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长期趋势向好 多举措保驾护航
2020-05-06齐力
齐力
应对疫情,中国各级政府部门迅速响应,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支持发展经济。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部署,2月24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部委负责人详解近期出台的稳定经贸政策。
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
谈到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我国的外贸韧性强,竞争力强,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都很强,所以外贸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谈到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任鸿斌说,外贸企业除了面临国内企业的共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外部因素,两方面问题叠加,使外贸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他表示,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商务部出台了应对疫情“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20条政策,印发了《关于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财税、人行、海关、信保等各部门也出台了扶持政策。同时广东、浙江、河南、甘肃等16个地方也都出台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目前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四川等省市复工迅速,浙江省出口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90%都已实现复工。他举例说,比如浙江义乌,为了精准对接返岗员工的需求,包飞机、包专列、包汽车,加强企业的复工复产。针对融资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出台了务实有效的政策,比如苏州支持进出口银行创新开展纾困资金业务。
对于下一步的稳外贸举措,任鸿斌表示,商务部将围绕“六稳”工作,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重点在出口退税、贸易融资、出口信保、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加大力度。二是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对“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市场实行一国一策,促进贸易畅通。三是更加精准帮扶企业。总结推广各地复工复产、稳定供应链的好做法、好经验,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四是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五是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六是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
财税部门重磅发力支持疫情防控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会上表示,财政部门在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和支持重点物资供应的同时,注重发挥财政调控作用,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努力对冲疫情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调整了企业所得税政策,及时予以支持。对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交运输、生活服务、快递收派等行业,出台免征增值税的措施。第二,出台普惠性的降费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阶段性減免社保费、医保费和实施缓缴停缴住房公积金等政策,叠加去年出台的降低社保费率的政策,有利于化解疫情对企业的冲击。第三,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会同人社部等部门出台政策,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渠道,支持企业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不裁员、少裁员。同时,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人,专门出台降低融资担保费等政策,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欧文汉说,下一步,财政部门将一方面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的执行,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取向,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一是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二是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支出。三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四是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从六大方面做好全年稳外资工作
谈到疫情对稳外资会有什么影响及下一步将如何稳外资,任鸿斌称,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人流、物流受阻,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等因素,给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困难,同时,部分境外投资者的观望心态也有所加重。预计疫情对今年一季度吸收外资的影响将较为明显,但影响是阶段性的,是可控的。他表示,从长远看,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中国仍将是全球企业投资的热土。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及时出台了两个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精准帮扶外资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最大程度减少疫情的影响。近期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开始见效,上海、山东、湖南等地重点外资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80%,山东32家韩资汽车配件企业已于2月15日前全部复工,稳定了全球汽车供应链。
任鸿斌强调,下一步商务部将从六个方面扎实做好全年稳外资工作,力争使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是推动更多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优先保障外资龙头企业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二是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密切跟踪在谈大项目,推进在建大项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项目签约落地;三是继续扩大外资准入领域,提升电信、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利用外资水平,压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四是提升开放平台,指导自贸试验区加快改革开放创新试点;五是加强外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六是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金融开放措施的落地没有停顿
对于疫情对金融开放进程有何影响,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从2018年以来,金融系统集中出台了40多条对外扩大金融开放的措施,力度大、影响深,这些措施目前大多数已经落地,还有几条措施要等待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订,之后要及时落地。
“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一方面全力支持疫情的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与此同时,金融开放措施的落地也没有停顿,继续推进。”陈雨露说。比如2月11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批准了万事网联公司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筹备申请。2月14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在这些新推出的30条措施当中,有11条是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中进一步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的措施。他认为,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疫情防控的紧张过程当中继续扩大金融开放的这些措施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
“2020是金融开放比较关键的一年,因为原定在2021年取消在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又提前到了今年必须完成。所以,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协助有关部门来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确保这些措施要按时全部落地。”陈雨露表示。他认为,上述40余条措施的全部落地,为中国下一步全面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将不断地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加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