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私尽显大爱,酬报更暖人心

2020-05-06刘欣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婚戒环卫工有偿

刘欣

粗心女士餐厅丢物,戒指身陷垃圾之海;环卫工人无私帮助,终让女士与婚戒重逢。环卫工人的这个善举感动了无数网友,亦有人高呼助人有偿。赞美无私还是提倡有偿?我认为,二者并不冲突,无私尽显大爱,酬报更暖人心。

我国自古便有崇尚无私奉献,倡导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三个环卫工的爱心之举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适量的报酬是对这一举动的肯定与感谢。是以二者并无对立关系。

无私助人值得世人赞美,这是种令人感动的美德。三个环卫工头顶烈日,强忍恶臭,翻遍八吨垃圾,帮肖女士找回被她弄丢的婚戒。这原本不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他们却毫不推辞尽心尽力,不为名誉不为酬劳,况且肖女士之前跟他们素昧平生。这是何等宽厚宏大的高尚人格!这是人间大爱,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苏东坡说:“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这三个环卫工并未因此事而标榜自身,但其行为实乃至善至美之举,如何不值得我们赞誉?这是我们学习高尚品德的机会。在赞美中感受榜样的力量,弘扬正能量,让此类善行不绝于此。赞美无私之必要,已无需多言。

我们提倡无私助人,但也赞同助人有偿。将助人同酬劳挂钩,亦在情理之中。从来没有谁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等价交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三位环卫工为肖女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为此事的引发者,肖女士理应为自己的过失买单。索取报酬固然功利,三位环卫工亦未有索偿之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肖女士可以不要对环卫工进行补偿。帮你找回3万多元的婚戒,你只买几瓶水给人家,这太说不过去了,太不尊重别人的劳动了,说得难听点,有点薄情寡义。正如网友所说,此举让人寒心。

此外,《物权法》早已对助人有偿作出了相关规定。若肖女士能够主动担起责任,为三个环卫工的劳动补发等价“工资”,这是规则意识的体现,亦能为环卫工内心添一份温情,更能表达对其劳动的尊重、对他人帮助的感恩。不难想见,如果肖女士补偿了三个环卫工,经媒体报道后,此举还能强化人们对环卫工的尊敬,弘扬助人的美德,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亦能传播责任意识,提醒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以适量的酬金报答别人无私的帮助,更为社会添一股清流。你有宅厚仁心,我有酬报意识。二者相会,怎能不擦出绚烂火花,怎能不奏响美德之歌?如此两全其美之事,可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可为“三观”腾飞插翅。所以无须将无私与有偿对立,于无私中显大爱,于酬报中暖人心,正如子路救下落水者,其家人以一头牛酬谢,可以鼓勵更多人行善事,护和谐!

诚然,肖女士已为环卫工买水并亲口道谢,亦不能断言其中不含半分诚意;但几瓶矿泉水实在无法与翻捡8吨垃圾这般高强度的劳动等价。因此,自觉用合理报酬答谢,让无私大爱“有偿”延伸,不失为解决此事的一道妙方。

以“善报”慰善行,以善行暖人心,愿社会的花园中花开不败;愿人世的森林里,春风不倦。

【简评】文章从“无私”和“有偿”两方面展开论述,既阐述了“无私”的意义,也论说了“有偿”的价值,并阐明了两者的有机关联,角度全面、客观,显示出作者对此事较为深刻的见解以及较强的认知能力,富于思辨性。文章观点鲜明,论述严谨有序,语言亦饱含情感、寄寓哲理,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指导老师:谢涛)

猜你喜欢

婚戒环卫工有偿
可敬的环卫工阿姨
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任务 基本完成
环卫工何以如履薄冰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对教师有偿补课要分而治之
用婚戒,见证别样浪漫
优雅邂逅 永恒之戒
启明星
婚戒,戴还是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