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章的眼睛,追寻心灵的足迹
2020-05-06张颖
张颖
《月迹》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作者贾平凹是中国当代名家,名字家喻户晓,作品广为流传。这篇文章是学生领略现代散文、感悟语言文字的好材料。
翻开书,先读题,“月迹”的“月”,能让人联想到刚学过的“明月松间照”“月落乌啼霜满天”“床前明月光”等诗词,眼前浮现一轮月亮高高挂在空中的情景,月色皎洁,洒满银辉。“迹”,学生多停留在“足迹”“踪迹”“痕迹”这样的理解。
而贾平凹先生通过视角的不断变换,探寻月亮的踪迹,让我们身临其境,追随着月的脚步,观察生命视角,也观察我们自己的生命视角。
一、动静结合寻月迹
作者细细描出月形月色。第二段是一段精彩的动静结合,“款款地”“渐渐地”“慢慢地”,三个叠词依次呈现,将月亮运行的轨迹特点娓娓道来,甚至还感受到了月亮的性格特点,月亮就如同优雅的女子,知性、温柔,或者是彬彬有礼的男子,或是和蔼可亲的老者,迈着沉稳的步伐,才会有这般表现。这月亮,浸透着作者多少柔情。
“匆匆的”,让我看到了奶奶眼中那月亮,就像我们这群孩子一般,活泼好动,走路做事都不稳当,是匆匆的。动词“溜、爬”,又将这月亮的另一面呈现出来,像是淘气的、顽皮的儿童。再细细品读,那调皮捣蛋的样子更是在脑海中逐渐明朗起来。
到第八自然段,一个“袅袅”便让我好似瞧见了娉婷的女子,温柔如风,巧笑嫣然,难道是那月宫里的仙娥,才会在头心上平添了些“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而第三段“玉玉的、银银的”,写出了月色如水的情景,若是白玉无瑕的玉也就罢了,还说是银银的,这颜色应该极富层次感了。再到21节,“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月光照在细沙上,细沙沾着月色,又多了一层呼应的美。
二、五官体验感月迹
文章虽没写五官,可读文章时我却一直调动着五官。贾平凹这款款流动的文字,单凭一双眼睛,怎能发现它的美。
在作者笔下,“月迹”简直无处不在,“镜中月、院中月、河中月、眼中月、空中月”……镜中月,“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用耳朵听,仿佛能听见它在床竹帘上移动时窸窸窣窣的声音;再仔细瞧,我甚至能瞧见几个孩子失望的神情,听见一声声长长的叹息。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了”,多么美妙的场景,虽没明写出月迹,细细读来还是能读出的,桂树的枝叶并不茂密,月光从稀松的树杈里零散着探出了头,将院子照得更亮堂了。
“倏然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稍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这应当是触觉吧,不经意的,我便把手伸向头挠了挠,确实是痒痒的感觉。可第一下似乎挠重了些,毕竟手不是月亮,也不似那般温柔,柔情似水的。乍一闻,好似还能聞到桂花的芬芳。那袅袅升起的月亮,也许化身成了月宫里的桂树,也许化身成了月宫中的仙娥。这些是多么美妙的感受啊,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置身在月宫中了。难怪作者说,“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三、入情入境悟月迹
贾平凹先生曾说:“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初读文章,我便可以看出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是从失望到开心;再读课文,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是从失落到满足;直到最后的时候,“噢,月亮竟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我读“噢”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读“竟”有心满意足的感觉,读“哩”还感受到了幸福。
追随着月亮的足迹,孩子们就这样成长起来了,我突然感受到月亮的轨迹,居然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轨迹!“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孩子们渴望的到底是什么,这是意境领悟,也是心境体认。我的体悟,也许是见月思念家人,换位思考。孩子们喜欢的,或许是月亮的颜色。
读到最后,月迹去了哪里,不就是“心中月”嘛!心不一样,这月亮怎能一样?不过,读罢此文,梦想、童真、美好,也许都会成为我们共同的向往!
心中月何来,也许没有奶奶的指引,我们也找不到,正是因为奶奶这样守护美好的人,孩子们才能自由地追逐心中的理想。也许,月迹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对于理想的追逐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