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坍塌,真相和问责不会“坍塌”
2020-05-03
事件概述
2019年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高架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记者在事故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经现场搜救确认,桥下共有3辆小车被压,其中一辆系停放车辆(无人,驾驶员已找到),另外2辆车上共有3人,已死亡。侧翻桥面上共有5辆车,其中3辆小车、2辆卡车。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江苏省无锡市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
另据事故救援指挥部发布的消息,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已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无锡市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经初步分析,高架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
多维解读
角度一:面对危急时刻,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危机是化解危机事件的关键
政府应对重大交通事故的处理速度就是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可度。处理速度越快,认可度越高,反之则低。
此次高架桥坍塌的真正原因,无疑是社会公众首要关注的重点话题,是桥的设计不合理,还是大货车严重超载?这些疑问引起了网民热议。而无锡官方在应急消息的发布和舆论应对上的滞后,暴露出了无锡市委市政府在危机应急处理能力方面的缺失。
只有及時采取有效的应急救助措施,积极配合媒体发布权威消息,主动回应群众关于舆论热点的问题,才是避免加深误解和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有效途径。
角度二:无锡高架桥事故之殇,也给其他城市敲响警钟
一方面,高架桥事故的“元凶”——超载,是常见现象,全国各地屡禁不止,很多卡车司机都选择避开高速和有路政检查的地方,走老旧的国道甚至省道,或者违规走高架;另一方面,国内许多高架道路的修建时间已有些时日,定期检修维护、日常风险排查、严格的通行管理必须落实。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于2005年11月交工验收,至今已将近14年。如果没有常态化的风险跟踪管理意识,老旧路况遇上超载车辆,无异于雪上加霜。各地政府和道路管理部门,须以“10·10无锡高架桥垮塌事故”为戒,及时补足道路安全管理一课,莫让悲剧重演。
角度三:保障城市道路、桥梁的安全,需要全系统各个环节来共同出力
就建造而言,设计、施工、监管、验收,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做到无差错、无纰漏,这才是对公众生命安全负责的表现。而就管理、维护而言,则同样需要交警、运管、路政三个部门相互协调、认真负责。
管理和维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需要持之以恒。对道路、桥梁安全进行定期排查、维护,对货车多行路段、桥梁严抓限超等这些应有的常规举措严格把关,步步落实。
角度四:高架桥塌陷了,而真相不能、也不会“塌陷”
高架桥侧翻了,拿什么扶正?用真相,用严格的制度落实,用扎扎实实的执法检查。随着调查组的全方位介入,真相终会被“挖掘”出来,相关迷雾将会被拨开。
“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从某种角度来说,对遇难者的最好告慰就是彻查事故原因,避免悲剧重演。生命不可重来,敬畏生命需要严格落实法律法规,防患于未然,强化安全责任、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落实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