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应用和选择

2020-05-07申忠玲白贤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料

申忠玲 白贤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兼具历史课和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史料在本课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需要。恰当的史料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理论的说服力,而史料的运用一定要坚持政治性、可信性、生动性的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 史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应用和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历史、中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等历史人文知识,在教学中应该增强其历史人文教育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兼具历史课和政治课的特点,既需要理论引领,又需要史料奠基,二者同为“纲要”课程的两翼。史料在“纲要”课中的科学选择和运用,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之所以提出要在“纲要”课中运用恰当的史料,需要从课程特点和理论基础两个角度看:

(一)从课程特点看,“纲要”课程离不开“歷史”。

“纲要”课程作为思政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之一,具有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之处。从课程内容说,课程以“近现代史”为逻辑主线,引导学生认识1840年至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内在的规律,从而达到明确“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的目的。从课程目标讲,一方面是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脉络、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真正抓住近现代史的“纲”。另一方面以“四个选择”为主线,深入叙述和论证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经验,努力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近现代史的“要”。从学科的研究方法看,是用确凿的历史事实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观点。因此,课程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尽可能地充分了解和收集已有的相关历史资抖和文献,充实课程内容和体系,才能使课程有理有据、鲜活生动。

(二)从理论基础看,“纲要”课兼具历史课和政治课的特点,需要理论引领,也需要史学奠基。

从四门思政理论课课程的逻辑关系看,“纲要”课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纽带;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1]。另外,本门课程与中学历史、大学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既有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中学历史相比,中学历史的讲述重点是“是什么”,而纲要课的重点则为“为什么”。后者无论内容还是分量上都远超过前者。因此,“纲要”课程更应突出理论性与学术性。与大学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相比,“中国近现代史”课是“专业课”,注重专门知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纲要”课是“公共课”,以传授正确的政治理论为落脚点,二者有本质区别。因此,“纲要”课程必须依据基本史实紧紧围绕“四个选择”这一主线进行讲述和分析,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三)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需要。

近年来,出现了“告别革命论”的论调、“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概念、“五四是救亡压倒启蒙”等所谓“重新思考”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就需要发挥“纲要”课“史”的作用。在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要重点针对一些错误思潮,加强相关历史事实的讲解,帮助大学生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具体的实践中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授课效果。比如在“纲要”课上,布置给学生一些选题,如“从不平等条约看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如何看待农民的革命性和落后性”“革命与改良两种手段究竟哪一种更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然后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课题报告,并制作成PPT或微视频,在课堂上展示,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二、如何组织实施

(一)基本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两个方面组织史料在“纲要”课程中的运用。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选取多重史料,通过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献说明“一个主题”。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从教学方法、课程结构与理论支撑三方面进行设计。即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做到因材施教;需要根据所选史料合理安排知识点与逻辑关系,重新搭建课程结构;需要结合所选史料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突出课程重点和难点。

(二)具体案例。

“纲要”课程中有不少“史料”,在表现和阐释历史方面有独特的利好和优势。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这些“史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亦大有裨益。

例一:采用典型史料,对已有教材内容加以整合。比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这部分内容在“纲要”课程中占据第一章第三节、第二章、第三章的37页的篇幅,具体到授课要进行六七课时。常规的教学一般经过新思想萌发——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和思想兴盛——民主科学思想高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这样一个过程,实际讲授耗时耗力。“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专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主题。当时各种思想纷纷涌现,但每一个具体时期的思想潮流又不同。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了解不同时期的主题,同时又生动地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中华民族向西方学习的早期历史进程生动地在学生面前展现是关键问题。我们可以精选当时思想家们的代表性著作,了解思想和人,从而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这些探索都不能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理论根源。在教学中我选取四本具有代表性的史学论著《海国图志》《天演论》《革命军》和《新青年》,采用经典导读的形式,以“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主题线索,将内容分为技术救国梦、救亡图存梦、革命救国梦、文化启蒙梦四个篇章和结论五部分,对此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提炼和加工[2](834)。通过引导学生研读、研究经典,在对历史的亲近感中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例二:以具体的史料增强课程的感染力。示例:通过详尽的史料看收回香港的历程,使学生明白弱国无外交。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史料,使学生明确英国是怎样一步步霸占香港的,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并向学生讲明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发生革命以后,新政府可以不承认原来被推翻的政府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实际上已经具备这样一个条件。但旧中国的国力微弱,长期受到列强的欺侮,根本没有能力和列强要回自己的领土。国民党政府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也尝试过收回香港,但均以失败告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地指出,我们要收回香港。向学生展示邓小平决心恢复香港主权的史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3](12)。进一步展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谈判的相关史料,重现邓小平立场鲜明,据理力争,彻底打破了英国人“三个条约有效,以主权换治权”的历史情境。再展示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顺利恢复行使主权的相关历史影像。相信通过这样详尽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情境的讲解和展示,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弱国无外交”这个朴素的道理。

例三:以翔实的史料,增强课程理论的说服力。

示例:“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提到这个问题学生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教师如果仅仅凭这一句话讲述“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外部条件,容易造成一种印象“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个外来的产物”或者“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外来输入的一个结果”。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引用翔实的史料来讲述,这个理论点就会很有说服力。至少讲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外部条件,我们可以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具体的数字化的史料,说明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可以引用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的所见所闻。如李大钊讲道“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4](218)。陈独秀讲道:“此次战争底结果,国际资本主义彻底底基础已经大大地动摇”,资本主义在欧美已经有发达而倾于崩坏了……”[5](1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持有怀疑态度,除了帝国主义国家本身暴露出的问题外,还源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我们就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明,这就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当然,在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部条件的时候,还可以引入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的数据史料,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著作等[6](470)。同时我们对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馬克思主义”的外部条件可以加入苏俄两次对华宣这一史料。新成立的苏俄国苏维埃政权连续发表两次对华宣言主动放弃沙皇政府在中国攫取的权利,表示以平等态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苏联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补充这些详尽的史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外部条件”,相信“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结论是能使学生领会、认同并且接受和信服的。

三、思考和启示

将史料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有效的时间内诠释一个主题,可以解决“纲要”课程内容多与实际课时少的直接矛盾。史论结合契合“纲要”课程的特点,以史促论,既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又能论从史出,深化教材重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相关史料融入教学过程,可以增强“纲要”课的历史人文教育功能。“纲要”课涵盖1840年至今党领导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和现实进程,即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素材,在“纲要”课程中适时引入恰当的史料,可以凸显“概论”课教学的历史人文教育功能。

史料在“纲要”课程中的运用,既要用综合性的材料讲清历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面貌,又要适当用某些典型材料,以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史料的选择要坚持政治性、可信性、生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三者缺一不可。在具体讲授过程中,要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精选史料与具体形式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历史情境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参考文献:

[1]王顺生.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

[2]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参与式教学研究》(2019Y006);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料
史料辨析方法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清稗类钞》中的戏曲史料考论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