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华”正当时
——记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人付振晓

2020-05-06倪海龙

科学中国人 2020年7期
关键词:元器件风华元件

倪海龙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从以“年”为节点逐渐向更短的时间单位过渡。尤其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说,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人们对手机、微型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的依赖程度,伴随着新产品的问世攀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子信息产业正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关键力量之一。

那么,在电子信息产业日益壮大的背后,在光鲜亮丽的技术产品生产链中,有哪些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呢?个头小、分量轻、功能多的元器件算得上一大类。

从发展历程来看,电子设备或系统的每一次功能升级,都会对元器件提出更高的产量和性能要求。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电子元器件的材料研究、发展速度、技术水平高低和生产规模也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甚至还关乎制造业、现代装备行业等产业升级。这种类似行业共识的信息对从业人员来讲并不陌生,身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华高科)副总裁、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付振晓,时刻都能感受到被时代需求追赶的紧迫感。在他看来,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身上担负起的时代责任。

将自己和企业“钉”在创新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这句话适用于处在时代中的国家,也适用于身处行业里的个人。从一开始,付振晓就准备主动出击。

从泰山脚下来到七星湖畔,这些年,付振晓已经将广东肇庆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起初,他一路求学、深造,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当时刚好是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也是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极为严峻的一年。因为国际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对元器件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一大波从业人员不得不在种种机遇和挑战面前做出选择。

付振晓选择了迎难而上。他于同年8月进入风华高科,一直致力于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工艺技术攻关、市场推广及科研管理工作。“当时因为平台和专业对口,看到了发展的前景,就来了。这十多年来,我感受到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便越来越坚定了在这里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如今,作为风华高科党委委员、副总裁兼风华研究院院长,付振晓已经实现了科研、管理两手抓,靠着创新这块硬招牌促进企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付振晓完全适应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带头人、管理者的角色,多年里,为企业攒下了大大小小的勋功章。站在技术革新的角度,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了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微型及超微型片式元件、无源集成器件等多项核心技术。诸如镍内电极MLCC用材料、无铅环保型NPO高频系列瓷料等多种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均在他的团队手中实现了国产化。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他们靠着自家技术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宣告“打破”了。

这是一个团队、企业精诚奋进的结果,还得益于管理者的决断力、执行力。付振晓认为,企业员工的创效活力需要平台的激发和带动。为此,他和领导层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多番试验,推出了“研发储备—产品升级—工艺革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研发与攻关流程,确保产品、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次,风华高科在科技成果孵化体系、职工技能提升和管理上,也随行业发展不断有新动作,增强了整体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发展潜力。

在中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排名上,风华高科高居第11名。同时,它还是中国电子材料行业50强企业、电子陶瓷材料专业10强企业。于是外界普遍将风华高科与国内电子元器件的龙头企业挂钩。付振晓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制高点的当下。在他看来,“电子元器件产业是肇庆特色工业产业之一,积累了一定基础,但与国际上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距离。我希望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把产品做好,推动企业、行业创新发展,为振兴民族企业贡献力量。”

要想不被抛弃,就永远赶在前列

起步晚、核心技术有限、市场占有率低,是我国电子元器件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体积越来越小,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电子元器件开始进入“转型期”。总体来看,片式化、微型化、高精度化、集成化显然成了主潮流。这就代表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已经摆在眼前。

当前,无源元器件特别是片式元件(阻、容、感)被视作衡量领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片式电容、片式电阻、片式电感三大无源元器件,约占元器件总产量的85%~90%。高占有量体现着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无需质疑。但是,国内片式阻容元器件发展同样不容乐观。“我国的产业起步晚,高端产品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每年片式阻容元件的需求达近千亿元,但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10%,高端特别是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几乎全部进口。”一旦国外断供,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基站等行业就可能面临停产危机。这样的风险就如同一把刀一般,时刻悬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头顶。

为此,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均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要求重点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问题。

早在2001年,风华高科就投入到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的相关工作中。在原国家“863”技术、工业强基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下,他们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针对超微型片式元件制造工艺及其关键介质材料,系统开展了应用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次年入职风华高科的付振晓恰好见证、参与了全程。15年的时间,他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博士生成长为教授级高工,并有幸担任了“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的一把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时间跨度久,但在付振晓的主持下,整个项目团队的工作井井有条。哪怕现在往回看,明确问题、攻克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这一系列举措在时间线上也十分清晰。最开始,为满足终端应用对片式阻容元件“超小尺寸、超薄介质、高精度、高可靠”的技术要求,他们经过多次沟通、讨论,指出了三大难题:一是介质材料和电极材料共烧不匹配造成的电极不连续、产品电性能和可靠性差;二是高性能纳米晶介质材料制备困难、共烧过程颗粒长大导致产品可靠性降低;三是高分辨率电阻体成型、数百层电极对位精度超差等导致难以大规模生产。

基于这三点认识,项目研究团队制订了详细的攻关计划,将大问题拆解为小问题,分工合作、逐一击破。以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快速共烧技术创新为例,他们先是根据内电极中的米镍粉、钛酸钡烧结温度和反应差异等,确定了“提高升温速度、缩短升温时间可有效降低烧结动力及界面反应能”。然后,项目组基于该原理发明了MLCC快速共烧技术加大研究力度,最终成功解决了超微型MLCC超薄介质和镍内电极烧结不匹配、超微型片式电阻器电阻体和电极之间界面扩散严重的问题。更直白一点来说,界面反应层的控制向着“精准”迈进一大步,被国外封锁的关键工艺技术,在他们手中解封了。

除此之外,这个以“不解决问题不罢休”为目标的队伍,还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了两步预烧固相法合成单分散、四方相BaTiO3纳米晶技术,让超微型MLCC关键介质材料可以贴上“中国造”的标签。而面向元器件的对位、成型等问题,他们则从设计方案、技术、规模化生产等多角度入手,不但解决了高精度、高分辨率超微型片式电阻器合格率低的问题,还靠着实打实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到2015年12月31日项目结题,付振晓和他的项目团队交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卷。这同时也是高端阻容元件国产化的一次积极探索。11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专利奖,以及中兴、华为、TCL等企业授予的“最佳交付支持奖”“优秀供应商”等称号,是对项目组的肯定,也是对风华高科的认可。

此外,他们还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36件,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项目产品在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大规模应用,得到华为、中兴、美的、西门子、长虹及埃泰克汽车电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高度赞赏。“4款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01005片式电阻器在我国内资企业实现零突破,销量占据内资企业的100%”“产品在华为公司的国产化替代,vivo、oppo等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也将陆续导入,有望撬动数百亿元市场,实现5G通信所需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的100%国产化供应”……这些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在陆续涌现。

李龙土院士(右二)在付振晓陪同下参观风华高科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跑”得快,因为有坚实的后盾

2019年,风华高科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微型基础片式元件及关键材料创新和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推荐机构的意见栏中,有这样一句话:风华高科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处于基础而关键的位置,特别是在国内新一代5G通信产业链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最近几年,5G这个时髦的词汇高频出现在风华高科的未来技术规划中。就在2019年的12月17日,作为企业的技术带头人的付振晓还和同事们召开了研讨会,专门了解5G战略性客户需求技术产品研发的最新情况。时时刻刻走在市场需求的前沿,是风华高科对发展的敏锐意识。支撑这种意识的除了专业的人才和团队,还有一个企业数十年来的沉淀。

风华高科称得上年轻。它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肇庆风华电子厂,于1994年进行股份制改革,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打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专用材料等电子信息基础产品。公司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已形成三大系列的电子信息基础产品。其中,以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片式电阻器、片式电感器三大片式器件为主的新型元器件系列产能达6000亿只/年;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片式电阻器生产规模均居国内内资企业第一位,全球排名分别为第八位和第三位;生产规模占国内企业生产总规模的70%,是国内唯一同时实现微型片式电容器、微型片式电阻器、微型片式电感器及其关键材料大规模生产的企业。

各种闪亮的光环背后离不开科技二字。科技蕴含的内容很广,包括技术开发、人才引进,以及优势平台建设。要说它与一般科技型企业的差别,必须要提的是让付振晓引以为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风华高科得到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在电子元器件材料领域设立的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走进实验室的分析测试中心,可以看到一片射频模块正被扫描。旁边电脑显示屏上,同步输出着模块的部分重要指标。“有了这个实验室,我们就可以将自主研发的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作对标分析,同时,在研发过程中,成品、半成品所存在的问题,也能快速得到分析、检测,查找原因,它非常有利于我们的研发创新。”付振晓介绍道。

以劳模精神打造创新引擎 激发企业创效活力

“在此之前,我们虽然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但它们主要都是在应用领域发挥作用,在基础理论上‘卡脖子’,往往只能跟在别人的理论后面来着手产业化的工作。也就是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一旦成功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们就能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提高创新能力。”研究人员口中的国家级企业技术平台,风华高科一共有6个,不算重点实验室还实现了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合作基地的全覆盖。

这些国家级平台与另外6个省级平台、1个市级平台共同服务风华高科企业发展,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当然除了硬件条件,付振晓作为企业管理层也贡献出不少引进、培育人才的好点子。“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和热情也是需要去激发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励机制。”他介绍,为进一步激发和保持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和热情,风华高科将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作为切入点,出台了风华高科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激励方案,站在不同岗位员工的角度去思考、感受,完善用人和奖励制度,进一步活跃了风华的创新氛围。同时,风华高科研究院也在持续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一方面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来培育内部团队;另一方面则发挥平台作用,通过收集上下游企业的需求课题,评估后立项,再将拟研发项目发送到国内外科研机构招标。最终,这些制度也好,模式也好,等待它们的是时间的检验。

将荣耀归于过去,对于付振晓和整个风华高科而言,振兴民族企业的担子依旧很重。立足当下,如何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之林谋求一席之地,是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元器件风华元件
国产元器件选型方式及流程分析
航天产品用元器件返修技术状态管控研究
LGA封装元器件批量除金方法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百年风华 初心不改
百年风华·感受景芝那片红
百年风华
穆欣欣:最是风华正当时
如何读懂色环电阻
非线性元件的处理
上海风云“东邪”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