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医用防护服、口罩产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2020-05-06林笑
林笑
4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医疗物资生产保障情况:医疗物资产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截至4月5日,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截至3月底,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方提出相关物资需求,涉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测温仪等;截至目前,累计向全国供应各类呼吸机近2.9万台,向国外供应各类呼吸机近1.8万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介绍,从供需情况看,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企业也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截至4月5日,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达到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40万台。当前,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防疫物资的需求依然较大。
针对全球疫情的不断攀升,中国医疗物资大量供给出口能否跟上不断攀升的国外订单需求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说,中国是医疗物资的生产大國,面对疫情防控需求,我国各类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恢复并实现了扩能扩产,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保障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企业加班加点,千方百计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根据全球疫情蔓延扩散的态势扩能扩产。但也应该看到,在庞大的国际需求面前,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医疗物资产能的发挥和供给能力的提升。
比如,防护服的全球保供也受到中外质量标准、使用习惯等差异的制约,我国防护服目前的日均产量已经超过了150万套,理论上讲,满足国际市场需要问题不太大。但这些防护服是分别按照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不同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的,与进口国和地区的相关要求并不完全匹配。
对于今后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效能提升,黄利斌说将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更加突出生产能力储备和技术储备,确保及时统一生产、快速增产,加大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发投入;二是调整优化实物储备品类和规模,根据风险评估及时动态更新应急医疗物资分类和储备目录,科学调整储备数量,提高实物储备利用效率;三是建立统一储备体系,分级布局物资储备,扩大储备规模与资金投入,引导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扩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