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化”支撑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5-04许诺
许诺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2019年全国软件业务收入达到7.18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国民经济前列,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步提升。与此同时,软件工程专业价值观引导不足、专业教育针对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不足、高校人才培养适应企业需求不足、软件工程多样性人才培养不足、短板明显、价值失衡、产用脱节、生态脆弱等问题依然突出,亟须加强产教合作,建设特色化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势在必行
今年6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从强化使命驱动、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注重产业导向、加强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严格教学管理、促进国际交流、推进质量建设、加强组织保障共十个方面入手,在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软件产业生态构建、国民软件素养提升,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高质量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人纷纷指出,当前,软件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带来了对软件人才的旺盛需求。2019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达到673万人,同比增长4.7%。其中,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人才需求和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亟须大量具备软件思维,掌握先进软件工程方法,熟悉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编程实现、质量保障等技能的专业化人才;亟须掌握行业知识,熟练算法建模,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的复合型人才;亟须面向产业生态建设需求,汇聚大量优秀开源人才。
产教基础资源禀赋
四川是软件产业大省,2019年四川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190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917亿元。此外,四川省也是融合创新示范区,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拥有一大批大型软件企业和骨干企业用户,包括成飞、四川长虹、中国网安、东方电子、四川九洲、核工业动力院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中电科10所、29所、30所、中电熊猫、中电锦江、中科院光电所等大型嵌入式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
成都是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与体验推广中心建设示范基地,近些年,先后出台了《成都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等政策性文件,具有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基础和优势。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家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2010年软件工程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软件工程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对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有良好的产业支撑、较强的学科基础、齐全的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人才培养体系成熟、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科研教学成果突出。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以大型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深化与成飞、长虹、中国网安等龙头企业的产教融合为途径,以队伍建设、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组织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特色人才培养、校企协同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发展为重点,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具备解决大型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核心技术问题的复合型精英人才,促进软件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软件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乃至全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型建设体系凸显“特色化”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介绍道,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将按照“1个人才培养主体、 2个产教融合维度、1个国际园区、3大校地合作基地、N个联合攻关平台、1个联和体”的布局设想,构建新型的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体系。
1个人才培养主体。根据《指南》要求,立足软件工程学科和软件工程专业现有基础,在已经独立的软件学院的基础上,开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既要杜绝松散资源整合,也要避免“另起炉灶”建设一批全新学院。为此,电子科技大学将依托自身示范性软件学院,加强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加大力度培养软件领域本硕博各级人才,探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打造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发展的核心主阵地。
2个产教融合维度。在新一轮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过程中,根据传统校企合作的优势,可以在两个维度上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一是强化校、院合作,与软件领域重点研究所和研究院合作,进一步加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基础科研能力。二是强化校、企合作,与国内外软件龙头骨干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成果产业转化能力。通过校院和校企两个维度的产教融合,共同打造一流师资团队,聚焦重点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与高级人才输出,凸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供给特色。
1个国际园区。围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关于国际合作建设的要求,打造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际园区,围绕国家重大软件工程战略和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建设国际软件产业园区,与爱尔兰、芬兰、英国、德国等软件强国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凸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国际化特色。
3大校地合作基地。立足四川省软件产业特色及优势,一是打造软件发展生态孵化基地,二是打造软件发展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是打造软件发展成果转化基地。通过打造校地合作基地,着力汇聚资源要素,探索破解制约产学研用有效合作的瓶颈性问题,总结成功范式,凸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产业引领特色。
N个联合攻关平台。围绕软件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的平台资源优势,针对软件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联合国内有实力的软件企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关键软件研发攻关,打造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联合攻关平台,凸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软件技术特色。
1个联合体。为了充分发挥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联合各类、各层次兄弟学院(尤其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软件学院或软件工程系)共同打造联合体,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凸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示范引领特色。
驱动深度融合
最后,周世杰指出,成都将聚焦“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要求,围绕强化使命驱动、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注重产业导向、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组织保障等关键环节,积极研讨探索培养软件人才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新路径,充分展现成都作为“软件名城”的实力,以及对持續发力发展软件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利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契机,向社会各界抛出橄榄枝,欢迎互联网企业和人才入驻,为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添砖加瓦,推进相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企业与高校间的深度融合,以人才优势助推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