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性主义批评

2020-05-06刘云鹏王冠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主义爱情

刘云鹏 王冠丹

摘  要:文章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他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诗歌开始的,其作品领域还包括传记,小说,文学翻译和戏剧。茨威格作为男性作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表现了对女性的赞赏,对女性的尊重,对女性的同情。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其来源于女性经验和社会理论,女性主义对于文化史以及文学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抗争男权文化,吸引了许多批评家的注意,令一些男权主义批评家刮目相看。本文的解读侧重于女性主义视角,体现了女性主义,体现了女性主义的成因。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主义;爱情

作者简介:刘云鹏(1995-),女,汉族,黑龙江省海伦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1

虽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并不多,但是他的作品体现了独特的艺术和人道主义。他被高尔基赞赏为世界一流大师。[1]一战破坏其家园,纳粹暴行重创了其心灵。由于其内心的变化,其写作风格随之改变。当时其他作家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但是其作品包含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和现实主义心理色彩。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主义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描写了一个陌生女人的一生。这个女人遇到作家后便爱上了这个作家,许多同龄人向其表露心意,但是她一概拒绝。女人同其家庭进行抗争,去维也纳寻找作家,作家搭讪,她就和作家在一起了。后来女人怀孕了,但是她没有告诉作家。[2]女人对作家只有感谢,只有幸福,从不后悔。作者对女人的心理进行细腻的描写,为女人谋得一个平等于男性的地位。女人在即将离世时,仅要求作家在其生日买一些玫瑰花,只想继续爱着作家,女人从不要作家的任何付出,侧面表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

茨威格擅长于描写女性心理活动,在该作品中,男女社会地位并不平衡,女人一直处于附属状态,依附于作家。[3]女人的所有精力都以作家为中心,女人为了作家放弃其美好的青春年华,放弃其光明的未来,放弃其年轻的追求者,那些追求者都给女人足够的宠爱,足够的尊重,但是她只喜欢作家,为了爱情放弃了所有其他追求者,她认为自己是属于作家的,不可以将自己分享给别人,她认为作家是她的全部,那些追求者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是她生命中无足轻重的路人,但是对于作家来说,女人也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是他生命中无足轻重的路人。

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性主义成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人母亲在与其父亲的婚姻中战战兢兢,依旧成为寡妇,女人对于作家的爱恋既狂热又懦弱,女人和女人母亲的状态形成的原因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并不是独立的。在日常生活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获得平等地位需要在经济上独立于男性。这即是女权运动以获得女性平等于男性就业权为目标的根本原因。[4]茨威格在本部作品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念,其体现于作者对女人母亲的表述,在其父亲去世后,女人母亲心情沉重,哀痛不已,她的生活只能依靠养老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女人在经济上并不依赖他人,但是却将自己的全部贯穿于自身的爱情,为了爱情义无反顾,没有自己的主见,依附于作家,寄托于作家。

自古以来形成的男权主义,男性通过把握权利来维护制度,巩固制度,女性一直都是力量微薄,不能对局势做出改变,面对问题时要么沉默,要么顺从,依附于男性,寄托于男性。[5]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人一直知道她喜欢的作家的风流,但是她依旧愿意将自己的全部投身于对作家的感情。作家在被茨威格描写的过程中,通过女人对作家的评价展现了作家的美好,并对作家表示宽容,谅解作家对她所做的一切。这充分体现了男性与女性的不平等地位,作家只是将女人作为自己生命中的过客,并未给予一定的关注。

女性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才可以追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等。[6-7]女人怀孕了之后没有告诉作家,女人对孩子保持沉默,独自抚养其与作家的孩子。女人明白作家即使知道也不会与他一起抚养孩子,这充分体现了女人的自我意识。小说中描述了女人关于孩子的心理描写。

3、结语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文中,茨威格充分表达了其对于女性主义的态度,显示男性作家尊重和同情女性,體现了在日常生活中女性的弱势群体地位。此小说引导读者认识现实,鼓励女性有自我意识,以自身为中心。

参考文献:

[1]许凌云.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J].汉字文化,2019:85-86.

[2]邹怡.追逐理想 渴望自由—论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名作欣赏,2019:93-94.

[3]冯睎乾.玫瑰的秘密—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书城,2018:82-83.

[4]杨艾明.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文化差异性[J].电影文学,2018:111-113.

[5]刘畅.从人格结构角度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文教资料,2018:222.

[6]王岚.用叙事理论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作家的形象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17:162-163+138.

[7]秦闻.时空叙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艺术解读[J].名作欣赏,2017:94-95+97.

猜你喜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主义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缺失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