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文字背后温情的“生活家”
2020-05-06余玮
余玮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幸福密码的破解,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文如其人。毕淑敏的文字不浮躁、不奢华、不卖弄,现实生活中的她真实而亲切——从容的举止、平和的目光、温婉的言语、谦和的口吻、真诚的笑容。
“戎装·白大褂·爬格子”的变奏曲
16岁那年,毕淑敏赴西藏阿里,开启11年的军旅生涯。高海拔、缺氧、超低温……这些词对于16岁前的小丫头毕淑敏没有概念。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她对吃苦的思想准备有点不足。在这个完全陌生、极端的自然环境里,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顿悟人的生命之渺小与脆弱。最可怕的是寂寞,能一起侃的人很少,和家人通信也不畅,常常显得百无聊赖,只能一个人去发呆。严酷和寂寥,成为毕淑敏这一段时间生活的主题词。
有一次,毕淑敏为一个战友守灵,她说:“我站在窗外看天上那离得很近的巨大的星星,感觉到生命真的很宝贵短暂,我今生一定要利用好或珍惜好自己的生命,非常明确地为自己确立了生存的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更好,起码也不给别人痛苦。”
阿里的生活是寂寞的,惟一的娱乐休闲是读书。她把《鲁迅全集》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鲁迅这位现代文学奠基人,渐渐成了毕淑敏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偶像。后来,毕淑敏脱去戎装,转业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她发现,医生和生命发生着最紧密的关系,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
对于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敏感,使得毕淑敏有了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为此,她用一年半的时间,自学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
1986年,34岁的毕淑敏铺开稿纸开始写作,一吐为快。利用当医生值夜班的时间写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全不懂写小说章法的她,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处女作《昆仑殇》。“起初写小说完全没有经验,心中充满了激情,心里有话要说,要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就做了,就这么简单。”她说。
毕淑敏记得,那天自己把稿子用牛皮纸袋封好,先生骑自行车直接送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昆仑》杂志编辑部,很快,编辑部来信,说“被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同时质疑稿件是否是请人捉刀代笔的。
次年,第4期《昆仑》杂志重磅推出了《昆仑殇》,《小说选刊》接着转载,引起轰动。不久,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毕淑敏步入中国文坛。
她的先生曾这样说:“对她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她的处女作《昆仑殇》。因为我亲眼看到了她怎样白手起家,踏出了第一步。对一个作家的家人来说,评价作品也许和读者、评论家有所不同。我看到她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努力。”
从此,毕淑敏边做医生邊写作,直至1991年,她决定退出从事了22年的内科医生职业,专心投入文学创作。1998年,已是国家一级作家、拥有文学硕士学位的毕淑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课程班的一名学生。那一年,她46岁。面对别人的不解,毕淑敏说:“我一直对研究‘人特别感兴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神秘,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着迷。正好有进行专业学习的机会,就很自然地报了名。”在北师大主修心理学博士之后,毕淑敏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心理咨询中心。她坦言:“喜欢和人有关的学问——医学和文学,包括心理学。这样的学问,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快乐。”
“最幸福的人”
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毕淑敏说:“有些时候,‘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黑白的照片。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者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为此,她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
“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没有一件金首饰、宝石,也没有一套名牌衣服,没有名车,没有大房子。”毕淑敏说。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她这一生将永不化妆。“有场合需要的话,为了表示尊重,我还是会化点淡妆。”据悉,她惟一的一支口红还是出席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时受赠的礼物。一如她在散文《素面朝天》中所言:“我是女人,也很爱美。但我却不喜欢化妆,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一些失了真我的颜料。”
其实,她的文风也是“素面朝天”,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凡之中见真情,素朴之中见思想——读她的作品是一种精神享受。“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解读。在毕淑敏看来,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表而是心灵。
成家后,先生称她是“对家庭很负责很敬业的那种主妇”,并特地强调了“敬业”这个词。她先生说:“我们一起外出,她常常被人认出来,照相或签名时,我就站在一旁,也觉得很自然。夫妻嘛,只要是真的相亲相爱,没有什么名声和金钱的差异会阻碍情感。我们已经携手走过了这么多年,已经慢慢地变老了,我们还会继续携着手,继续变老。”
(摘自《中华儿女》,本刊有删节)(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