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钾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2020-05-09于宏伟杨若冰胡梦璇李吉纳郭雪纯马思怡陈新乐
于宏伟,杨若冰,董 妍,胡梦璇,李吉纳,郭雪纯,马思怡,陈新乐
(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碳酸钾(CAS 584-08-7)是一类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在环境工程[1]、食品工程[2]、石油天然气工业[3]、轻化工领域[4]、畜牧[5]及金属工艺学[6]等领域。碳酸钾的广泛应用与其特殊结构有关。IR光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合物结构研究方面[7-10],但传统的IR光谱分辨能力不高。三级IR光谱是一种较为新型的IR光谱技术[11-12],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光谱信息。
本文以碳酸钾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碳酸钾三级IR光谱研究,为碳酸钾的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无水碳酸钾,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
Spectrum10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PE公司;Golden Gate型单次内反射ATR-FTIR变温附件和WEST6100+型变温控件,英国Specac公司。
1.3 实验方法
红外光谱实验以空气为背景,每次对信号进行8次扫描累加。测温范围303~523 K(变温步长10 K)。碳酸钾的IR及TD-IR光谱数据的获得采用PE公司Spectrum v6.3.5作软件。碳酸钾的2D-IR光谱数据的获得采用清华大学TD Versin4.2软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碳酸钾的IR光谱研究
首先开展了碳酸钾的一维IR光谱研究,见图1(a)。进一步研究了碳酸钾的二阶导数IR光谱,见图 1(b)。
从图 1(a)可知,其中 1 388.52 cm-1频率处的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C—O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O-碳酸钾-一维),1 060.93 cm-1频率处的较弱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C—O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O-碳酸钾-一维),879.16 cm-1频率处的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C—O 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O-碳酸钾-一维),而 702.74 cm-1频率处的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C—O面外弯曲振动模式(γC-O-碳酸钾-一维)。图 1(b)进一步研究了碳酸钾的二阶导数IR光谱,其中1 390.89 cm-1频率处的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C—O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O-碳酸钾-二阶导数),1 061.00 cm-1频率处的较弱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C—O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O-碳酸钾-二阶导数),879.12 cm-1频率处的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 C—O 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O-碳酸钾-一维),而 703.17 cm-1频率处的吸收峰归属于碳酸钾C—O面外弯曲振动模式(γC-O-碳酸钾-二阶导数)。研究发现:碳酸钾的二阶导数IR光谱可以显著地提高原谱图的分辨能力。
图1 碳酸钾的IR光谱(303 K)
2.2 碳酸钾TD-IR光谱研究
2.2.1 碳酸钾一维TD-IR光谱研究
在303~523 K的温度范围内,开展了碳酸钾的一维TD-IR光谱研究,结果见图 2,相关IR光谱信息见表1,“-”代表该频率处没有发现碳酸钾明显的红外吸收峰。
图2 碳酸钾的一维TD-IR光谱(303~523 K)
由表1数据可知,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303~523 K),碳酸钾 βC-O-碳酸钾-一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发生明显的红移,而碳酸钾 νasC-O-碳酸钾-一维、νsC-O-碳酸钾-一维和 γC-O-碳酸钾-一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改变。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303~523 K),碳酸钾 νasC-O-碳酸钾-一维和 βC-O-碳酸钾-一维对应的吸收强度增加,而碳酸钾νsC-O-碳酸钾-一维和 γC-O-碳酸钾-一维对应的吸收峰趋于消失。
2.2.2 碳酸钾二阶导数TD-IR光谱研究
在303~523 K的温度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碳酸钾的二阶导数TD-IR光谱的研究,结果见图 3,相关光谱数据见表2,“-”代表该频率处没有发现碳酸钾明显的红外吸收峰。
由表2数据可知,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303~523 K),碳酸钾 νasC-O-碳酸钾-二阶导数和 βC-O-碳酸钾-二阶导数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发生明显的红移,而碳酸钾νsC-O-碳酸钾-二阶导数和 γC-O-碳酸钾-二阶导数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改变。
2.3 碳酸钾2D-IR光谱研究
2.3.1 碳酸钾 νasC-O-碳酸钾-二维的2D-IR 光谱研究(1 450~1350 cm-1)
在1 450~1 350 cm-1频率范围内,开展了碳酸钾νasC-O-碳酸钾-二维的同步 2D-IR 光谱研究,结果见图 4(a)。在1 450~1 350 cm-1频率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νasC-O-碳酸钾-二维的异步 2D-IR 光谱研究,结果见图4(b)。
从图 4(a)中可知,首先在(1 370 cm-1,1 370 cm-1)频率处发现1个相对强度较大的自动峰,进一步证明该频率处(1 370 cm-1)对应的官能团对于温度变化比较敏感。从图 4(b)可知,在 1450~1350 cm-1频率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 νasC-O-碳酸钾-二维的异步2D-IR光谱研究,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交叉峰。
表1 碳酸钾的一维TD-IR光谱数据(303~523 K)
表2 碳酸钾的二阶导数TD-IR光谱数据(303~523 K)
图3 碳酸钾的二阶导数TD-IR光谱(303~523 K)
2.3.2 碳酸钾νsC-O-碳酸钾-二维的2D-IR光谱研究(1 100~1 000 cm-1)
在1 100~1 000 cm-1频率范围内,开展了碳酸钾 νsC-O-碳酸钾-二维的同步 2D-IR 光谱研究,结果见图 5(a)。在1 100~1 000 cm-1频率范围内,继续开展了碳酸钾 νsC-O-碳酸钾-二维的异步 2D-IR 光谱研究,结果见图 5(b)。
图 4 碳酸钾 νasC-O-碳酸钾-二维的 2D-IR 光谱(1 450~1 350 cm-1)
图 5 碳酸钾 νsC-O-碳酸钾-二维的 2D-IR 光谱(1 100~1 000 cm-1)
由图5(a)可知,首先在(1 026 cm-1,1 026cm-1)和(1 060 cm-1,1 060 cm-1)频率附近发现了 2 个相对强度较大的自动峰。而在1 100~1 000 cm-1频率范围内,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交叉峰。由图5(b)可知,在(1 028 cm-1,1 054 cm-1)频率附近发现1个相对强度较大的交叉峰。碳酸钾νsC-O-碳酸钾-二维的2D-IR光谱数据证明,其对应的吸收频率包括:1 054(νsC-O-1-碳酸钾-二维)和1 028 cm-1(νsC-O-2-碳酸钾-二维)。热扰动因素下,碳酸钾 νsC-O-碳酸钾-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1 054 cm-1(νsC-O-1-碳酸钾-二维)>1 028 cm-1(νsC-O-2-碳酸钾-二维)。
2.3.3 碳酸钾 βC-O-碳酸钾-二维2D-IR 光谱研究(950~850 cm-1)
在950~850 cm-1频率范围内,开展了碳酸钾βC-O-碳酸钾-二维的同步 2D-IR 光谱研究,结果见图 6(a)。在950~850 cm-1频率范围内,继续开展了碳酸钾νsC-O-碳酸钾-二维的异步2D-IR光谱研究,结果见图6(b)。
由图 6(a)可见,首先在(875 cm-1,875 cm-1)频率附近发现了1个相对强度较大的自动峰。由图6(b)可知,在(874 cm-1,880 cm-1)频率附近发现 1 个相对强度较大的交叉峰。碳酸钾 βC-O-碳酸钾-二维的2D-IR 光谱数据证明,其对应的吸收频率包括:880(βC-O-1-碳酸钾-二维)和874 cm-(1βC-O-2-碳酸钾-二维)。热扰动因素下,碳酸钾 βC-O-碳酸钾-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874 cm-1(βC-O-2-碳酸钾-二维)>880 cm-(1βC-O-1-碳酸钾-二维)。
2.3.4 碳酸钾 γC-O-碳酸钾-二维2D-IR 光谱研究(750~650 cm-1)
图 6 碳酸钾 βC-O-碳酸钾-二维的 2D-IR 光谱(950~850 cm-1)
在750~650 cm-1频率范围内,开展了碳酸钾γC-O-碳酸钾-二维的同步 2D-IR 光谱研究,结果见图 7(a)。在750~650 cm-1频率范围内,继续开展了碳酸钾 γsC-O-碳酸钾-二维的异步 2D-IR 光谱研究,结果见图 7(b)。
图 7 碳酸钾 γC-O-碳酸钾-二维的 2D-IR 光谱(750~650 cm-1)
由图 7(a)可知,首先在(701 cm-1,701 cm-1)频率附近发现了1个相对强度较大的自动峰。由图7(b)可知,在(693 cm-1,703 cm-1)频率附近发现 1个相对强度较大的交叉峰。碳酸钾γC-O-碳酸钾-二维的2D-IR光谱数据证明,其对应的吸收频率包括:703 cm-1(γC-O-1-碳酸钾-二维)和693 cm-1(γC-O-2-碳酸钾-二维)。热扰动因素下,碳酸钾 γC-O-碳酸钾-二维吸收峰变化快慢的顺序为:693 cm-1(γC-O-2-碳酸钾-二维)>703 cm-1(γC-O-1-碳酸钾-二维)。
3 结论
碳酸钾主要存在着 νasCO3-碳酸钾、νsCO3-碳酸钾、γCO3-碳酸钾和 βCO3-碳酸钾4种红外吸收模式。在303~523 K的温度范围内,碳酸钾主要官能团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的改变。而热扰动因素下,碳酸钾(νsCO3-碳酸钾、γCO3-碳酸钾和 βCO3-碳酸钾) 对应的红外吸收峰显示出不同的变化快慢信息。本文采用三级IR光谱技术开展了重要的无机化合物(碳酸钾)结构及热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和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