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戏
2020-05-06张乐乐
张乐乐
您听说过有一种地方戏曲叫做迷戏吗?在山东济阳县垛石镇的几个村子里,就有唱迷戏的。这是垛石镇本土的一种戏曲,虽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戏曲,但在垛石镇于良民村,还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村头桥头唱起迷戏。
这种戏曲让人着迷,所以称为迷戏
于良民村坐落在济阳县城西北35华里,民国时期村里的高跷表演和迷戏远近闻名。56岁的于良民村村民刘子平会唱迷戏,他的父亲是迷戏艺人。父亲年轻时曾和周边村子里唱迷戏的人到历城、章丘、淄博等地搭台演出,以此谋生。
迷戏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一度非常兴盛。据刘子平介绍,早期的迷戏是附近村民在春节期间为表达欢乐气氛而随意哼唱的曲子,后来便发展成为这个独特的剧种,这种戏曲很让人着迷,所以称为迷戏。
“迷戏唱得多是家长里短的话题,唱腔比较委婉。”刘子平说,迷戏和吕剧有一些相似之处,吕剧所使用的一些伴奏乐器,迷戏都可以使用。《王二小赶脚》《金玉奴》等曲目既有吕剧的版本,又有迷戏的版本。
垛石迷戏遭遇传承危机
今年 76岁的李如臣是一名迷戏艺人,迷戏曲目《回龙传》是他的最爱。如今,像他一样表演迷戏的老艺人全镇仅剩13名,学唱迷戏的年轻人全镇仅有2人,迷戏面临失传困境。
一说起迷戏,李如臣便打开了话匣子。“我从十六七岁就开始学迷戏,这种戏当时很流行。当年因遭遇自然灾害,为了谋生计,跟着师傅学起来的。”李如臣说,2 0世纪60年代左右,他是迷戏里青衣、花旦的名角儿,整个戏班子经常在垛石镇、新市镇甚至周边的章丘以及莱芜等地搭台子“巡回表演”。当时村里人除了种地,就喜欢听戏。演员唱得投入带劲,观众听得也认真,晚上还有跑上一二十里路赶去听戏的。如今,会唱迷戏的大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据了解,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迷戏渐渐淡出了舞台,能够演唱迷戏的人越来越少。于良民村和周边老开河村、支家村等几个村子中,当年能够登台表演的迷戏艺人中,现在还健在的仅有十几位。
唱迷戏的人少了,听迷戏的人也少了。唱迷戏是挣不了钱的,也少有人去学。
保护迷戏 任重道遠
现在,刘子平正在做一些迷戏保护的工作,从去年开始,他为村里会唱迷戏的老人录音,并请一些懂曲谱的人把迷戏曲谱记录下来。在刘子平的帮助下,李如臣从附近村庄找来了司鼓手范传德、坠琴手范传玉、“小生”王怀君,他们连同李如臣一起临时组建了一个“迷戏班子”。
伴随着音乐,李如臣清了清嗓子,合着“迷戏班子”打起的节奏,娓娓唱来。他扮的是《回龙传》中的王宝钏,虽没有表演服装和扮相,但从一颦一笑中,仍可见他曾经的风采。据了解,这4名老人组成的临时戏班子平均年龄高达80岁,他们已经有四十个年头没聚在一块练唱过了。
坠琴手范传玉说,在迷戏的伴奏乐器中,除了指挥用的司鼓、打节奏用的梆子外,最核心的还数坠琴。他手里的那把坠琴用了五十年了,是蛇皮做成的。“只有蛇皮或是蟒皮做的坠琴才能拉出迷戏独特的音质,无论阴天下雨,都不会变调。”范传玉介绍,当年盛行迷戏时,乐器加工点生意兴隆,如今几乎找不到一家卖坠琴的地方了。
目前整个垛石镇学唱迷戏的年轻人仅有刘子东和从事教师工作的温晓娟二人。刘子东说:“我从去年开始向村里的老艺人学唱。因为我搞塑料大棚,生活上还算宽裕,出于爱好,想要把迷戏学好。”而很多年轻人虽然喜欢迷戏,有想学唱的念头,但多因为经济方面的压力只好作罢。曾经风靡一时的迷戏正在面临失传的严峻困境。
刘子平说,“这种流传于鲁北的地方小戏灭绝了太可惜,不仅是它的唱腔,伴奏乐器坠琴和司鼓也需要年轻人去关注,去继承。”对于目前迷戏传承的困境,刘子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趁老艺人尚能唱曲的时候,将迷戏的台词整理出来装订成册,为后人记录下这种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时希望专业谱曲人能够为迷戏剧本注上曲目。”
碰到喜欢迷戏的年轻人,刘子平都推荐他们去向老艺人学习。他也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和文化工作者能够和迷戏艺人们合作。
(编辑/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