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时代
2020-05-08Mingyan杨万喜
Mingyan 杨万喜
當“不带人设”已经被用来作为关键词描写明星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娱乐圈、商业圈,甚至体育圈和文学圈里,围绕着人设展开的大戏将持续火热上演:粉丝依然会心甘情愿地为“笑起来眼睛里有星星的少年”、“独立洒脱真性情大女主”乃至“文艺不羁会自黑的互联网大佬”捧场买单,群众依然会不可自拔地为“深情暖男出轨实锤”、“学霸网红造假”等种种“人设坍塌”现场熬夜刷屏。
你说自己对铺天盖地的明星人设这回事无感、厌倦?可谁又不是分分钟在生活中打造着某种美化过的自我?清晨是已经坚持了165天英文阅读的“朝气蓬勃打卡族”;下午茶时间化身“生活女神”,禁欲系龟背竹加精品手冲,配上诸如“就是喜欢这种专注做咖啡的匠人精神”的文字;临睡前再在朋友群里晒晒孩子给自己画的“最棒妈妈”卡片,更不用提我们的每一次转发、每一次点赞……
早在1956年,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就在自己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把这种种行为用一套“拟剧理论”分析很彻底: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在互动过程中按照“剧本”扮演自己的多重角色。在这种表演中,每个人都会试图通过自己的言语、姿态等来做印象管理,从而呈现自己希望被他人认同和记住的形象。
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的“印象管理”、“角色扮演”,还是当今的“人设”,叫法虽有不同,本质上却都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用来安身立命的手段,并非如许多人义愤填膺地以为的那样是欺骗和谎言。所以,无论承认与否、接纳与否,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塑造人设、经营人设和消费人设已是事实,倒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把人设打造得更牢固一些,更轻松一些?
为什么明星都爱卖人设?
因为在媒体上出现时常常跟“坍塌”连在一起,“人设”有时候变得越来越负面。但其实“人设”本来不过是“人物设定”的缩略说法,最初指的是动漫人物乃至影视人物的外貌、造型、性格、背景等设定。虽然这个词近些年才盛行起来,但其实细细想一下,过去早已有之,只不过我们曾经把它称为“深入人心的银幕/舞台形象”,比如1980年代红遍亚洲的“硬汉”高仓健、“奶油小生”唐国强,1990年代的温良贤淑中国好妇女“刘慧芳”、“古惑仔”郑伊健、精灵古怪的“紫霞仙子”朱茵……
但是,彼时的人设与如今的人设最关键的差别是:过去的人设大多来自于观众的单方面认同,明星鲜少会去积极打造经营,甚至常常会想尽一切办法摆脱这些给自己贴上去的标签,渴望能实现转型、拓宽戏路。但是到了现在,在这个流量压倒一切、人类注意力持续时间比不上金鱼的时代里,明星开始主动选择以更简单、更标签化、更程式化的方式去追求某一个能让人留下深刻记忆点的形象,最终目标是为了能够更有效率地赢取粉丝认同、换得路人眼球,最终实现流量变现。
明星经纪人杨天真在真人秀《我和我的经纪人》中说得再直白不过:明星要让人过目不忘,就必须有一种固定形象。接下的片约、代言的产品、社交媒体上的发言,一切都应该与自己的人设契合。想成为“行走的荷尔蒙”却还要同时“微博晒娃”?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混乱!换句话说,明星必须小心翼翼地隐藏起自己那些让人记不住的多面性,仅集中展示自己某一标签的辨识度,卖力表现出最有可能被喜欢的人设。
明星如此费尽心机“造人设、卖人设”,自然是因为有大批粉丝愿意买单。饭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我们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常见人设不是走才华路线(天才学霸、文艺男神女神、演技派)就是人品路线(痴情专一、纯净少男少女、老干部)。除此之外,让粉丝在明星身上感受到“普通人”气质也是屡试不爽的一招—吃货、爱自黑、呆萌、耿直,不是最好看最有才华却特别真诚/努力/有勇气,这些都是特别能让粉丝产生投射和共鸣的人设。
这样愿打愿挨的关系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丰富的人性与单一标签之间总不可避免会发生偏差、出现矛盾。高冷气质明星可能也会在某些场合斤斤计较一点得失;专情暖男的身体偶尔也会有点诚实;心底也许真的对美食爱得痴迷,可多吃了三片肉镜头里立刻就肿一圈。在成千上百万粉丝的放大镜面前,这种矛盾很快就成了人设坍塌的来源。当然,更不用提明星和经济团队在营造讨喜人设时,常常不顾真实自我与这一人设之间的巨大差距。演一时也许不难,时间久了,大型坍塌现场发生也就毫不奇怪了。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营造升级人设?
比起明星,普通人在经营人设方面可能要幸运得多。无论职场、社交还是家庭,只要有心维持,我们就更有可能把人设运营得比明星牢固百倍。除了那些最基本的段位,还可以如何进一步升级人设,让人设为我所用?
职场人设Level Up秘籍
营造基础职场人设不难理解,谁没在朋友圈里晒过几张表现自己“敬业”的深夜加班图、发表“专业”的职场发展读书笔记,或者感激领导感激团队的年终大合影?不过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善用人设来为自己带来更多想不到的益处。想把工作生活割裂开来?那就把朋友圈清理干净、分组可见绝不含糊。不想卷入办公室的人事是非?那就干脆为自己贴上深度好学、只攻术业的标签,让那些喜欢惹事的人撞上一堵墙。甚至,你还可以通过人设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给女性的建议里说道:“假装能做到,直到你真正做到(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想变得更有自信?那就时时在老板和团队前表现出自信满满。想让同事觉得你踏实可靠?那就坚持“闭环”练习,让所有事情到你这里都有靠谱的收尾。“人设”打造久了,也可以成为你真实的人生。
社交人设Level Up秘籍
如果想要玩转社交人设,按照不同平台打造不同人设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微信朋友圈里工作伙伴、家庭成员实在太多,想要吐槽、撒狗粮,甚至表现不为人知的兴趣爱好时都得辛苦分组,太累太麻烦,不如还是只呈现热爱生活、凸显品位的正能量。没有那么多熟人的微博则可以用来放飞自我,饭圈女孩、娱乐八卦甚至负能量释放都在这里完成。在知乎上关心性别议题,在豆瓣上做云淡风轻的知性女孩,在Instagram上展示精致甜美……对,都是本尊没有错。不是教你分裂,只是坚持一条原则:如果玩社交,就得做到专业细分才可以。
家庭人设LevelUp秘籍
在与自己必须长期朝夕相处的爱人与家人面前,人怎么能掩藏住本性?我们当然并不会搬出麦瑟尔夫人十年如一日赶在丈夫入睡后卸妆、起床前刷粉贴假睫毛这样的例子来做反驳,更不是让你时时戴着假面具去面对亲密爱人。事实上,能够在爱人和家人面前更多呈现真实的自我,是让关系变得更安全和更亲密的前提。但家庭和感情中从来都存在着人设,无论是恋爱初期的男友力/女友力MAX,还是在感情稳定后家庭砥柱、体贴可人的伴侣,以及试图让父母安心的有为青年(谁未曾在电话里对父母撒谎“我一切都好”?)……出于爱、善意和保护的人设,就和善意的白色谎言一样,都值得好好维护,只要自己能够理解初心就足够。
回到最初的问题,其实答案呼之欲出。想要人设牢固,就不要远离真实自我,也不要执著于单一标签。普通人本就无需完美,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聪明地放大一些、隐藏一些,利用不同渠道放飞不同的自我,丰富的人生本身不就应该如此?
当人设遇见心理学
简里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首个垂直领域的心理咨询移动互联网平台“简单心理”平台创始人兼CEO,创作心理故事《你是一切的答案》。
ELLE:为什么粉丝会愿意为明星的人设买单?
简里里:人设,立或不立,它都在那里,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特征和性格。对明星而言,因为职业关系存在于公众的放大镜面前,所以人设就似乎显得更加“显著”。粉丝会愿意为明星人设买单,不妨这么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所有“他人”都只是一种工具。其实人们喜欢的不是这个明星,也不是天才学霸或者温柔善良等各种人设,而是投射给这个人的情感—你把自己内心一部分的渴望或愿望放置在别人身上。也就是说,这和明星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多少关系,只是我们在用一个外部形象来处理内在感受。所以明星的走红本身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明星本身存在某些性格特点(人设),通过经纪公司和镜头语言被放大;另一方面,这些性格特点正好契合了公众的某种潜意识和想象。但这样就容易出现所谓的“人设崩塌”。当想象被打破时,人们感到愤怒,这种愤怒并不真正源于明星到底是什么样的,而是因为我们首先把明星理想化了,我们的“自恋”受到了伤害,觉得被欺骗了。这也是心理咨询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说法:理想化和贬低。说到底,追星理想化和贬低是一种婴儿式的心理过程。婴儿在刚开始时只能进行简单的好坏判断,比如妈妈给我糖吃是好妈妈,不给糖吃就是坏妈妈。但是当人的心智能力进一步发展,就可以作更复杂的判断:妈妈不给我糖吃,可能是因为她没有糖,也可能是为我好。当我遭遇了痛苦(没有糖),最容易的解决方式是认为“妈妈是个坏妈妈”,更复杂的处理方式则是去理解“不给糖吃的妈妈也可能是个好妈妈”,这是成年过程中慢慢学习到的东西。但粉丝常常很难给予明星这种“好与坏可能糅杂在一起”的空间。
ELLE:在经营人设时,什么是健康的状态?什么是不健康的?
简里里: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的现实人际关系比较自洽、健康,就不太容易把真实情感投射在某个明星或者虚拟过程上,但如果我们内在有痛苦,就容易退行到这种婴儿化的防御方式。同理,如果内心比较自洽,也就是接纳自己,没有痛苦感,所展现的人设就会与真实自我比较一致。反之,如果我们的内心不自洽,感到痛苦,不喜欢自己,作为保护自己的盔甲,我们就会创造出一种与真实自我差距比较大的人设。我们因此可能会产生一种判断:与真实自我更一致的人设是健康的,与真实自我不一致的人设是不健康的。但事实上,我的观点是:人的性格中有许多方面,在不同情况、场合下,能够有能力选择不同人设来灵活面对,这是一种健康的状况。但是如果内在不自洽,不能接受自我,因此只能用同一种人设去面对所有的情况,那就是不健康的。不分场合地用一招人设来面对所有情况,必定会产生问题。我在做心理咨询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外表、工作等在大家眼中非常优秀完美的人,让人觉得他们不应有痛苦感。但事实上,许多人正是因为感到自己不够好,有痛苦感,才拼命地去不断努力,表现优秀以迎合各种世俗成功的标准。有些人在童年觉得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所以产生了一种感觉:自己必须特别优秀,才能存活下来,才能得到认可。如果这样的感觉成为他们的“坎”(比如,失去升职机会就觉得天塌了下来),那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
ELLE:感情中也存在人设吗?
简里里:许多人会认为保持长期亲密关系的感情中不应该有人设的存在,然而事实上,感情中的人设是必然存在的,你面对伴侣所表现出来的模样和你的伴侣在面对你时所表现出来的模样,都是人设,也都是你们的一部分。但是這两者必然会有不一致之处,这是因为我们对彼此都有投射的想象。我们一定是通过滤镜在看人,在对方身上看见的也一定是自己的渴望。当我们发现自己和对方的想象不一样,可以选择认同对方给我们的这个人设,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投射和认同”。比如,如果我的伴侣认为我是个特别温柔的女孩,我认同这一角色,愿意在今后的互动中维持这样的人设。同样,对方也可以选择接受认同真实的我,愿意同“不温柔的我”共处下去。无论是哪一种,只要两人的关系能够很好地维持下去,那就是健康的关系。总结来说,我们可以把人设当作是理解自己、觉察自我的一种工具。不妨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渴望让别人看到这样的自己?为什么这样的人设对我很重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更理解自己,也可能帮助我们探索一些内在痛苦的来源,并且找到机会去修复。
七嘴八舌话人设
人设现象不是铁板一块,100个人眼里就可能有100种利与弊。我们邀请几位行业内的资深人士来谈他们理解的人设。
秦川玺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曾任腾讯首席记者,现任北京君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为众多明星打造过营销案例与经纪服务。
娱乐圈,人设不是必需品
我觉得所谓人设,是指除开角色以外,当艺人以本人的身份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身上某种存在或者不存在的性格特征、行为动作被捕捉,并迅速发酵成为大众遍知的记忆点,并被认作是艺人的全部。
这种人设本身就是以偏概全的,针对的是大众,而非业内。业内谁看你人设?你是什么样的人,一打听就知道了。业内看什么?你是否专业,你是否敬业,哪怕在流量时代,看你流量高不高,这都不是以人设为维度的。你打造敬业人设,口号喊得再响,作品拿出来一看大家都懂,你不是真的想好好做演员。
所以在娱乐圈里,人设并不是必需品,尤其对于真正的演员,人设反而是一种危险品。但的确,对于所谓的快偶像而言,打造人设是一种捷径。
我们都知道,人设来源于编剧这个行业,在撰写人物小传时,我们会抓取最能够引起人共鸣的性格特征。在101这样生产快偶像的节目里,每个人被观众看到的时间都是以秒为单位的镜头计算数量,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被最多人记住并且愿意为你花钱,人设的确有其作用所在。
对偶像而言,打造人设和做广告是一模一样的。现在短视频时代的兴起,那些天天在快手和抖音上演段子的人,都是在打造自己的人设。方法很简单,首先看这个人身上有什么性格特色和习惯是你喜欢的,然后把性格特征变成语言和动作,制造无数个场景,在公众面前表演、放大。但我觉得所有的原则里,最重要的一定是从这个艺人身上具备的东西出发,而不是生搬硬造。制造人设很容易,也非常容易失败。你是浪子就不要扮深情,这是欺骗;你只有半瓶水晃荡,就不要强调自己有文化,这会露怯失败。
相比立人设,通过塑造经典角色继而打造大众记忆点是更为妥帖的选择。李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商言完美形象的光环都正向投射到了李现身上,但没有人就此认定韩商言的人设就是李现的人设。团队从与观众的互动中也准确抓取了“现男友”这样的关键词,清晰好记。
当明星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被互联网打破,大众的侦查能力超强,互联网记忆挥之不去,打造人设的风险其实越来越大,我觉得未来可能不会有人主动再去发酵人设,去骗,去装。不做人设,建立角色,才是最保险和有效的宣传方式。
时装贫道
时装从业者,撰稿人
人设就是标签
时尚行业的人设,于我而言,和标签是一回事,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必须,为了方便传播,获得流量。品牌有品牌的形象,KOL有KOL针对的人群,最终的目的都是变现。时代浪潮向前,趋势分秒在变。过去,大集团会买下一个时装屋,从新人中挖掘一个创意总监出来,用各式各样的举措,把他捧成大明星、社交名流,有报道、有流量,好卖货。但现在这个时代,很少有Karl Lagerfeld这样能力强劲并且可以在同一个时装屋工作几十年的人。那品牌还打造传奇吗?对品牌来说,这样的操作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换一个设计师,就换Logo甚至清空社交账号。在未来,大家可能会越来越弱化人而强调品牌调性。当然,清空社交账号,可能只是出于版权原因,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被动人设呢?
就像McQueen身上一直背着的“坏小子”名头,你说这是他刻意打造的吗?其实他多次痛批媒体、予以否认,但是有用吗?最后也就由着媒体叫了。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推波助澜,也是将计就计。
有一句话叫“假的人设都得死”,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续航能力,你能不能兜得住。具体到KOL行业,比如我们讨论时尚KOL受欢迎的人设,第一反应会是是“毒舌”。但“毒舌”是有门槛的,你必必须真的懂行,再用你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不是为了毒舌而毒舌—讲难听话,这本身也不会有品牌来买单。举个简单的例子,看上去你可以挤进品牌的场子,但这只是避免矛盾公开化,真的到了真金白银投预算时,品牌并不会想到你。
再比如,最早一批时尚KOL是吃了平台的红利,红起来之后呢?续航是一种综合能力,你可能有一时的流量,一时的猎奇,但有能力构建一个形象,并有持续有力的观点输出,这可能才是立身之本。
Vsinger
虚拟歌手洛天依经纪人
在二次元,人设不会崩塌
洛天依,15岁,拥有“共鸣”能力,可以用歌声唱出别人心里的旋律,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她是中国第一个虚拟偶像,除了身高、外形、年龄这些核心设定不允许变更外,其他的设定都可以由粉丝、创作者进行二次设定,为洛天依提供更多的造型、故事和性格。
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洛天依,她展示了每一位创作者的才华、音乐,创作者则给了她生命力。他们共生,互相成就。可以说,虚拟偶像最大的特征,就在于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让创作者去创造自己心目中的“人设”。
洛天依的生命力来自于成千上万音乐人持续不断地为她创作的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歌曲,除了音乐,创作者们还通过绘画、视频、cosplay等多种方式为她创作多元化内容。庞大且持续不斷更新的内容,不断强化了她和粉丝之间的情感和黏性,让每一位粉丝都能在她的音乐里找到能够产生共鸣的歌曲,正因为天依的设定跟随故事而变化,这种多变性满足了粉丝所有的想象和情感诉求。
洛天依有人设,经纪人也同样有专属的形象。我们整个经纪人团队叫做Vsinger,粉丝称呼我们为老V。其实就是staff的概念具象化了,在我们官方的设定中老V是一名身高1米9、拥有8块腹肌的美男子,长得又高又壮会给人带来安全感不是吗?由于我们大量内容来自创作者,我们就需要去倾听粉丝的诉求,要去了解哪些内容是受到大部分粉丝认可的,而老V的具象化人设也成为了这些信息的接收口。无论经纪团队如何更迭,老V作为一个符号是不会变化的,这种稳定能够带给粉丝更安心的感觉。
也许真实的偶像会面临人设崩塌,但洛天依永远不会,因为我们的人设是开放性的,永恒的变化恰是她不会变的特质。
傅踢踢
自媒体“傅踢踢”运营者、舞台剧《漫长的告白》《真爱·梁祝》编剧、酒后表演艺术家
人设行为不过是在发行社交货币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都在和人设这件事情打交道。比如说,我们去吃一家米其林餐厅,或者我们去看了一出很好的话剧,大多数人会发个朋友圈,不一定真的是为了炫耀什么,但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发行了社交货币,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有格调的,有品位的。
有时也是一种认同感,你深夜在朋友圈分享一首歌,歌通常是小众的,打开仔细看歌词才能发现潜在要表达的。这个时候有人get到了,你就会觉得很开心。
这个行为和明星或者KOL的差别在于,普通人可能不会很有意识、有系统、有规划地去做这件事,并且在与舆论、口碑互动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人设,考虑要往回收,还是继续猛冲,继而创造价值。
在我們的朋友圈里,无论是去艾雷岛走whisky之旅的“酒鬼”,还是去练功房练舞、在家里插花的“精致”生活,都是在塑造一种人设,本质上是希望别人看到自己更好的一面,而不是“好烦啊,我又被老板骂了“”怎么又和男朋友吵架了”。其实现在的人,谁没有工作压力、情感困扰,但当我们打开朋友圈要去展示的时候,还是希望传达给别人更正面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讲,人设不一定是负面的,需要警惕的是过分刻意,是撑不起人设,而不是人设本身。比如说你是特别内秀的,却一定要打造八面玲珑的人设,注定是不长久的。
人设是一种想象,是你希望在别人心中得到印证的想象,但谁又能说想象的东西不是真的呢?可能你回头去看,呈现的形象有些许夸张,但你想要去呈现这个形象的想法是真实的。人生的本质就是真假难辨,我们拍脑袋的时候都会说,人就是要真实,但在人人面前都保持真我,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如果你只有一面,你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想大多数人是无法承受的。
阿城写过一篇文章,有一段大致意思是,不要去做八面玲珑的人,要去做一个六面玲珑的人,留两面给自己。你有一些坚持,这是你做人的根本,但是除此之外,你还是需要做个六面玲珑的人。
人设肯定是一个新词,但这个东西本身并不新鲜,古已有之,就像“八面玲珑”并不新鲜一样。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在群体中生活,就会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只要这个想法存在,人设就会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