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最早留学欧美的女盲童
2020-05-07裘伟廷
裘伟廷
许多人都知道,1881年,美国传教士麦嘉谛携其收养的宁波女孩金雅妹到美国纽约学医,金雅妹后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应该是中国女性留学第一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金雅妹之前,即早在1840年左右,已经有几个中国女盲童赴英国和美国留学了。
温施娣收养失明女童
温施娣,19世纪英国女传教士,本名玛丽·温斯塔尔·居茨拉夫(Mary Wanstall Gutzlaff,1799-1849,中文名字温施娣)。温施娣曾经是伦敦女性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其丈夫郭实腊(1803-1851)是当时有名的牧师、汉学家、来华的德国传教士,于是人们就常将温施娣称为郭夫人。郭实腊,本名卡尔·弗雷德里克·奥古斯都·居茨拉夫(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为了传教曾把自己过继给一名姓郭的福建人。
1834年,温施娣跟随传教的郭实腊来到澳门。在传教期间,郭实腊夫妇收留了很多被遗弃的中国盲童,特别是女盲童。由于郭实腊忙于其他事务,这些被收养的女盲童的实际抚养及教育工作,几乎都是由温施娣承担的。这些女盲童被收留后,她们都使用了温施娣的夫姓——居茨拉夫(Gutzlaff)。
这些被温施娣收留的失明小姑娘,她们的身世,到目前为止仍只能用“不详”来形容。她们的生平在中文史料中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甚至没有留下中文名字;英文资料对于她们的记载也是非常有限。比如,我们仅仅知道,盲女阿格尼丝·居茨拉夫是广东人,曾是一个在街头乞讨的流浪儿,后来她在广州(一说是在澳门)被发现并为温施娣所收留。
据说,这些女童大都不是先天的盲人,有的因病、因事故而致盲(据传阿格尼丝就是因事故而失明),另一些则是被恶人故意弄瞎了眼睛,以便让她们的乞讨在别人的怜悯下可获得更多的收入。比如劳拉还记得自己看到过的最后画面——在父亲出门的时候,恶毒的继母在她的极力挣扎下刺瞎了她的双眼……
收留了这些盲童以后,温施娣曾请当时著名眼科医师伯驾给予他们治疗。伯驾是公理会传教士,也是来华的第一位传教医生,他于1835年11月在广州城外开设“眼科医局”,是专门为盲人开办的眼科医院,针对致盲的各种疾病进行治疗。据载,伯驾医生曾给温施娣收养的第一个女盲童玛丽做过眼科手术,并使其眼睛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好转,不过遗憾的是后来仍然失明。
女盲童在澳门女塾接受初步教育
1835年,温施娣办了一所“澳门女塾”,它成为最先为中国女童提供教育的学校,也是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具有近代范式的学校。该校起初专收中国女孩,后附设一个男生班,才开始招男学生。据容闳在其回憶录里记载,这些被温施娣收留的女盲童,曾在澳门女塾插班学习,学校给予她们“教以凸字读书之法”。由于容闳曾在澳门女塾男生班就读,因此他的回忆是真实而可信的。
确实,在1837年,温施娣把收留的女盲童插班到“澳门女塾”进行初步的特殊教育。当1839年澳门女塾因故停办时,这些女盲童已经能自己诵习盲文版《圣经》《天路历程》两本书了。由此可见,这些女盲童在澳门女塾里,温施娣曾给她们最基本的培训,包括采用当时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凸起的盲人文字(所谓“教以凸字读书之法”),教学效果较为显著。而当时的中国盲人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几乎没有针对他们的教育和服务。这一点,温施娣理应被称作中国早期盲人教育的先驱。
由于语言和年龄的原因,在澳门女塾任教的那些成人教师对盲童很难提供有效的帮助。于是,温施娣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尝试让一名9岁的中国学生负责照顾几名女盲童。孩子们之间总是好相处,这个中国学生颇为聪明,他不但能够很好地照顾女童们的生活,而且还教会她们怎样用触摸的方式认识盲文。这个9岁的孩子,就是容闳。所以,他能记录下女盲童们学习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应该说,容闳也是中国早期盲人教育的先驱。据记载,他辅导过的那3名女盲童,分别是劳拉(Laura)、露西(Lucy)和杰西(Jessie)。
温施娣对这些女盲童的教育和帮助,或许有双重目的。首先,很明显她是想把她们培养成将来在中国传教的女教士,以帮助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也是传教士常被称作文化侵略者的原因。然而,从她给友人的信件中,又可以看到这件事的另一面。对于让这些女盲童接受教育的理由,温施娣写道:“(以此)来让中国人认识到,那些不幸丧失了视力的人,并不是社会的寄生者,他们可以受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立,可以对社会有用,并且快乐。”就这个意义上说,原本无依无靠的这些女盲童无疑是幸运的,她们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被送往欧美接受盲人教育
1847年,容闳等3人前往美国留学,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容闳是我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也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人。事实上,早在1840年左右,已经有几个中国女盲童赴英国和美国留学了,这些留学生就是温施娣送去的。容闳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的,就是盲女留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的盲文老师及鸦片战争等原因,这些被温施娣收养的女盲童,后来被温施娣分送到欧洲(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继续接受正规的盲人教育。
温施娣多次安排女盲童前往欧美学习,她曾鼓励这些特殊的小学生学会英语后,写信给西方社会寻求帮助。1837年,5个女盲童的信得到了极大的反响:英国的一些慈善家愿意资助几个中国女盲童,到英国接受教育后再返回中国帮助自己的盲人同胞。英国皇室为每一个孤儿提供每年100英镑的资助。1839年,由于中英关系恶化,林则徐下令将英国人驱逐出澳门,于是英国人纷纷离开澳门。温施娣是英国人,也在被驱逐之列。澳门女塾停办后,她带着几个女盲童离开了中国。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写道:“其后此塾因故停办,予等遂亦星散。古夫人携盲女三人赴美……”这里说的古夫人,即“郭夫人”,指的便是温施娣。1839年,温施娣把两个女盲童送到英国妇女公会,该组织把她们安排在伦敦的盲女学校学习读写盲文。其中,玛丽·居茨拉夫就是被温施娣送往英国伦敦的第一个中国女盲童。从温施娣留下的一些信件来看,在1839年女盲童玛丽已经被她送到英国了。信中说,温施娣试图让玛丽·居茨拉夫接受更近代化的盲人教育,期待她以后能成为一名教师。另据一些信息显示,阿格尼丝·居茨拉夫也被温施娣带到英国,于1842年1月3日进入“伦敦盲人阅读学习协会”的盲人学校学习。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温施娣写信给美国教会,请求收留中国盲女儿童。1842年,跟随她到美国的3个盲女和1个正常孤女,分别被哥伦比亚盲人组织(提供5年助学金)、费城盲人组织、一个名叫乔治·道格拉斯的人和新泽西州的宗教慈善组织收留。曾担任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学院校长和费城学校校长的查宾在1842年12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去年4月,我读到了中国传教士郭夫人在《母亲》杂志中刊登的一封信,信中代表中国的一些盲人儿童,希望他们中有一两个人能在美国的一些组织中受教育,信中说以前曾向相关部门提出过申请,但遭到了拒绝。”查宾立即写信给郭夫人和《母亲》杂志,说他所在的盲人学校,欢迎中国盲童前来学习。其后,该校接受入学的中国女盲童就是杰西·居茨拉夫和芬妮·居茨拉夫。
在英国教会的有关记录中,阿格尼丝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孩,仅仅学习不到3个月,在1842年3月29日的一个晚餐会上,她和另一名中国盲女已经能够抚着盲文念书了,这一幕让在座的嘉宾们颇受感动。盲文学校的老师将她和另一名中国女盲童劳拉分为一组,希望她们不要忘记自己国家的语言。最初,她们的确用中文交谈,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教师们遗憾地发现,阿格尼丝和劳拉渐渐改用英文交流,中文成了她们的外语。
中国盲女留学生不少于7个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清楚留学欧美的女盲童一共有几人。一方面因史料很少,另一方面在少量的记载中,说法也不一。比如曾主持上海盲童学校的美国人傅步兰认为,留学的盲女的数目应该有6位:“盲校的最早设置源于传教士郭士立于1840年左右在澳门收养了6个盲女,其中两位被送往美国的慈善机构,并且我有幸在两年前见过她们,剩下的4位被送往伦敦。有一位盲女日前已经回国,并在宁波爱尔德赛小姐创办的学校里帮忙。其余的三人不久就死亡了。”对于这6位盲女后来的具体情况,其中5位因为史料缺乏,已无从考证,只有回国的那位盲女,即阿格尼丝·居茨拉夫的经历有所记载。
據另外有关记载,说法又不尽相同,认为温施娣送女盲童留学有3批:第一批被送到英国伦敦的两名女盲童是玛丽和劳拉,第二批被送到英国伦敦学习的两个女盲童是阿格尼丝和露西;另一名容闳教过的女盲童杰西与另外两名新收留的女盲童一起,被温施娣送到了美国,并在那里接受师范教育。按照这种说法,被温施娣送到欧美学习的女盲童至少有7人。
现根据对中外有关文献的初步搜索和梳理,我们将获得的7个留学欧美的女盲童的名字,以及她们的一些已知情况,分别简述如下:
玛丽·居茨拉夫(Mary Gutzlaff),1839年留学英国伦敦,她在到达伦敦两年后,于1842年3月不幸夭折,时年可能还不到进入小学的年龄。
劳拉·居茨拉夫(Laura Gutzlaff),1839年(时年5岁)留学英国伦敦,1841年进入英国“伦敦盲人阅读学习协会”的盲人学校;后来她一直留在英国埃克塞特郡,以其善良的行为帮助那里的盲人;1854年去世。
露西·居茨拉夫(Lucy Gutzlaff),1842年1月去英国伦敦留学,1842年7月去世,也属于夭折。
阿格尼丝·居茨拉夫(Agnes Gutzlaff),大约出生于1836年。1842年1月留学英国伦敦,进入英国“伦敦盲人阅读学习协会”的盲人学校;1856年,20岁的阿格尼丝学成回国,进入爱尔德赛开办的“宁波女塾”,成为中国第一个能够教授盲文的盲人女教师;1871年她在上海去世,遗言献出全部财产开办上海体仁医院。
杰西·居茨拉夫(Jessie Gutzlaff),大约出生于1835年。1843年留学美国,曾先后在哥伦布、纽约和费城等地的盲校就读,并在那里接受师范教育。她曾在美国某盲人学会从事盲文印刷的校对工作,但最终没有再回到中国。不过杰西在1920年因心脏病去世时,用自己的遗产在上海设立了一个奖学金。
芬妮·居茨拉夫(Fanny Gutzlaff),大约出生于1834年。1843年留学美国,曾先后在哥伦布、纽约和费城等地的盲校就读,并在那里接受师范教育;她后来在美国相关盲人机构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将近77年,1919年因结核病去世。
伊丽莎·居茨拉夫(Eliza Gutzlaff),大约出生于1834年。1843年留学美国,曾跟随盲校负责人查宾先生学习,先后在哥伦布、纽约和费城等地的盲校就读。她后来学成了,但最终没有再回到中国。
信息虽然很少,但结论相当肯定,即早在1840年左右,已经有数位中国女盲童赴英国和美国留学了。让我们记住她们——那些在19世纪上半叶就留学欧美的中国失明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