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图:随班就读学生干扰课堂行为分析和干预的利器
2020-05-08覃薇薇
□覃薇薇
一、研究背景
随班就读是根据中国国情对残障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西方全纳教育理念与中国特殊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他们常常会出现一系列干扰课堂的行为,如制造噪音、随意离座、打扰其他同学等。沈莉婵等人发现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智力受限,再加上某些特殊经历,导致部分学生问题行为频发[2]。为了探寻随班就读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本研究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归因,并明确其影响。同时,对普通学校班级学生开展接纳特殊儿童的心理团体辅导,以期为随班就读学生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环境,最终降低其问题行为的频率。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普通学校47名随班就读学生为被试对象(其中男生34人,女生13人;年龄7—15岁;听障2 人,学习障碍6 人,智力障碍17 人,情绪障碍4人,多动症4 人,自闭症14 人)。通过量表访谈家长、教师,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问题行为,再结合观察个案的课堂表现,对其问题行为进行定义以统计频次,最后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归因。为减少环境对随班就读学生问题行为的刺激,本研究从改变团体环境的角度,对其所就读班级的普通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团体辅导,试图为特殊学生营造友好接纳的班级氛围。
(二)研究方法
1.量表访谈法
教师使用C125量表①C125量表由台湾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洪俪瑜教授编制并提供使用,特此申谢。对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该量表涉及身体病弱、感官障碍、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ADHD、自闭症七个维度。量表的结果比较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鱼骨图分析法
鱼骨图是由日本人石川馨创造的一种用于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也称“因果图”。[3]它的外形像一根鱼骨头,研究者将问题标在鱼骨的“鱼头”处。在鱼骨上长出若干鱼刺,鱼刺上面按出现次数的多寡列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它的特点是简洁实用、深入直观。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已经陆续将鱼骨图应用于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等领域[4]。本研究采用原因型鱼骨图,侧重于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三)研究过程
1.量表访谈
首先,班主任填写《特教需求学生基本情况》并描述学生当前主要困难和曾经采取的有效措施。接着,特教教师进入课堂观察个案表现,并对其家长和任课教师进行C125量表访谈。
2.问题行为统计及归因
特教教师对47名个案的问题行为进行定义后统计发生次数,按照出现的频率降序排列,排在前六位的典型问题行为依次是:离座、打人、毁坏物品、拿别人物品、爬地、吐口水。通过回顾性分析问题行为的相关资料,总结出以下24 个与问题行为有关的因素。
表1 47名随班就读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续表
3.鱼骨图的绘制和分析
教师对访谈及统计中出现的随班就读学生六种典型行为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综合、分类,然后着手绘制鱼骨图。图中鱼头的位置标出要分析的问题,在鱼骨上生出的四根大鱼刺分别表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即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和教师因素。每根大鱼刺下面又长出若干较小的鱼刺,表示该因素中包括哪些具体的原因。六种典型行为问题的鱼骨图采取同样的画法,区别在于鱼头上方标注的问题以及四大因素中的具体内容。教师利用鱼骨图进行讨论分析,从所有可能的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重点关注可以改变和控制的因素,在鱼骨图的基础上根据经验总结出有效的处理策略。
“离座”是随班就读学生中位居第一的典型行为问题(见图1)。例如,某学生被安排到教室最后一排,从而导致他能够随意离开座位,所以管理因素中座位安排不当可能是原因之一。
图1 随班就读学生“离座”原因的鱼骨图分析
排在第二位的是“打人”行为(见图2)。例如,教师了解到某些学生的家庭成员就具有暴力倾向。只要孩子不听话,大人就会打骂,所以推断出学生打人可能是因为模仿他人,这一原因属于环境因素。
图2 随班就读学生“打人”原因的鱼骨图分析
排在第三位的是“毁坏物品”行为(见图3)。例如,某学生一上数学课就会把自己的作业本撕破。教师反映其无法理解题意,撕作业本已成习惯。所以推断该学生毁坏物品是由于教师安排任务难度过大,应该简化学习任务,布置分层作业,该原因属于教师因素。考虑到该生只会在数学课撕作业本,判断其有可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出现特定行为,这一原因属于环境因素。鱼骨图中各种原因可能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鱼骨图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将繁杂的原因进行系统梳理,让研究者明确原因的影响力。
图3 随班就读学生“毁坏物品”原因的鱼骨图分析
排在第四位的是“拿他人物品”行为(见图4)。由于特殊学生智力受限,物权意识不明确,在人际交往中仍以自我为中心,这类心理层面的原因属于个人因素。教师可以借助视觉提示和语言提醒等方式强化学生的物权意识,从而减少其随意拿他人物品的问题行为。
图4 随班就读学生“拿他人物品”原因的鱼骨图分析
排在第五位的是“爬地”行为(见图5)。例如,通过观察发现,某生只要一出现爬地行为,教师就会拿出糖果吸引他回到座位。过了几分钟,学生又开始爬地,教师再次拿出糖果吸引学生,周而复始。糖果作为刺激物,实质上强化了学生“爬地”的行为,所以错误强化属于管理因素。
第六种典型问题行为是“吐口水”(见图6)。例如,某生在体育课上被别人纠正错误时,就会朝别人吐口水,这是一种明显的对抗情绪表现,属于个人因素中的心理因素。而教师没有让该生承担行为的后果,导致他更加频繁地吐口水,所以这一原因属于管理因素。教师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则属于教师因素。
图6 随班就读学生“吐口水”原因的鱼骨图分析
综上所述,鱼骨图分析法能集中问题的实质来寻找和客观分析问题的成因,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量表访谈结果
表2 家长和教师C125量表结果对比
从表2的结果显示,家长和教师的评分基本一致,但是在ADHD、自闭症两个维度上,两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一是可能因为学生的多动、注意力缺陷、固执重复刻板行为在家和在校的表现不同,如孩子在家能安静地做作业,但是在上课却总是坐不住。二是家长和教师对自闭症症状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判断也不同。三是可能因为家庭环境刺激较少,家人对孩子包容度较高,孩子在宽容放松的环境下较少出现问题行为,而学校管理严格,班级环境干扰因素多,加上特殊学生认知能力比同龄人差,在较高难度的学习任务面前极易分心。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学生才出现各种问题行为。
(二)心理团体辅导效果
实验表明,从团体的变化出发,去影响和改变个体行为的做法,比逐一去改变的效果更好。本研究从某小学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中招募了8 名普通学生,围绕悦纳自我和他人的主题,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前后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价。与活动前相比,活动后组员对自我的认识程度明显提高了。经过成对样本t 检验后,活动前后的分数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性差异。
表3 普通学生参加心理团体活动前后对比
在整个过程中,团体成员从拘谨焦虑转变为自然放松,小组坦诚的气氛逐步建立,组员能够专心聆听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心理团体辅导,大部分学生逐步认同自我,接纳他人。可见心理团体辅导对激发他们关心、关爱、尊重特殊儿童的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鱼骨图分析原因结果
通过鱼骨图分析法,随班就读学生典型问题行为的原因可归结为个人因素、教师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而个人因素中的“心理因素”是首要原因,即特殊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最有可能是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排在第二位的是教师“缺乏关注”,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未能关注特殊学生而导致他们出现问题行为。排在第三位的是教师“安排任务过于简单/过于困难”,这导致学生感觉无事可做,从而引发问题行为。可见,鱼骨图可以帮助教师找到问题行为的前事,进而操纵物理或者社会环境的某些方面,以促发期望的行为,减少或避免竞争性的不期望行为出现[5]。
(四)建议
1.加强随班就读学生问题行为的关注和行为观察
教师必须意识到,每一个问题行为背后总是有原因的,所以应该了解班上特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绪行为习惯,安排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任务,有效防止他们因为无事可做而出现问题行为。
2.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
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是防范随班就读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最有力保证。据观察发现,有些特殊学生在上课期间离开教室,而教师并未及时干预。从访谈中得知教师认为“不能为了班上某个特殊学生而放弃班上其他几十名学生”。在理解教师无奈的同时,呼吁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有对全部学生负责的意识。无论是对于特殊学生还是普通学生,每位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将来的发展。
3.营造友好接纳的同伴群体氛围
前人的研究表明,通过团体的变化去影响和改变个体行为的做法比逐一去改变的效果更好。可见,在班级中,同伴对特殊儿童行为影响巨大。教师要努力营造友好接纳的同伴群体氛围,因为同伴的理解和接纳可以在特殊儿童的情绪行为爆发时起到缓冲带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强化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何让普通学校师生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对问题行为进行以前事控制为主的策略如何实施[6]、全纳教育理念如何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些都是值得后续深入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