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天津地区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2020-05-09宗晓龙马利锋李真玉韩悦田雨鑫赵琪魏殿军
宗晓龙,马利锋,李真玉,韩悦,田雨鑫,赵琪,魏殿军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I)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1],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及死亡的首位原因[2]。ARI病原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G+)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G-)菌是ARI最常见的致病菌[3-4]。病毒感染同样与ARI发病密切相关,儿童ARI人群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s)、腺病毒(ADV)检出率较高[4]。非典型病原体是ARI病原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内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MP)在ARI儿童中阳性检出率有增高趋势,且MP合并细菌感染在病原混合感染中占比较高,是ARI病情加重和病程迁延的危险因素[5]。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n)虽不常见,但可能作为重症肺炎的混合病原。
不同病原ARI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分析既往病原学数据,了解不同病原体的流行特点,对制定预防、治疗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国内近年陆续有儿童ARI病原流行情况的报道,但往往限于对单一类别病原体的调查。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多样,不同地区ARI病原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流行特征。本研究对2013—2018年天津地区住院儿童的病原谱进行较全面地回顾分析,以期为该地区ARI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收入院的AR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案系统采集相关资料;排除病原检查资料缺失及自主出院病例后,有7 832例ARI儿童纳入研究,其中5 353例完成痰和/或咽拭子细菌培养鉴定,7 449例完成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及MP抗体滴度检测,4 970例完成上述全部病原学检查。ARI诊断标准为具备以下任一条件[6]:(1)急性感染症状之一,发热(≥38℃)、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寒战、体温降低。(2)呼吸道症状之一,咳嗽、咽痛、气短、听诊呼吸音异常。本研究通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细菌分离培养用血琼脂、麦康凯和巧克力培养皿购自天津金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革兰染色液购自珠海贝索公司,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质控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铅黄肠球菌ATCC700327、腐生葡萄球菌ATCCBAA-750、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ATCC17666购自上海临床检验中心;9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购自西班牙VIRCELL公司,EUROStar III Plus荧光显微镜购自德国欧盟公司,SERODIA®-MYCOⅡ被动凝集法MP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日本富士瑞必欧株氏会社。
1.2.2 样本采集 于患儿入院24 h内采集痰标本和/或用咽拭子采集咽部分泌物行细菌培养鉴定;采集2管血液样本,每管3 mL,2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
1.2.3 细菌培养及鉴定 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分离出致病菌后行革兰染色,根据染色结果选取相应鉴定卡,采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
1.2.4 呼吸道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 用9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试剂盒检测IFA、IFB、PIVs、RSV、ADV、嗜肺军团菌1型(LP-1)、Q热立克次体(COX)、CPn、MP,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执行;应用欧盟EUROStarⅢPlus荧光显微镜观察判读结果。
1.2.5 MP抗体检测 采用SERODIA®-MYCOⅡ被动凝集法MP抗体检测试剂盒,半定量检测血清MP抗体滴度,操作步骤按说明书执行;结果判读标准:滴度≥1∶160定义为MP近期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应用倾向匹配评分(PSM)以消除混杂因素干扰(匹配容差设置为0.02);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重症肺炎的风险因素分析,自变量进入方式为向前逐步回归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与病原检出概况 7 832例ARI儿童的基本资料见表1。病原检出方面,7 832例患儿中3 291例至少检测出1种病原体,病原总检出率为42.0%;5 353例完成细菌培养鉴定,细菌检出率为20.1%(1 078/5 353),以肺炎链球菌(5.3%)、肺炎克雷伯菌(4.0%)、大肠埃希菌(2.7%)、金黄色葡萄球菌(1.9%)、流感嗜血杆菌(1.6%)检出率较高;7 449例完成呼吸道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病毒检出率为4.3%(321/7 449),以IFB、PIVs检出率较高;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30.0%(2 241/7 449),以MP检出率最高;4 970例患儿完成全部病原学检查,合并感染检出率为7.6%(379/4 970),以非典型病原体合并细菌感染检出率最高。见表1。
2.2 不同性别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比较 不同性别患儿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96,P<0.05)。未校正年龄因素前,2组病原总检出率、肺炎克雷伯菌、IFB、MP、LP-1及合并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因素后,病原总检出率、肺炎克雷伯菌、IFB、MP检出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性儿童病原总检出率、IFB、MP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儿童,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于男性儿童(均P<0.05),见表2。
2.3 不同年龄组病原检出情况比较 患儿按照年龄分为5组:≤6个月组1 169例、6个月~≤1岁816例、>1~≤3岁组2037例、>3~≤6岁组2247例、>6~≤17岁1 563例。除PIVs外,不同年龄段各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1)。低龄儿童(≤3岁)细菌及合并感染检出率高于高龄儿童(>3岁),而高龄儿童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高于低龄儿童;IFB和MP以学龄期(>6~≤17岁)及学龄前期(>3~≤6岁组)儿童检出率较高(表3),符合其社区传播的特点。
2.4 不同季节病原体检出率 根据天津地区气候特点,定义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次年2月)4个季节。除肺炎克雷伯菌外,不同季节细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有所不同,IFB冬、春季节检出率高于夏、秋季节;MP同样以秋、冬季节检出率较高,但一年四季皆有流行,见表4。
Tab.1 Demographic data and pathogen profiles of children with ARI表1 ARI患儿基本资料及病原检出概况
2.5 不同疾病类型病原检出情况 按感染位置和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3组:轻度组(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3 007例、中度组(包括支气管肺炎和肺炎)4 079例、重度组(重症肺炎)746例。3组患儿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递增,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及病原整体检出率均有所增高,而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病原体检出率以MP最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期间MP是该地区儿童ARI发病及病情加重的最主要病原体。此外,3组比较合并感染检出率以重度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合并感染可能是ARI进展为重症肺炎的风险因素,见表5。以肺炎严重程度(普通肺炎=0,重症肺炎=1)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男=1,女=0)、是否合并感染(否=0,是=1)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合并感染是重症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见表6。
Tab.2 Detection rates of pathogen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表2 不同性别之间病原检出率的比较
Tab.3 Detection rates of pathogen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表3 不同年龄段病原体检出情况 [例(%)]
Tab.4 Seasonal distributions of pathogen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ARI表4 ARI住院儿童病原体季节性流行特征 [例(%)]
Tab.5 Pathogen profiles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clinical diagnosis表5 不同疾病类型的病原体分布特征
3 讨论
本研究对近5年天津地区儿童ARI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进行系统地回顾分析。结果显示,包括ARI常见致病菌、5种呼吸道易感病毒及4种非典型病原体在内的病原总检出率为42.0%(3 291/7 832),与Xu等[7]报道的45%相当,但低于国内Liu等[8]报道的58.7%及季伟等[9]报道的57.2%,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研究之间气候不同、研究人群不同、所检测病原谱及检测方法不同有关。
本研究细菌总检出率为20.1%(1 078/5 353),与既往报道相当[10],但低于国内26.2%和32.9%的报道[11-12],可能与后者研究下呼吸道感染人群有关。菌种分布方面,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G-菌仍然是儿童ARI的主要致病菌,G+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细菌性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4]。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儿致病菌检出率约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2倍,提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更应重视细菌病原的检查。细菌与非典型病原体的合并感染较常见,有研究表明MP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是ARI病程迁延和病情加重的风险因素[5];本研究中,MP与细菌合并感染检出率为3.8%,约占所有合并感染类型的一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感染是普通肺炎进展为重症肺炎的风险因素,预示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Tab.6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pneumonia表6 重症肺炎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诸多研究对儿童ARI的病毒病原谱进行过报道,但结果差异较大,推测可能与检测方法不同有关[7-8,13-15]。随着多重PCR技术在病原诊断领域的应用,病毒及合并病毒感染检出率显著提高[16],但国内多重PCR方法尚未普及,因此血清抗体检测仍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IgM抗体对IFA、IFB、PIVs、RSV、ADV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低于应用多重PCR方法研究的报道[7-8],但与同类方法报道基本相当[14-15]。病毒流行具有季节性,本研究显示IFB以春、冬两季检出率较高。另外,女性儿童IFB检出率高于男性儿童,且随着年龄增大病毒检出率有所增高,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和社会活动度相关。有报道称,RSV是1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1],但本研究各年龄段ARI患儿RSV检出率普遍较低,可能与检测方法敏感度较低有关。
MP是儿童ARI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本文ARI患儿MP现症感染检出率高达29%,与同类观察报道相符[5],提示MP感染在全国范围普遍流行,MP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意义重大。MP同样以秋冬检出率最高,但一年四季皆有流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MP在各种ARI疾病类型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在重症肺炎组检出率高达68.6%,提示MP不仅导致ARI发病,同时也是导致ARI进展及加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此外,MP也是最主要的合并感染病原体,本研究379例合并感染病例中,MP与细菌、病毒的合并感染占70%以上。合并感染是否导致疾病进展加重,目前各方报道不一[18];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纠正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合并感染仍然是重症肺炎的风险因素,合并感染患儿进展为重症肺炎的风险约是非合并感染患儿的2倍。
本研究尚存局限之处,首先,研究人群限于住院儿童,缺少对门诊轻症儿童的调查;其次,病毒检测限于最常见的5种病毒,缺少对人类博卡病毒、鼻病毒等新兴病毒的研究,未能完整呈现ARI病原谱;最后,研究缺少对细菌耐药及病毒亚型的数据报道。总之,本研究相对完整地梳理了近5年天津地区ARI住院儿童的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对该地区ARI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