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中的中国战士
2020-05-06尚金州
文/尚金州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中,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根据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开始实行捍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等政策,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为十月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数以十万计的中华儿女,曾为建立和捍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转战沙场、流血牺牲。
成长与奋进
十月革命中的中国战士来自中国各地,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被招募或拐骗赴俄从事战勤劳作的华工,受尽了战火的摧残和沙皇资本家的折磨。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教育下,许多华工成长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同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阶级兄弟一起,义无反顾地为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而战、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战。
参加十月革命的华工遍布苏俄各地,其中刘福辰和冯扎瓦参加了攻克冬宫的战斗,铁岭人任辅臣率领的“红鹰团”、沈阳人包其三率领的“中国营”在各地战场上功勋卓著。华工还是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领导的察里津(即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保卫战中的一支生力军。在斯大林、伏龙芝、捷尔任斯基、伏罗希洛夫、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恰巴耶夫(夏伯阳)、加伦(布留赫尔)等人领导的部队中,都活跃着中国战士的身影。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就刻画了与他并肩战斗的中国战士的形象:
一个晒得黝黑、两眼通红的中国人,只穿一件衬衣,身上缠着机枪子弹带,两手攥着手榴弹,根本不找掩蔽物,一个劲猛追过来。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红军战士,端着一挺轻机枪。这是打进城里的第一支红军队伍。谢廖沙高兴极了。他奔到公路上,使劲地喊了起来:
“同志们万岁!”
他出现得太突然了,那个中国人差点把他撞倒。中国人正要向他猛扑上去,但是看到这个年轻人这样兴奋激动,就停住了。
……
红军战士们把谢廖沙围了起来。
“我的认识他,”那个中国人高兴地笑着说,“他的喊‘同志们万岁’,他的布尔什维克,我们的人,年轻人,好人!”他拍着谢廖沙的肩膀,用半通不通的俄语夸奖他。
中国战士在十月革命中的贡献,受到帝国主义干涉者和白匪军的切齿痛恨,他们不仅疯狂杀戮俄国革命者和人民群众,也对中国人举起了带血的屠刀。直到40年后,曾任列宁卫士的李富清,仍难以忘怀1918年夏季的惨景:“尤其令人发指的是:沿途的树上和木桩上吊满了中国战士的尸体,有的耳朵被割掉了,有的眼睛被挖掉了,有的舌头被割去了,有的肚子被戳穿了,肠子拖在地下,有的手心和脚踝都被粗铁钉钉在木桩上……中国战士们看到这些,又气愤、又哀伤。部队一边前进,一边收尸,一路上共收了二百多具中国战士的尸体。”
经过革命斗争烈火的锻炼,在俄华工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不少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当时在俄共(布)中,还曾建立了独立的中国人党组织“俄国共产华员局”。
在此期间,参加十月革命的中国战士们,还设法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内革命力量联系,准备为推进中国革命作出自己的贡献。1920年10月5日,“俄国共产华员局”中国部书记刘谦曾亲赴上海面见孙中山,共商以新疆为军事基地、以上海为宣传中心,将十月革命中国战士交孙中山指挥,“共同地、步调完全一致地为反对华北现在的反动政府打好基础”。不幸的是,刘谦在返回苏俄途中被反动势力暗杀,原定计划未能实现。
任辅臣(第二排左三)与他率领的“红鹰团”部分官兵
关心与怀念
对于中国战士的贡献和作用,列宁十分重视,予以充分肯定。1918年2月和4月,列宁亲自主持了工农红军第一国际团和第一莫斯科红色近卫中队的组建工作,参加这两支部队的中国战士数以千计,其中国际团第一营第三连和红色近卫中队独立营完全由中国人组成。7月,在第一莫斯科红色近卫中队出发时,列宁亲临送行。此后,在对白俄罗斯乌罗勃纳战斗中建立功勋的第二红军大队特别中国队予以奖励的指示中,列宁还指出:“中国的士兵们在俄国的革命战争中奋勇作战,就应该得到额外的奖励。”1919年5月,列宁还接见了苏维埃第四团第三营全体中国战士。
1918年11月7日,在十月革命1周年之际,列宁在莫斯科红场主持了十月革命烈士纪念碑揭幕典礼并发表演说。在这些由列宁亲自主持安葬的烈士中,就有两位中国人,一个姓张,一个姓王。他们都是1917年在十月革命最初的日子里牺牲的。直至今天,他们仍然和战友一起,安息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尽管至今未能查清他们的完整姓名,但正如红场无名烈士墓的碑文所言:“你的名字无人知道,你的功绩永垂不朽。”
列宁重视和关心中国战士,中国战士同样热爱和尊敬列宁。正如十月革命老战士李新红所言:“列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们都牢牢地记在心里。”许多中国战士曾目睹列宁的风采、聆听列宁的教诲。十月革命老战士王树山回忆说:“我记得有一次,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工厂召集的群众大会上,简单明了地对工人说:‘为了结束战争,各国劳动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列宁走下讲台时,工人都对他鼓掌……中国人鼓掌鼓得特别热烈。”
对于十月革命中国战士的贡献,孙中山给予高度评价,并十分珍惜他们对于自己的敬意。曾与孙中山在上海见面的苏联外交部成员马特维耶夫-博德雷在1956年回忆说:
孙中山拿了一群中国赤卫军战士——基辅苏维埃代表拍来的一份电报给我们看。这些中国赤卫军战士为了争取十月革命的胜利,曾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并肩作战。
中国赤卫军战士不是在别的地方,而是在我国国内战争最激烈的战场上参加战斗的。这是一种象征,是两个伟大的邻居——俄中两国人民未来的亲密友谊的鲜明表现。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后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长篇小说中,描写了同俄国兄弟并肩作战的中国赤卫军战士的形象,这并不是偶然的。
当孙中山收到一群中国赤卫军战士从遥远的俄罗斯给他拍来的电报,向他致敬,并请他到社会主义国家访问的时候,他的感受,他的骄傲心情是容易想象的。
孙中山没有向我们讲述自己的感受和骄傲。但是为了理解一个人的内心感情,难道在一切情况下都要通过语言吗?孙中山这样珍惜地保存自己的同胞拍来的电报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他的感受。
对于十月革命中中国烈士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直予以高度评价。1957年,十月革命40周年之际,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先后接见和慰问了去苏联参加庆祝活动的李富清等6位十月革命老战士。1977年,十月革命60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贺电中指出,“在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和捍卫十月革命成果的斗争中,中国人民的许多优秀儿女同俄国无产阶级并肩战斗,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表达了深切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