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报道研究

2020-05-06毛濂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4期
关键词:马来西亚一带一路

毛濂

【摘要】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东南亚区域所扮演的独特作用,要求我们密切关注马来西亚对“一带一路”的情感倾向。新闻媒体作为人们了解国际事务的主要信息渠道,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受众眼中的形象。《新海峡时报》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报”,在“一带一路”报道上呈现怎样的框架?情感倾向如何?其生产机制又是什么?对中国媒体“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力建设有何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框架理论

自“一带一路”提出,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主动向沿线国家伸出友好之手,对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马来西亚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位置,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紧密相连,了解马来西亚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情感倾向至关重要。

《新海峡时报》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报”,对马来西亚的基层百姓和精英阶层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笔者以The Belt and Road为搜索词,以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为时间节点,搜集《新海峡时报》关于“一带一路”报道文本共290篇,参考臧国仁新闻框架的三个层次,主要运用框架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进行深入分析,探求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报道的框架,情感态度倾向和此框架倾向的生产机制,最终提出中国媒体“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力建设的思考。文章運用臧国仁新闻报道框架中的高、中、低构成元素理论,框架理论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运用也各有侧重,文章主要是把高层结构作为事实的主要基调,通常是对事件主题的界定;中层结构是对文本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低层次结构为由符号组成的较为具体的表现形式来讨论。

1. 《新海峡时报》“一带一路”报道框架

1.1  框架的高层结构

即事实的主要基调,是宏观上把握报道的基调和侧重点。文章主要通过构建“报道数量”和“报道篇幅”以及“报道议题”三个类目来分析媒体的立场。

1.1.1 报道数量分析

通过对所有文本进行下载编码发现,5年间《新海峡时报》涉及“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共计290篇,2013年至2018年分别是13篇、28篇、53篇、89篇、107篇。媒体对某一事件的关注程度往往通过报道数量来体现。可以看出自“一带一路”首次提出后,《新海峡时报》对其发展走向给予了持续性的关注,总体来看,《新海峡时报》对“一带一路”报道数量较多,且呈递增趋势。

1.1.2 报道篇幅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文章将《新海峡时报》“一带一路”报道的篇幅主要分为:500字符以下、501-1000、1001-1500、1501-2000和2000以上字符。结果发现,2000字符以上的报道78篇,占比27%;1501至2000字符的报道最多共计81篇,占比28%;1001-1500字符的报道53篇,占比18%;501-1000字符的报道45篇,占比16%;500字符以下的新闻报道最少为33篇,占比11%。整体说来,以1500-2000字符报道居多。媒体对某一事件报道深入与否往往通过报道篇幅长短来体现。可见《新海峡时报》对“一带一路”的相关论述较为深入和全面,给予该议题以足够的重视。

1.1.3 报道议题分析

什么样的议题占比最大就能够宏观地反映出该媒体更加关注哪一类的新闻内容。笔者结合《新海峡时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议题实际,主要分为为政治议题、经济议题、外交文化议题和其他等四个方面。经济议题侧重于报道围绕“一带一路”展开的经济贸易活动和大型项目合作问题;对外交文化议题则相对关注较少。议题特点上有侧重,丰富且多元。

1.2  框架的中层结构

框架中层结构的各个元素都是根据其与“主要事件”的关系进行划分的,构建“消息来源”、“报道体裁”类目进行分析。

1.2.1 消息来源分析

本研究根据该报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实际情况,将消息来源主要分为NST本报记者,中国媒体,国外媒体,特约撰稿人和模糊来源。其中,本报记者撰写的稿件为94篇,占比32%;国外媒体尤其是转载自四大社的报道第二为83篇,占比29%;转载自中国媒体的报道第三为45篇,占比15%;特约撰稿人31篇,占比11%,特约撰稿人主要集中在学者,驻国大使,经济学家等;模糊来源37篇,占比13%。

1.2.2 报道体裁分析

体裁是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笔者结合《新海峡时报》报道实际,将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四种。分析发现深度报道和评论的数量是112篇,占比39%;评论81篇,占比28%;消息位列第三,共计53篇,占比18%;通讯数量最少,44篇,占比15%。

1.3 框架的低层结构

臧国仁提出,微观框架的分析,新闻文本如何去运用单词和句法结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具有主观目的的,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创造性表现。不同的搭配呈现出来的框架或世界观也是不一样的。为此,笔者选取了《新海峡时报》2018年5月24日的一篇报道A new BRI road map(“一带一路”新地图),具体分析《新海峡时报》如何组织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来表达和突显自己的立场。

这篇报道在开头部分以新政府成立为背景,指出马来西亚朝着发达国家的地位迈进。第二部分引出总理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表示将审查前政府的所有承诺,认可“一带一路”为参与国带来经济繁荣。可以看出,《新海峡时报》在具体的“一带一路”报道中善于运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形式展开论述,用他人之口将自己的逻辑和观点呈现出来。在词句表达角度,它注重意义表达的多样性,对褒贬词义的运用,或显性或隐性的衬托报道主题以此呈现对“一带一路”的情感态度。

2. 《新海峡时报》“一带一路”报道框架生产机制

《新海峡时报》“一带一路”报道框架可以概括为,内容上偏重于政治经济合作层面,报道形式上偏重于深度报道和评论的引导作用,框架情感倾向上以积极支持为主,新闻报道可以说是一种符号及其意义的传播过程,这一过程中媒体的生产很容易受到社会文化和新闻自身实践的影响和制约。

一是受马来西亚的政策环境影响。新闻媒体必须为国家利益服务。从中马历史渊源来说,中马友谊源远流长,对“一带一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它的政治立场并且作为东盟成员国媒体,使《新海峡时报》的报道必须与马政府的态度高度一致。“一带一路”既顺应了马来西亚经济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又能给马来西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核心态度以支持“一带一路”为主。

二是受马来西亚与东盟诸国的切身利益的影响。可以说“一带一路”影响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秩序的变化。《新海峡时报》作为一方面秉承真实、客观的专业主义新闻理念,另一方面在国家利益面前,必须同国家利益绑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核心基调以支持为主的原因之一。

三是受新闻把关人的影响。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即把关人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这种影响通常是由于新闻编辑的刻板印象。

3. 《新海峡时报》的报道给我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启示

首先,把握好两国重大时间节点,争取“一带一路”议程设置主动权。在报道数量的呈现中,发现在重要时间节点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议程设置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我国主流媒体应该把握议程设置的主动权,抓住重大会议和论坛时间节点,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建立健全“一带一路”人才库,提升“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在报道来源呈现有过介绍,《新海峡时报》“一带一路”报道有特约撰稿人供稿,这些特约撰稿人主要是学者,外交大使和经济学家,说明马来西亚媒体注重专家的意见。因此,重视“一帶一路”人才库建设,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队伍,保障“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航行,谢丛容.谈谈新闻体裁的类型划分[J].新闻知识,2017(08):31-33.

[2]曹永森.政治报道的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11(l4):11-12.

[3]丁柏铨.党报与新闻规律[[J].新闻界,1997(01):6-9.

[4]韩敏.“一带一路”报道的框架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5]李灏.英国《卫报》(网络版)“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2013.9-2017.9)[D].湖南:湘潭大学,2018.

[6]马胜荣.媒体要重视“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效果[J].公共外交季刊,2015(01):6-11+122.

[7]邵颖.马来西亚官方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中国外语,2018,15(3):72-77.

[8]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一一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H民书局,1999:321-322.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
有你在可真好呀
2016年1月马来西亚天然橡胶库存量同比增加19.3%
2015年11月马来西亚棕油出口环比减少12.4%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北京赢了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