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英语教学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2020-05-07苏晓琦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处理策略中学英语

苏晓琦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课内教学、课外学习、知识的学习、实际的运用等,这些虽然不会在教学中直接显现出来,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都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是,这些因素之间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要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还要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是在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开展中学英语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关系;处理策略

课堂教学并非单边活动,而是很多因素影响下的多边活动。因此,要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要具有多方思维,就要处理好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英语教学,因为没有大的语言环境,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师更要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在协调好多方教学关系的前提下,让学生接受更好的英语教育。在中学英语中,对教学影响最大的主要有教学与应试、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运用、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等四方面的关系。那如何处理这四种关系,才能取得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素养呢?我结合教学实践和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妥善处理教学与应试的关系

英语教学的初衷,当然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会听说读写,会熟练运用。但是由于目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主流评判标准是分数,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量形式是学生的成绩,这就造成了本来应该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比如,考试没有口语测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只注重听、读、写的训练,而忽略了说的技能;在复习阶段,有的教师总是把前几年的真题当成重点教学对象,通过对真题的解析,试图找到考取高分的捷径;甚至,在对待英语写作上,有的教师会让学生背一些很有可能考的题材的短文,以便考试时直接利用,把学生的成绩寄托在运气上。这样教育模式下,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都不成问题,但是实际的运用能力较差,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背离素质教育的理念,如果这样评价目前的教学,可能会有一些教师大喊冤枉:“家长向我要成绩,学校向我要成绩,社会向我要成绩,我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教师们的说辞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好的教学和应试根本不冲突。只要教师能教好,学生能学好,知识掌握得全面、牢固,考试的时候自然能考得好。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英语,教师就要丢掉各种应试技巧,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学得透彻,基础打得牢固。

比如,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要对症下药地补,补到完全掌握了为止。而不应该用技巧去掩盖,即便是盖得住,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还是会犯错的。还有很多教师把能力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对立起来看,因此为了快速见到教学成效,达到考核标准,会把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放置一边。但教师们没想到的是,如果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提高了,那英语学起来会更轻松,取得好成绩就不是难事了,它们之间根本不是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可以说,好的教学和应试是相辅相成的,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会使学生取得能力和成绩的双丰收。

二、合理安排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对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学生们都是课内学习知识,课外巩固知识,这符合正常的教学和学习的规律,但不是最好的做法。

其实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巩固旧知识,在课堂上最好的方式是借助教师去学习,听不会的、不理解的内容,学方法、学思路,学自己很难独立消化的知识,就是要借助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自己;课下根据教师教学时的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或巩固知识,或拓展能力,让课外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实,教师的教学也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自是不必说,教师们的安排都差不多,区别就在课外。课外时间用得好,会对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精心备课;研究学生的作业,巩固薄弱环节,找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回访家长,找出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其改正;找学困生谈心,帮其疏导心结,引导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教师在课下可做的事情很多,这些都是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事情,做得好,会在教学中轻松很多。因此,把课内和课外的工作安排得合理,会让教学活动顺遂很多。

三、竭力平衡知识与运用的关系

我们学习语言,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就是会用,达到交际、交流的水平,让听说读写四种英语能力都找到在生活中的价值。因此,我们背单词也好,学习语法也好,都必须从运用的角度进行,任何单纯的知识记忆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就要求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一定要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对句子的掌握,一定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运用。比如,“forget”是忘记的意思,然后教师再教短语“forget to dof忘记做某事)”,再造句子“I forgot to bring the book.”如果时间允许,还要组织相应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熟练掌握它。通过不同时态、不同人称、不同情景的转换,让学生对这一句型能灵活运用,而不是仅仅会套用固定的句式。通过这样一连串的教学举措,学生不但学会了单词,还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个单词。学习语法也是,单纯的语法学习没有任何意义,语法是为学生理解句子和组织句子服务的,因此,在某一语法知识学完以后,教师一定要结合句子让学生去理解,这样学生才能把语法转化成实用的知识,便于自己使用。

比如,一般现在时的倒装句可以表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单纯讲,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我们用生活中常用的句子来举例:“Here comes the bus.”这个类型的句子在日常用语中十分常见,通过举例,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学到了实用性的句子,做到了知识和运用的完美结合。知识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實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二者关系平衡得好,学生就可以实现对英语这一语言的驾驭,而不再是只会背单词、做习题的书呆子。

四、准确拿捏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汉语和英语背后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们生长在汉语环境里,而对英语的学习绝大多数是在课堂和作业里,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这种干扰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处理好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关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理解英语文化中的风俗和语言习惯等一些影响表达方式的内容,这样,学生们在听、说、读中才不会出错。比如,从语法上讲,汉语重语义,而英语重结构。学习汉语的时候,只要我们知道每一个词的意思,这个句子通常情况下也就懂了;但读英语句子的时候,无法仅仅在知道词的意思的情况下去正确理解,还必须了解句子的结构,会分析句子成分。因此,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通过与汉语的对比,拿捏好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差异,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另外,还有一些相同的词在中英文中的内涵不同,这也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因此要加以区分。比如,月光在中文中都是美好的,但在英文中却不是,“cover oneself with the moon”让自己置身在月光中,并非指花前月下,而是露宿街头的意思。像这样类似的词还很多,教师一定要把常用的列举给学生,让学生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遇到这些词和短语的时候,才不会闹出笑话。

五、结语

总之,教学与应试、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运用、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是英语教学中的四种重要关系,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只有把教学内容和应试要求统一起来,把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的运用平衡好,把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融合好,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应试和素质兼顾,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兼备知识与能力。

猜你喜欢

处理策略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处理策略研究
浅析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药源性心绞痛的处理策略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s
TheAnalysisofEnglishTeachers’DiscourseinMiddle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