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
2020-05-08高宏赋
高宏赋
现代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则是工业化、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基础。正因此,职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博弈的重要因素。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着不被社会重视和承认,制度和体系建设不规范、不完善,无法与国家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等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九大更将之具体化和提升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批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它们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经济社会的现状和需要的发展路径。本文即以其中的代表潍坊科技学院为例,阐述这类院校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办学策略及其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蓬勃兴起,县域产业发展逐步从分散式布局向工业园区化、农业基地化、城镇集中化转变。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县域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大批有较高科学技术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并留在县域。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的高速推進,大型城市的虹吸效应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到小城市、县域或乡镇就业。为此,自1999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一批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高专学校,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则升格为本科高校。同时,国家还在事实上初步放开了对市、县级政府举办普通高校的禁锢。如此一来,高职毕业生大量增加,填补了区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人才缺口。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这一宏观经济形势下,各地区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有大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现实却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快速迈进,9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高职学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地区(尤其是小城市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县域企业普遍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困境,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再次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和劳动力供求矛盾。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与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无法匹配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较低,无法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前来就读,生源质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二,在这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机器换人”正在成为众多行业的现实,传统的“操作工式”的技术技能人才面临逐步被淘汰的风险,而培养这种传统技术技能人才的正是高职院校,简单地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已无法有效应对新的经济形态。而且,在我国现行的高校分类和科研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的科研得不到重视,平台、项目、经费、人才都难以得到保障,导致学校的应用研发能力较弱,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
简单地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已无法有效应对这一轮产业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一些市、县级政府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将部分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高职高专学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着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在地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全国已有几十所。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一方面,生源质量会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经费获取等方面能获得更多机会,这又为引进高水平师资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学校能够进一步获得当地政府和企业更大的支持,实现良性的发展循坏。
这些由市、县级政府举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立足于地方办学,追求办学的实用性和对地方的贡献,学科专业设置嵌入地方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首先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而成为地方经济社会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潍坊科技学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潍坊科技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潍坊科技职业学院,2008年升格为本科高校,是寿光市(县级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笔者因工作便利,长期考察和调研了潍坊科技学院的办学实践,因此下文就将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呈现这批地方政府举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如何探索出一条扎根本地、服务本地的在地化发展模式的。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在地化发展模式
(一)校地融合的办学模式
与地方融合发展是这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的基本路径。“潍坊科技学院是寿光人民办的大学,寿光的事情就是学院的事情”——即是潍坊科技学院的自我定位。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农圣贾思勰故里,现代农业发达。同时,寿光还拥有绿色造纸、海洋化工、精品钢铁、机械装备、建筑防水等优势产业。潍坊科技学院的办学与科研,即自觉地镶嵌在寿光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中,竭力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首先,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全面对接当地支柱产业,并及时回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迁。为了支撑寿光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学校建有贾思勰农学院,为寿光蔬菜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为了使寿光蔬菜产业长期保持行业领导地位,潍坊科技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学校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了全国最前沿的蔬菜实验大棚,开展蔬菜科研引领现代农业升级。此外,学校与寿光市政府共同承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合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研发等科研任务,自主选育出28个蔬菜花卉新品种并逐步推广。寿光市政府每年举办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闻名国内外,其中展示世界最新蔬菜种植技术的展厅即由潍坊科技学院承建管理。学校开发的农业智慧监管服务公共平台,实现了对寿光蔬菜种植、交易、检测、追溯的全链条监管,为寿光的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如此,潍坊科技学院对于农业发展的理解和参与,没有停留在技术发展和运用层面。学校借助地处贾思勰故里的优势,始终注重继承和发扬农圣文化,深化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思考,以提升学生对农业文明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注重产、学、研一体化
近年来,迅速的技术变迁,让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这一大趋势下,包括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生态文化旅游、电商快递等在内的许多新兴产业,在寿光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地产业结构的变迁,学校近年来又改造升级了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艺术传媒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为这些新兴行业提供人才支撑,确保寿光的中高端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键要素,是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要密切与当地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相结合,聚集一批与当地产业一致的师资和研究人才,如此才能培养出为当地产业发展服务的专业对口人才,支撑本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其次,学校也非常注重产、学、研一体化,致力于将学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前沿实践及需求深度结合起来。举措之一是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硅谷的经验,在校内设立软件园,主动推动当地高新技术实现突破式发展。目前,软件园已入驻企业242家,被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第二个举措是建立学科性公司,助推地方产业发展。校企合作因“学校热、企业冷”而难以深入,是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难以解决的难题。在解决这一困境方面,潍坊科技学院也有自己的探索和经验—这就是建立学科性公司。学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依托二级学院和学科专业兴办企业,成立了11家学科性公司,由此,师生成为公司员工,教学过程变为生产过程,学科专业得以与地方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二)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
高校只有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如何在相对不利的条件和环境下帮助这些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笔者在潍坊科技学院的调研显示,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道路,才能为每名学生提供符合就业市场需求和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渠道。
首先,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不顾企业现实需求而自行其是,结果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同时并存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了避免这一弊端,潍坊科技学院主动开展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学校与华为公司、东软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当地大中型企业共建冠名班、定向培养班,开展订单教育,实现招生、 招工同步,实习、就业联体。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学校还与军队联合培养士官生,并“送课进厂、送教下乡”,大规模开展企业职工和农民培训,成为地方学习型社会的领航者。
其次,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潍坊科技学院敢于打破传统常规,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设置课程,并且对接先进技术和职业标准改革课程内容,如将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设置为各专业的必修课。此外,学校也注意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和文史教育,将职业精神培养、刻苦耐劳品格锤炼、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教学方式和过程方面,学校则根据企业岗位标准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例如,计算机软件学院将实践教学融入软件园,农学院将教学课堂搬进蔬菜大棚,各二级学院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研、产一体化育人模式。
三、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发展模式趋同、“千校一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等弊端。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基础薄弱,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但它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秉持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的发展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探索出了学校发展和地方发展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蓬勃生机和鲜明特色。
根据笔者的研究,这类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如果想具有顽强的内在生命力,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学校发展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处在资源分配等级的底层,发展基础薄弱,其服务对象往往是地方社会,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不能采用我国公办本科高校传统的一般发展模式。与潍坊科技学院一样,它们的发展理念强调的是服务导向,而不是学术导向。这些学校普遍注重从自身基礎和地方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奉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实用主义,绝不贪大求全,绝不照抄照搬。它们的发展模式与自身实力很相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很吻合。更重要的是,它们善于将自身的后发优势与地方的禀赋优势融为一体,放大特长,借力发力,独树一帜,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求用”,而不是“求真”。它们不像研究型大学那样致力于培养探索真理的学术型人才,而是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它们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着眼于满足当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们善于将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诉求纳入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考核教师和评价学生为导向的结果性教学质量评价,构建起了以培养学生胜任能力为核心的过程性评价模式。
科学研究的技术性和推广性。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是“立地”而不是“顶天”,是“改进技术”而不是“发现理论”。它们的科研目标不是去追求基础研究的探索与突破,而是努力实现既有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实用技术的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推广。这些院校注重培育成果实用为导向、技术推广为目标的新型科研质量文化。它们对待科研项目的策略不是全面出击,而是重点突破;对待科研人才的策略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它们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确定科研攻关方向,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应用研究攻关,实现了学校科研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器、地方实用新技术的孵化器及先进技术推广的策源地。
社会服务的地方性和融合性。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地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首要职责。它们在所在市、县具有唯一性,即一个市、县往往仅举办一所本科院校。这种唯一性决定了这些院校与所在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以及相互依存性。它们的大部分教职工来自当地,在校生中当地学生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这种人员的地缘性特点,强化了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事实上,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能够自觉融入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发展任务中。同时,它们也擅长主动加强与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形成三方相互支持、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局面。
现代化和市场化往往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诸资源向大型城市集中这一过程,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时代被中央政府刻意拉平的区域发展态势,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得获得自由流动可能的诸多经济要素,大规模地流向少数一二线城市;而小城市、县域和乡镇,则面临着人才流失和经济社会发展乏力的困境。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代表的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为应对这样的局面出现的。这一类学校,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研究中不受重视,但是,它们一方面具备解决本地大量适龄人口的教育和就业问题的潜能,可以成为社会的稳定器;另一方面,它们也能够推动当地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可以成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器。
这批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一条能够回应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独特道路。中国的教育政策界和教育研究界,应该更多重视对在地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投入和研究。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郑涛)
*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县域办学的现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A88001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