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簡《詩經》“維以永傷”解*
2020-05-07張一方
張一方
關鍵詞:安大簡;《卷耳》;“維以永傷”
前人對此二句的釋讀有下:
《毛詩傳箋》:“臣出使,君且當設饗燕之禮,與之飲酒以勞之,我則以是不復長相思也。言且者,君賞功臣,或多於此。”(1)孔祥軍點校:《毛詩傳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7頁。
《毛詩正義》:“正義曰:后妃言升彼崔嵬山巔之上者,我使臣也。我使臣以兵役之事行出,離其列位,在於山險,身已勤苦矣,其馬又虺隤而病,我之君子當宜知其然。若其還也,我君子且酌彼金罍之酒,饗燕以勞之我,則維以此之故,不復長憂思矣。我所以憂思,恐君子不知之耳,君子知之故,不復憂也。”(2)(清)阮元:《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第33頁。
《詩集傳》:“此又託言欲登此崔嵬之山、以望所懷之人而從之,則馬罷病而不能進。於是且酌金罍之酒,而欲其不至於長以爲念也。”(3)(宋)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3—4頁。
《詩經通解》:“‘陟彼崔嵬,我馬玄黄’二句,設爲行役者之言,其下則作詩者自言,言且飲酒以遣其悲。”(4)林義光:《詩經通解》,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第6頁。
據此,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一、這兩句意思大致爲“君設饗燕之禮,與我酌酒,我才能不憂(表示君知我辛勞,才會設禮犒勞我)”。但君設饗燕之禮這一行爲,應是在“任務完成”後纔能實現,所以“我”纔會憂,“酌酒”也表示“我”的願望——君知我辛勞。二、前人多認爲“維以不永傷”“維以不永懷”的“不”表否定意義,卻未將此二句的“以”單獨訓釋。但據其整體釋義可知,“以” 表目的,意思是“因此,因而”。
安大簡《卷耳》此二句作“我姑酌彼兕觥,維以永傷”“我姑酌金罍,維以永懷”。
本文認爲,簡本雖少“不”字,但意思或非截然相反,“不”應不是表否定之意,或爲助詞,無實義。《詩經》中“不”作爲助詞,不表意義的例子很多,如《小雅·車攻》:“徒禦不驚,大庖不盈。”《毛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小雅·桑扈》:“不戢不難,受福不那。”《毛傳》:“不戢,戢也。不難,難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兩不字皆語詞。”或“不”與“丕”通用,傳世本“維以不永懷”“維以不永傷”,即“維以丕永懷”“維以丕永傷”。《段注》:丕,夫悲切……“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爲“丕”,如“不顯”卽“丕顯”之類。《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不、丕古通用,丕亦語詞,不顯猶丕顯也。”(6)(清)馬瑞辰撰,陳金生點校:《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793頁。《周頌·清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毛詩正義》:“顯于天矣,見承於人矣,不見厭於人矣。”(7)《毛詩正義》,第707頁。
“不”既然不表否定,那麽按照前人對傳世本 “維以不永傷”“維以不永懷”的釋讀,意思則是“爲了憂思”或“因此憂思”,這於上下文來説意義不通順,故我們認爲“以”表目的似乎不妥。
若依前人所説,“永懷”“永傷”的原因是“酌酒”,“酌酒”的目的是 “不永懷”“不永傷”,那麽爲何“酌酒”便能“不永懷”“不永傷”?是因爲“君知其辛勞”或“酒可遣悲”,所以才要“酌酒”;也可能是因爲“我”怕君不知“我”辛勞,或是因爲我出使在外,想念家人,心裏悲傷,才會想“酌酒”,故若將“酌酒”的原因理解爲“永傷”“永懷”似可説通。因此,“以”是“表原因”,意思是“因爲,由於”,且“以”在《詩經》中有表原因之例,如:《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于餱以愆。”箋云:失德,謂見謗訕也。民尚以乾餱之食獲愆過于人,况天子之饌,反可以恨兄弟乎(8)同上,第320頁。?《大雅·蕩》:“爾德不明,以無陪無聊。”《正義》:“汝王之德所以不光明者,以其無陪貳大德之公,無幹事明哲之卿故也。”(9)季旭昇:《詩經古義新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156頁。
所以“不”並非表否定,“以”用來“表原因”,意爲“因爲,由於”,“我姑酌彼金罍,維以永懷”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永傷”可以理解爲“我酌酒,是因爲長久的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