GDP对比

2.南宁市的同伴越来越少。2008年,南宁市的经济总量与合肥(1664.84亿元)、南昌(1660.08亿元)、昆明(1605.4亿元)大体相当、相差不大,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到2018年,南宁市经济总量与这三个省会城市相比,分别少3796.01亿元、1247.77亿元、1180亿元,差距扩大明显。南昌市、昆明市已经超出南宁市一个身位,合肥则更像一匹黑马,发展尤为迅速和抢眼,仅仅10年时间,已远远甩开了南宁市,现在的经济体量几乎相当于两个南宁市。如图2所示。

图2 南宁、昆明、南昌、合肥2008年和2018年GDP对比

3.南宁市的追兵越来越近。贵阳市的区位、交通、人口、资源等条件都不如南宁市,但近年来发展风生水起、一骑绝尘,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2008年,贵阳市经济体量还不到1000亿元,仅相当于南宁市的60%左右,远远落后于南宁市。但是,到2018年,贵阳市经济总量达到3798.45亿元,相当于南宁市的94%,两者不相伯仲。若按此发展态势,南宁市被贵阳市超越,已毫无悬念。如图3所示。

图3 南宁和贵阳2008年和2018年GDP对比

(二)南宁高新技术产业滞后于全国产业转型大潮

近年来,南宁市实施“工业强市、产业旺市”战略,致力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甚远。2018年,全市高技术产值仅为880亿元,只有深圳的4%、杭州的4.9%、苏州的5.5%。与中西部相关省会城市相比,2018年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过万亿元,昆明市、贵阳市分别是南宁市的近2倍和1.5倍多;南昌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是南宁市的2.3倍多,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从全国地级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2017年南宁市高新企业数量为451家,排在全国普通地级市的第40位。这说明,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滞后于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大潮。在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中,南宁的地位何在?会不会被边缘化?都是一个未知数,形势逼人。

表1 2017年全国普通地级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排名

二、分析原因症结: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不强

进入新时代,区域竞争更多地让位于城市的竞争,而城市的竞争力则更多地取决于省会城市的竞争。影响南宁市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最大的挑战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充分,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2018年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712亿元,增长15.4%,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4%,低于武汉(20.6%)4.2个百分点、成都(23.2%)6.8个百分点、湖南(34%)18.6个百分点。未来南宁市的首位度高不高、集聚力强不强、影响力大不大,不仅事关南宁未来,而且事关广西在全国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南宁市确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并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但成效不尽如人意。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南宁16.4%2018年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712亿元,增长15.4%,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4%

武汉20.6%

成都23.2%

湖南34%

(一)传统产业观念根深蒂固

相关部门对高新技术产业及进展缺乏深入了解,对于智能制造基本是盲点,用传统产业观念对这一新兴智能制造进行评价,在实施工业强市时,重点放在了大工业,而没有把高新技术产业与大工业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地企业投资过于重视眼前利润,偏重短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宁在产业创新上的投入。同时,固守以往通过引进技术快速占领市场的策略,相对忽视了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不够重视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育,导致技术创新后劲不足,产业发展长期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传统

(二)产业生态链建设尚未启动

近年来,南宁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大体可以分成“科技创新政策”和“相关管理政策”两大类。但从政策发布的总体情况来看,只是针对单个项目、点对点优惠居多,属于单一型、分散性政策,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完整而系统的思考,尚未建立起属于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集成政策和服务系统,得不到创业家和市场的认同,南宁在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潮中没有地位。

生态链

(三)缺乏较好的平台和载体

目前,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平台和载体总量少,且除极少数外,大多数档次和水平不高,质量效率低下。其中,18家孵化器真正发挥功能的不超过5家,30个众创空间基本合格的也不超过5家,大多数处于出租物理空间赚取房租或房租差价的经营水平上,谈不上专业化孵化。即使是南宁高新区,也主要是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驻,从而形成空间集聚,而非产业集聚,企业缺乏强烈的根植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建立,尚处于空间开放为主的园区1.0版,最多1.5版。缺乏好的平台和载体,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好的项目进不来、人才留不住,项目孵化和培育动能欠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严重受阻。

载体

(四)创业资本游离于产业之外

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进程中,无论是重工业化,还是高科技浪潮,都可以看到资本市场的身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技术和资本”这一新“三驾马车”,而南宁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资本上,真正意义上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基金、VC(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几乎没有。已经挂牌“新三板”或者已经获得融资的创业企业,资金基本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投资机构。离开了创业资本的介入,高新技术产业是难以发展壮大的。

资本

定位

平台

三、定向发力:以“反梯度战略”加快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当前,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扩散,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出现规模性转移,相反,还呈现出日益向东部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通过产业梯度转移而获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机会,并不切实际。同时,由于缺乏科研和人才资源,寄希望于本地自发生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短期内也不太现实。因此,坚持在思维、产业上与沿海同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以市场整合资源的道路,从商品化、工厂化和产业化阶段发力,直接应用、开发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进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比较现实的。

(一)明确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综合东盟主要国家未来十年的产业规划和发展计划,结合中南、西南地区产业转型的趋势,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化、商业化和制造基地,以此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分工链上的有机环节,把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生物能源、电子科技、智能制造及其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作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一方面,可以改变广西原有主要产业与东盟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同构”现象,在产业链上形成对东盟市场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差异化定位去整合国内的相关机构、企业和服务平台及其资本等要素。

(二)建立市场服务平台

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中国—东盟信息港,组织专人研究制定南宁市承接和落地中国—东盟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及服务平台建设办法,在此基础上邀请专门机构具体落实,打造适合落地南宁的高新技术企业所需要的市场及其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国—东盟高新技术产业交易网”,并在南宁设立线下的交易中心;设立国家级中国—东盟分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交流中心,为多边科学家、研发人员、企业和政府搭建合作研发和交流平台;设立中国—东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流平台,帮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走向东盟投资落地,占领东盟市场。

(三)打造“飞地制造”模式

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开启了“飞地经济”新模式,如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新疆喀什深圳产业园、陕西深陕(富平)新兴产业示范园等。建议组织研究深圳等发达地区的飞出地政策,制定针对性强的飞入地政策,出台“飞地制造”实施办法,再进行洽谈和产业链招商,通过引入外源性要素,把南宁打造成为沿海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飞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在南宁集聚、带动本地企业升级。

外源

创新

(四)搭建创新企业孵化平台

一是引进外来一流孵化平台。制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在场地、孵化资金、税收及公共服务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力争在5年左右引进50—100家高水平的专业孵化器平台企业,借助于成熟的经验、团队和产业孵化能力,从源头孵化创业企业,培育1000家左右优质创业企业,形成创业企业集群。二是推动孵化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组织入驻平台与制造企业联合攻关,为南宁及周边制造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和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建立针对东盟国家的跨国科技创业孵化平台。联合有关政府和机构,共同在南宁设立中国—东盟人才创业孵化平台,建立中国—东盟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使之成为中国—东盟年轻人创业交流及其产业化的大本营。

猜你喜欢

南宁市南宁高新技术
数读南宁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眷恋南宁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关 公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