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院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2020-05-07任桂婷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应用型育人

任桂婷

摘    要: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围绕地方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以商洛学院人文学院为例,提出地方应用型院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构建服务课堂教学的保障体系,聚焦提高核心素养的课堂效率,打造回归课堂本分的教师队伍,凝练反哺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完善补充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机制,从而落实有效教学,全方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院校    课堂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

2018年6月,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1]。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近年来,随着地方高校不断转型升级,开展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越来越显著。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围绕地方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结合近年来商洛学院人文学院专业建设及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地方应用型院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路径,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接受知识引发思考、老师答疑解惑传授技能最直接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还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思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根据教学实际,挖掘蕴含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创设必要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周芬芬[2](169-176)认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内部动力。刘建波[3](58-59)指出,我们应努力促进“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胡珍薇[4](120-122)就出纳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借助“教、学、训、赛”一体化教改项目的实施,以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原弘[5](77-81)认为青年教师通过认真准备和实际参加教学竞赛,既有利于精研深修教学内容、提升专业水准,又可磨炼展示教学基本功,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回归到课堂教学本身。房敏[6](15-20)认为课堂教学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相关主体均衡博弈的过程。陈静[7](94-96)通过近年来专业建设及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围绕课堂教学的五个关键要素,对建构高校产教融合应用型能力培养课堂的教学改革展开行动研究。高军[8](191-192)认为高职院校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课堂教学固有模式,可以进一步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全面进步。吴玉萍[9](97-98)在阐述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为例,探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大家一致认为课堂是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战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神圣使命。尤其是在网络社交媒體应用广泛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以问题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发力点,努力让学生主动“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的,是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二、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

商洛学院是2014年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会员单位。人文学院作为商洛学院最大的文二级教学院,下设汉语、英语、历史三个师范专业,秘书、网媒两个非师范专业,专业涉及学科领域较广,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较深,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落实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质量质的飞跃。

(一)构建服务课堂教学的保障体系

在地方应用型院校中,各二级教学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也是根据二级教学单位下属各专业的特点、课程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因此,各二级教学院应着力构建服务课堂教学的保障体系,促进学校层面教学改革战略、决策的落实。近年来,人文学院制定出台了各专业《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规范》《认知实习大纲》《课程论文管理办法》《人文学院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课堂管理,使教师有规可循、教学有章可依。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设计、印制《人文学院教师教学业绩与学生学业成绩形成性记录本》,规范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化管理,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扎实推进了“课堂革命”。另外,在资源的配置、学习空间的利用等方面优先满足课堂教学,并将管理空间由课堂外延伸到课堂内,在全院形成了“领导干部重视教学,规章制度保障教学,师资队伍支撑教学,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表彰激励倾斜教学”的良好氛围,从而有力凸显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有效保障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聚焦提高核心素养的课堂效率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世界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挑战,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教学中,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核心任务。近年来,人文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以第一课堂为重点,按照审核评估及专业认证的标准规范课堂教学,从各种教学文件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抓起,一切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认真落实落细,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同时,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强化实训实践,着力培养“有品行,会学习,善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实践层面上,人文学院搭建人文素养实训平台(图1),构建提升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的新模式:课堂教学平台(学科知识奠基)+人文素养实训平台(技能素质训练)+实践应用平台(应用能力提升)→高素养应用型人才。

这种实训实践培养模式优化提升了学生的形象气质、专业技能和个人才艺,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有效促进了“学科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理论学习向动手实践的转化,学生角色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化”,从学生的素质变化、就业变化和诸多实践性成果来看,这种强化实训的培养成效愈来愈显著。

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构成部分,长期开展“优化素养”“提升技能”和“培养特长”三大系列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汉字听写大赛”“教学技能竞赛”“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英语才艺大赛”“戏曲小品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及大学生课外学术创新等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把精力和兴趣集中到专业学习和素质提升上。

(三)打造回归课堂本分的教师队伍

合理、分层次地对课堂进行批判,革除教师主体弊端,让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让真正认真从事课堂教学的老师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滥竽充数的人远离课堂。教育部长陈宝生[1]认为:“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必须明确,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他认为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高校教师要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放下功利心做事,做好教学本职。大学教师站好讲台,磨砺内功,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是基本使命。近年来,人文学院通过“榜样的力量”“名师观摩课”等一系列活动,着力打造一支回归课堂本分的德高、学高、艺高的“三高”型教师队伍。通过各类比赛,力求达到以赛促改、以赛提高的目的。我院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英语辩论赛、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历史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竞赛等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活动。教师自己参赛、指导学生参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为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回归了本科教育的初心和梦想。

(四)凝练反哺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

高校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要克服教学和科研分立状态,努力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积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互滋养、相互支撑的关系。人文学院注重培养和训练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文化建设,凸显学院办学特色,近年来教师在商洛民俗文化、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文艺创作和贾平凹研究方面集中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教师积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开设贾平凹作品選读、细读贾平凹、商洛戏剧史、地域民俗文化专题等选修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教师结合研究,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五)完善补充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是教育部倡导的一种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进政府、院校、行业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把教学、生产、服务、应用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目的。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对于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用非同小可。近年来,人文学院在办好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依据OBE教育理念[10](85-88),推进产学合作,建立学校、企业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新机制(见图2)。

将协同育人理念充分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优化课程体系,汉语专业借鉴马世年提出的思路,重人文、重原典、重融通、重创新,重构课程体系,推进“新中文”建设[11](29-32)。历史专业积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文科”背景下讲好中国历史故事的新路径[12](22-25)。近年来,我院在商洛市博物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长期派我院师生参与博物馆的日常讲解和文物整理工作,由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文物研究员担任兼职任课教师,校馆联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致力于提升和深构现有文物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内涵。针对目前一带一路发展的形势和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跨境物流行业对英语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英语专业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跨境电商、跨境物流人才,实现教学—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秘书专业常年邀请政府机构有经验的骨干力量深入课堂一线,结合自己办文办会的实际案例,给予学生最真实的实践体验[13](129-130),实现一线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网媒专业在当地日报社和电视台建立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全面提高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必须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改变传统的教与学形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的程度,全方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以上只是教学管理实践中的一点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陈宝生. 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 2018-6-21.

[2]周芬芬.课堂教学改革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以学习为中心”课改理念的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4).

[3]刘建波,董礼等. 课堂教学改革应落实“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育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5).

[4]胡珍薇.基于“教、学、训、赛”一体化的出纳实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会计教育,2017(7).

[5]原弘.以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

[6]房敏.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多利益主体:类型、矛盾及协调研究[J].教学研究,2018(2).

[7]陈静.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9).

[8]高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实现高职课堂革命[J].现代交际,2018(7).

[9]吴玉萍.《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

[10]郭媛,敬世伟,魏连锁,刘省非,张剑飞.“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9(6).

[11]白贵,杨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J].出版广角,2019(9).

[12]何玉红.新文科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历史故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13]朱玉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与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科学,2019(24).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教司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2239020)。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应用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