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建构

2020-05-07刘洁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双高建构建设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正在进行新一轮建设,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德、技及综合素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基础课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前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公共基础课    建构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建设路径必须以课程内核心要素为载体,有效对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正确的价值观念、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持。

一、公共基础课作用的内涵

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社会、经济、产业的不断变革与升级,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技能水平,更需要具备“成人”的各种素养,主要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辩证科学的思维、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公共基础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等,在立德树人及德技并修等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际上确立了公共基础课的意义与作用。随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强调:“改变当前高职教育课程的工具化倾向,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毕业生实现就业和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和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出了要求,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所应承担的责任更加明确,地位与作用更加明晰。

(二)培育德技并修的人才。2016年,“工匠精神”作为政策性导向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引发国内有关工匠精神的研究与探讨。其中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匠型人才、塑造工匠精神引人关注。在现代产业背景下,德技并修是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逻辑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上也有广阔空间。”因此,坚持德技并修,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公共基础课的作用不可或缺。

(三)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1]《指导意见》对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2](5-8)显然,《指导意见》意图通过公共课程的全面设置这一途径与平台,增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纠正长期存在的功利化倾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二、公共基础课整体建构的缺失

“切实发挥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当前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創新教育教学育人模式和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2](5-8)。研究实践证明,公共基础课具有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社会责任、伦理精神、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功能,同时具有专业课程需要的基础作用,如工科类专业对应的物理学知识;医学类和农业类专业对应的化学知识;财经类和建筑工程类专业对应的高等数学,等等。但在实施过程中,公共基础课缺乏整体建构,存在定位不清、目标不明、课程质量不高、内容杂乱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缺乏统一的设计与建构。因为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及教师边缘化现象,目前众多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依然按照传统的课程模式实施教学,课程各自独立,缺少一体化设计,没有形成如专业课一样的课程群,即在人文、社会、自然三大板块未能实现知识的衔接与贯通,教学缺乏创新性。

(二)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理想。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的区域性调研显示,国家文件明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公共必修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等课程,高职院校均能够较好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然而进一步调查发现,“有四成左右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时数不足400。与《指导意见》要求的公共基础课程学时相比,总体课时数明显不足”[1]。

(三)课程标准缺失。截至目前,高职院校未能形成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不同的学校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差异较大。即便是同一课程也因为缺乏指导性意见,导致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程学时等的选择不尽相同,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作用不能及时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影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作用的发挥。

(四)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缺乏衔接。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与专业课程之间加强融通与配合,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明确公共基础课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并不断创新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院校正在进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但一般都忽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公共基础课没有根据专业群的需要开展课程间的重组与建构,导致与专业课之间缺乏关联性。

三、公共基础课作用发挥的建构

古语云:德为先,技为本,人以德立,德以安命。公共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不断获得思想、道德、文化、生活等智慧。具体来说,蕴含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既包括人生哲学,又包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知,还包括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等。这些教育内容广泛分布在公共基础课程之中。因此,构建以科学文化素养、党史国史、社会现实与发展等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模块,通过知识传授、科学思辨、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一)以知识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第一,开展人文科学知识教育。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名著经典、哲学、法律法规等知识,引导学生在多元、优秀文化教育中增长人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研究哲学思想、构建整体历史文化观念等培养整体评价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多元文化问题,提高人文素养。这些方面集中体现为蕴含于政治哲学类、文学类、外语类等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第二,开展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通过公共基础课程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社会学、党史国史等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设计与运行,通过对国家制度、社会发展、人民地位等方面在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认同、适应社会政治和制度安排,遵循社会价值规范。着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公民。第三,开展自然科学知识教育。通过数学、物理、生命与健康等知识,涵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将科学价值从工具理性升华为价值理性。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克隆技术等挑战着社会现实伦理规范,引发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能力,开展与科学素养教育相互补充的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符合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价值选择能力。

(二)以党史国史等课程为途径,培养辩证的价值判断能力。第一,通过党史国史等课程,培养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这方面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调研、论文设计等途径,运用观察、比较、调查、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理性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例如,通过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以历史的事实建构,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价值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分析处理部分与整体、个人与组织、经济诉求与道德伦理的具体问题中,逐步提高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第二,通过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表达和行为表现(语言、行动)并构建出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的能力。在目标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目前社会既取得巨大进步又存在某些不足,但无须妄自菲薄或者骄傲自大,坚定自信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方法方面,调查法、比较法、研讨法等均具有成效性与可信性。这些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整体辩证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旨在通过探究式、合作式的原则和方法,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提高辩证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第三,通过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树立主体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具有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成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与公民。

(三)以社会现实与发展为取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以公共基础课程为载体开展的教育实践,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还是素质提升,都应当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价值指向融为一体、紧密贯通,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和教育主题,凸显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划分为文化认知问题、全面发展问题、家国情怀问题等。

第一,文化认知。“当代文化的最大特征是,许多可供选择的世界观同时并存。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多元时代”[3](3)。表现在青年亚文化方面,它以“既欢乐兴奋,又冷嘲热讽,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4](204)的文化风格广受大学生的青睐。社会在不断发展,文化的多样化层出不穷,对大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用主导文化指引。文化认知价值意蕴集中于为大学生搭建积极主流的意义世界。对于大学生而言,迫切需要文化力量来涵养心智,认识理解先进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欣赏、鉴别、吸纳优秀文化,甚至于创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青年亚文化,自觉地把自我成长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第二,全面发展。公共课程理念的基础在于对社会现实与发展的普遍认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公共课程开展的关键作用在于:一是对大学生在文化、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认识角度和认知心理进行全面教育,完善学生的认识能力;二是结合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方向,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方面提供积极有益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把德育与技能的全面培养作为教育理念。第三,家国情怀的培养。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课程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各种有益的教育资源、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家国情怀贯穿于公共课程的全过程,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着力培养民族情感。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以社会现象为引导,采用“问题导向—理性思考—辩证评价”的方式方法,注重理性与感性的交互连接,历史和现实与未来的整体化视野,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微观上明确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国家民族,通过情理交融的方式培育家国情怀。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公共基础课程应当重新建构课程内容促使目标的实现。通过课程建构,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正确的价值观念、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功能和效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90618110-943789&cata_id=N003.

[2]刘兰明,霍丽娟,陈向阳,龙新辉.新时期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应发挥的基础性作用[J].中国职业技術教育,2019(8).

[3]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M].胡自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陈刚.转型时期的人文关怀[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适合的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负责人:刘洁;项目编号:2018552)。

猜你喜欢

双高建构建设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