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果”
2020-05-06文/呢喃图/李鹏
文/呢 喃 图/李 鹏
我们之前曾好几次讲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幅是他送给友人三百枚橘子时,随手写的字条《奉橘帖》,还有一幅是他与友人聚会时趁酒兴写下的《兰亭集序》。这次,我们来一起聊聊他的《快雪时晴帖》吧!不过一开头,我们要从他“宠鹅狂人”的绰号说起。
听说山下有位老妇人养了一只啼声悦耳的大鹅,也不知她愿不愿把鹅卖给我!
您这么尊贵的大人物来做客,我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请您慢慢享用!
呃,大鹅变成了烧鹅……
贫道不做生意,如果善人真喜欢,不妨抄经来换!
真的可以吗?我现在就回家抄经去!
后来……
善人,贫道也有鹅!您的经呢?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在李白笔下,王羲之是个可爱的人,用手抄经文换了大鹅的他兴高采烈,竟然忘了和大鹅的前主人道别。就像宋徽宗爱鹤,他写的字也像鹤一样,有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也借鉴了鹅的形态。这说法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王羲之的确珍视生活中的寻常小物,却又摆脱了其功用的羁绊。他家门前栽种橘树只为了送人橘子吗?他提笔换大鹅只是为了炖汤吃肉吗?他悠游山水,享受生活,天下万物都能融进他出神入化的行书,于是他捕捉的所有灵感都通过书法与文学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快雪时晴帖》也是如此。
◎[元]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局部)
◎ 抄完经后,笼鹅而归
王羲之写给朋友张侯的这封信中,前后的“羲之顿首”代表的是“某某敬上”或“此致敬礼”的意思,也是一种书信格式。书信的主要内容只有十五个字,前面说道:“下了一场令人舒爽的雪,停的也正是时候,真好。想来您应该平安舒适。”后面的“力不次”,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累了,这次就写到这儿吧”。
而“未果为结”,可能王羲之是想说这大雪天的,果子也结不出来了吧!
你就知道吃!我想王先生是不是之前放过张侯鸽子,没有出席他办的宴会,所以来道歉呀!
你俩这光顾着吃喝玩乐了!这里的“果”肯定不是果实的意思,但究竟“未果”指什么事,至今也没有定论。
◎[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有人认为“未果为结”的意思是“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有人认为是“我的仕途尚不明朗,仍胶着纠结”;也有人觉得不应过度解释,王羲之就是想表达“没能照心意把信写完”而已。无论如何,王羲之知道张侯明白自己的意思,多余的话便也不必赘述。
无论如何,这二十八个被乾隆称为“二十八骊珠”的字流传了下来,倒未必是因为其蕴含了什么知识,或传达了什么道理,而正是字本身那气定神闲、匀整安稳的结体和圆笔藏锋、错落有致的章法打动了我们。技巧纯熟、运笔自如的书法并不鲜见,但古往今来最好的字,往往不是刻意写成的,而是出自情感迸发的瞬间。
可能是因“瑞雪兆丰年”的缘故,古人对雪有种近乎偏执的青睐,因此有了诸多咏雪的诗和颂雪的画。那年的雪下得这样好,洁白的大地、晴朗的天空都令王羲之的心情愉悦起来,便提笔给朋友写封信问好。可想起那件“未果”的事,又有些丧气,就此搁笔,真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爽爽有一种风气。
很难想象,王羲之即兴所作、势出天然的书信手札,传到后世竟成了帝王争相“种草”的稀有宝物。他的“迷弟”和“迷妹”包含但不限于唐太宗、武则天和乾隆。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几乎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迹了;幸运的是,各朝皇帝对他的喜爱使得他的各种摹本流传至今。尤其在唐朝,许多著名书法家都曾参与王羲之书法的临摹工作,他们使用的“双勾填墨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复制技术——先用薄纸铺在原作上勾出文字的轮廓,再把它描在正式的宣纸上,最后用墨填满空隙。这样一来,即使是复制品也能与真迹非常相似,行话所谓“下真迹一等”,相当于今天的“高仿”。
“高仿”要求无限接近原作,大家抓紧时间临摹!
好不容易得来的真迹,朕还要还回去,大家抓紧时间欣赏!
◎ 双勾比单勾的复制结果更准确,甚至可以临摹出破锋、贼毫和断笔等细节
书法模仿得再像,也只是摹本而已,魏晋之浪漫,其实是人的精彩。那时文人心性自由灵慧,《兰亭集序》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行书,与王羲之放浪形骸的个性、豁达的人生态度息息相关。《快雪时晴帖》的书写风格和《兰亭集序》大不相同,它更加圆劲古雅、稳重平和,但不变的是线条中蕴含的动人情感。若没有一场下得恰到好处的大雪,没有一双发现快雪时晴的爱美之眼,没有对友人温柔亲昵的情意,便绝写不出这样耐看的字来。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真乃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真乃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果”的字形演变
◎《快雪时晴帖》中的“果”和“为”
起笔与收笔稳重沉实,不露锋芒
由横转竖多为圆转
“为”字宛若盘龙,蓄力在内
“果”与“为”字连写,如行云流水,不见拖沓
“果”不仅经历了字形的演变,含义也不断被引申,现在就把每个句子中出现的“果”字和它的引申义连起来吧!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种树郭橐驼传》)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南史》)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
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
(《赠王孙文》)
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孔雀东南飞》)
果如是,羿亦有罪焉。
(《中山狼传》)
动词,实现
形容词,果断的
副词,果真
名词,果实
连词,如果
名词,事情的结局
动词,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