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研究进展

2020-05-09刘蕾顾伟忠赵曼丽汤宏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横纹肌母细胞肉瘤

刘蕾,顾伟忠,赵曼丽,汤宏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病理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由Stocker和Ishak在1978年首次报道[1],这是一种肝脏恶性实体肿瘤,发生率低于肝母细胞瘤、肝细胞癌,但预后较差[2]。UESL多见于5~10岁的儿童,发病没有种族或性别差异,男女比例相当。UESL亦会发生在成年人中,但比较罕见,以女性居多[3-4],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例是由Ellis和Cotton报道的86岁女性[5]。

1 UESL的临床症状

UESL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腹部疼痛,胃肠道症状及腹部包块,因肿瘤通常会有出血及坏死,所以常伴发热[6],并可伴有体重降低、厌食、呕吐、腹泻、昏睡、便秘、呼吸困难等,一般无黄疸,血清甲胎蛋白(AFP)指标正常[7]。肿瘤早期仅限于肝内生长,一般呈结节状及巨块状,少数呈外生性生长。肿瘤晚期可穿破假包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种植和转移。向周围可直接侵及横膈膜、胸膜、肋骨、腹壁、胃肠及肠系膜,沿静脉可累及下腔静脉、右心房及右心室,甚至可栓塞至肺部,或远处转移至胰腺、肾及肾上腺等[8]。如果肿瘤生长过快则会导致自发性肿瘤处空洞[9]。

至今尚无UESL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患者的肝脏检查和肿瘤标志物通常正常,转氨酶轻度升高,血沉速度增快,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都可能发生[1,6]。很少有病例报道血清甲胎蛋白升高[10],部分病例可伴有血清CA125的升高[11]。

超声检查主要为混合回声为主的肝内囊实性肿块,因黏液样基质中有很多小界面形成反射而表现为有回声区,UESL因此经常被误诊为肝脏的良性病变,故而延误治疗。CT检查主要显示为巨大单囊或多囊的低密度肿块,大多边界清晰、无钙化(图1)[12],由于UESL肿块内黏液样基质富含亲水酸性黏多糖,可不断吸收水分,故CT检查常提示有液性密度[12]。因此CT与超声检查表现不一致可作为本疾病的诊断特点之一[13]。MRI可以检测血管侵犯、胆道阻塞情况,T1加权多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内可见高信号灶,为瘤内出血表现;T2加权多呈混杂高信号;DSA可以观察到无血管、少量血管和多量血管等形态,可用来辅助指导手术[13]。

图1 UESL的CT成像[12]

2 UESL的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UESL是发生于肝原始间叶(中胚层)组织的单一的、边界清楚的病变,被压缩的肝实质形成纤维性假包膜。肿瘤可以同时出现在单叶或双叶,但大多数病变位于肝右叶。肿瘤常大于10 cm,由实性和囊性成分组成。切面呈白色或灰白色实性肿瘤,鱼肉样改变,实性与囊性交替,有肉眼可见的深褐色出血区域和黄色坏死区域[1,14]。镜下,假包膜将病变与周围的肝实质分离。在假包膜内和病变边缘可见大量的肝细胞束。UESL的实质成分显示为肉瘤样,背景为黏液样。肿瘤黏液基质中散布未分化的不规则梭形或星形细胞,核仁不明显,细胞边界不清,呈团片状或束状密集排列,散在多形瘤巨细胞,其中部分细胞间变,异型性明显,间质见较多淋巴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灶见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图2)[14-15]。病理特征为可见嗜酸性小体,PAS染色阳性[2,14]。

图2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具有代表性的未分化肉瘤巨细胞,肿瘤细胞中可见粉红色椭圆形均质状的嗜酸性小体[14-15]。

大多数UESL的超微结构研究显示肿瘤细胞向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组织细胞分化。电镜下表现为粗面内质网池扩张及电子致密体突出,这些电子致密体与组织学上所见的嗜酸性小体一致[16-17]。一些研究表明UESL亦有向脂肪母细胞和肌原性分化的情况,电镜检查显示细胞质内有脂质空泡,组织学表现类似成脂细胞;肌原性分化以肌束为特征,见于少数老年患者[4,18]。

许多研究表明UESL没有特定的免疫表型,组织细胞、肌肉和上皮标志物的表达提示这种病变的起源可能是原始干细胞[19]。通常UESL肿瘤细胞的vimentin、CD68、bcl-2、α1-抗胰蛋白酶、CD10呈阳性;S-100、CD34、SMA、Desmin、AFP、Actin在大多数病例中呈阴性[6,14,19]。单个标志物通常对区分UESL和其他肝肿瘤没有帮助,故通常采用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帮助诊断,且阴性标记对排除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3 UESL的发病机制

免疫组化和电镜等检查显示,UESL肿瘤细胞具有未分化细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等多种细胞复合的特点,故支持UESL来源于间叶细胞[20]。一些学者提出UESL是一种恶性的间叶错构瘤(MH)[1,21-22],Lauwers等[22]曾报道过因19号染色体的变异有MH发展为UESL的案例,涉及19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19q13.4)在之前报道的2例MH中也曾出现过[23-24],表明这些疾病相关联。另有学者通过对13例UESL和2例肝横纹肌肉瘤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在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指标上有部分重叠,推测UESL可能来自肝脏原始多功能干细胞[21]。Lepreux等[25]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发现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UESL的发生及发展有关。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盆唐医院对一例UESL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后,发现9个明显突变位点,分别为TREH、CPB2、WDR25、EXOC3L4、TDRD9、AQR、CMTM1、EIF4A1以及DNAH17;而该患者血液WES仅发现DNAH17突变[26]。在这9个突变中,有3个突变(EXOC3L4,TDRD9,DNAH17)为有害突变,EXOC3L4和TDRD9在肿瘤组织中为等位基因纯合子突变。EXOC3L4已知为影响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的显著相关等位基因,提示它可能参与某些肝癌的致病过程。在氨基酸残基的多重序列比对中,这3种变异在人类及其他物种中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尤其DNAH17),提示这些基因可能是某些蛋白质的重要位点。在这3个有害突变的基因中,TDRD9和DNAH17基因与UESL的相关性为首次报道,值得深入研究[26]。

4 UESL的鉴别诊断

患者的年龄往往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UESL的主要鉴别诊断为肝母细胞瘤、MH和肝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1)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5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好发于2岁以下婴儿,血AFP升高。镜下显示肿瘤细胞上皮分化的特点,即胚胎和胎儿肝细胞的特点。

(2)间叶错构瘤:是仅次于小儿血管瘤的第二常见的良性肝脏肿瘤。2岁以下儿童多见,以男性为主。组织学上主要由胆管细胞、肝细胞、簇状小管、丰富的黏液基质以及散在的星状细胞构成,但间叶性错构瘤没有细胞异型及核分裂,亦没有异型的瘤巨细胞。

(3)肝胚胎性横纹肌肉瘤:5岁以下儿童多见,好发部位为胆总管,向肝内扩展,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肿瘤主要由不同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及原始间叶细胞构成,大体可见肿瘤呈葡萄状;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显示横纹肌肉瘤的特点。

5 UESL的治疗及预后

在过去UESL的预后一直很差,1990年,Leuschner等[27]报道了UESL患者的存活率只有37%,当时UESL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有研究报道,多中心型UESL术后无瘤生存时间长于单中心型UESL[28]。随着放疗和化疗在内的多模式治疗,患者的预后逐渐改善,Bisogno等[29]报道12例儿童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患者经手术切除联合全身化疗后,生存期可达2.4~20.0年。May等[30]报道了UESL患者接受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和环磷酰胺方案后治疗成功的病例。Cao等[12]报道了9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一例患者采取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方法(TACE:碘油、表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直到19个月后肝内复发并转移至肺及纵膈,34个月后死亡;另有一例患者在术前应用4次化疗及2次介入后效果并不显著。肝移植治疗UESL一般认为适合于无肝外转移,肝内多发性病灶,且通过化疗后仍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31]。

6 小结和展望

UESL从被发现至今已有42年,通常肿瘤被发现时已经生长巨大或已转移。现今治疗方法依然以手术为主,其他手段为辅。如何有效地对早期UESL患者进行甄别筛选决定着患者的未来生存期。今后应继续探索UESL致病机制,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分子病理学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横纹肌母细胞肉瘤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鼻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乳腺转移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相反相成法治疗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分析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