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绿的层次感

2020-05-08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漫笔宗璞艾青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選自宗璞《西湖漫笔》)

同学们,大自然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绿。艾青笔下的《绿》和宗璞《西湖漫笔》的灵隐之绿,其描写有什么异同呢?让我们来一起对比阅读,感受其中神奇的绿。

两位作者都通过自然的景,融入自己的情,写出了对绿的感受。艾青的《绿》中有风、雨、水、阳光,宗璞的灵隐之绿中有树、青苔,这些都是自然之景,并融入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艾青笔下的《绿》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景比喻成我们熟悉的墨水瓶倒翻,来极言眼前之景被绿色所浸染,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到处都是绿色,墨绿、浅绿……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快乐!在诗中,作者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作者通过描写对绿的感觉来写眼中的绿,作者看到的是绿,感觉也是绿的。

而宗璞《西湖漫笔》中描写的灵隐之绿,则是通过具体的景来突出绿。一个“访”字写出了她置身于其境,将树木与青苔的绿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在描写树木的绿时,又从道旁古木的苍翠和飞来峰上树木的绿的不同层次来展现。而青苔呢,则是绿进石缝……同学们,你们瞧,作者通过具体的景物让我们感受到绿的境界。

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一种绿,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文本感受其中的魅力吧!

猜你喜欢

漫笔宗璞艾青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艾青《我爱这土地》
飞墨洒真情 漫笔绘艺魂
艾青来了
漫笔点丹青
走进书里瞧一瞧
宗璞:喷发英武正气
习印漫笔
无题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