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童年,让作文真实表达
2020-05-06卢静
卢静
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指导都是建立在经验上,教师试图将自己的感悟、体会,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将这些所谓的“独家技艺”应用到作文中。事实上,对于小学生而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亲历与体验,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童年生活,带领学生对话童心,从真实的童年生活体验中尝试表达,让童年生活成为写作的鲜活素材。
一、回归学生的童年真实,让表达更适切
小学作文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用真情表达自己的童年。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在中年级写作指导中,要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在高年级写作指导中,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要“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等。
显然,将教师的经验作为指导方法,偏离了学生的童心表达,偏离了学生的真实体验。中低段学生充满了想象,而童年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世界。所以,在作文指导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与自由,让学生根据想象描绘多彩的童真世界。
如“秋风在枫叶的耳边,讲了一个笑话,逗得枫叶的脸都笑红了。”“夏天里,火红的太阳好像跟我们有仇,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大烤箱,我都快被烤熟了。”这些充满童趣、童真、自由而舒展的语言,正是小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丰富想象。
同时,爱玩是中低段学生的共性心理特征,也是童年快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学生心目中,童年最生动的记忆,都与玩有关。如走进大自然,摸鱼、玩水、爬树、捏泥巴、抓虫子等童年活动,既让学生的生活充满了快乐,更成为他们作文中最丰富和取之不尽的素材。
在作文指导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来。某学生与姐姐在夜里行走,写道:
突然,走着走着,我发现姐姐不见了!在路边黑黝黝的树影和昏黄的路灯下,我孤零零一个人。我很紧张,越来越害怕,不敢往前走,转过身,拼命地喊姐姐。突然,有人用力拍了我的后背,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姐姐。我又气又急,为什么要吓我?姐姐笑着说,你还打嗝吗?咦,好像不打嗝了!
小作者用生动的文字描写夜行所遇,让文章真实而饱满。
二、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让表达更丰富
只有建立在学生自我生命体验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如实地表达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要调动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与体验,要鼓励学生挖掘生命的感知,用平实的语言抒写真实情感,打造个性语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生命对生活的体验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感知,指引学生创意表达。
如写一件事,可以是亲身经历,可以是亲耳聆听,只要学生能够从真实感受出发,进行“加工”,表达对生命独特而丰富的创意想法。如父母讲的童年故事、同学的特别经历、家乡的传说故事等,也可以构成学生生命体验的重要素材。结合这些人或事,将自己的新奇感受写出来。
在生活中,要引领学生学会观察,从生活体验中去感知冷暖、情义,辨析善恶、美丑。如以“最美的身影”为主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写自己的亲身体验。有学生写道:父亲为女儿削苹果,母亲为儿子盖被子。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能让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浓浓的情愫。
有学生写妈妈为自己盖被子时说:夜很深了,房间的门,轻轻地打开,先开了一条缝,接著,又推开了一点。我眯着眼,看到门口走来一个纤细的身影。微光下,她的周身泛着柔和的光晕。她蹑手蹑脚地,仿佛踏云而来。被子被她缓缓抓起,极其谨慎地,将被子拉高,又盖在我的肩头,掖了又掖。
三、立足童年的独特视角,让表达更尽情
童年是一个人好奇心、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彰显童心意趣,激发学生生命智慧的重要时段。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独特思维,鼓励学生去发问、质疑,探究,用自己的独特体验,诠释童心世界。
在圣诞节前的一次作文指导课上,同学们对“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教师以此为突破口,设置问题:每年的圣诞节,你是否收到过礼物?收到礼物时的心情如何?同学们纷纷发言,描述自己收到的礼物。有学生想到,圣诞老人就是妈妈,因为礼物是妈妈准备的;有学生想到,圣诞老人代表美好的生活,因为有了父母的关爱与守护,我们才有梦一般的童年。从这些生活点滴中,学生能够真切地理解“爱”。
事实上,生活中的一些细微情节,往往需要用心去体会。有学生对于夏天喝的雪碧,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独特的体验。“雪碧倒入玻璃杯,晶莹纯澈。泛着泡沫的雪碧,仿佛是喜马拉雅山峰上洁白的积雪融化而成。”从学生的比喻中,折射出敏锐的观察力。
总之,教师要建构符合学生天性的写作环境,让学生从观察、思考、想象中恰当表达内心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