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中国省会城市精神内容研究

2020-05-03徐永

公关世界 2020年6期

徐永

摘要:随着中国各地发展策略中对软实力日益重视,许多城市都纷纷推出自己的城市精神,以期凝聚精神,推动发展。恰如其分的城市精神,对于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能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准确概况城市精神的内容构成,平衡各层面的关系,已经日益成为各地政府和学者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借用语义学中的语义场理论,使用NVivo软件对中国省会城市提出的城市精神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这些城市精神的结构特征,以及这些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内容。研究发现,中国省会城市的城市精神主要包含城市的历史积淀、地域特征、精神风貌、发展目标、以及行动方式等5方面的内容,但是对精神风貌和行动方式的描述大大多于其他3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精神风貌主要包含传统道德标准和当今时代要求两个方面;行动方式主要包含对创新、科学、勇气以及和谐等方面。研究据此初步得出中国省会城市的城市精神的结构模型。数据表明,我国省会城市的城市精神内容多集中在一至两个层面上,且有很多雷同,地方特征不够明显。

关键词:城市精神 语义场 内容研究 NVivo

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各地发展策略中对软实力日益重视,许多城市都纷纷推出自己的城市精神,以期凝聚精神,推动发展。目前我国的省会城市中,除沈阳和拉萨外,都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能够凝练一座城市之魂,有助于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能够决定一座城市的发展空间(朱广黔 )。

但是学界对城市精神的研究尚不多见,而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甚至对其内涵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如王传庆从哲学角度出发,指出城市精神是城市存在的反映,应该体现城市的社会基础和时空基础;而王廷信则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城市要发展主要取决于当下,所以城市精神应该以当下问题为导向。面对城市一拥而上提出城市精神的现象,还有很多人提出批评,如刘梦溪总结出了四个问题:玩弄辞藻,形式主义,高度雷同,没有系统性。这说明当前迫切需要为城市精神确定准确定义,确定其内涵和外延,以帮助现代城市提出科学的城市精神,为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鉴于现在关于城市精神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借用语言学中的语义场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各省会城市的城市精神的语义构成,归纳出这些城市精神的内容要素及其逻辑关系,进而描述这些城市精神的实际构念结构。本研究属描述性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精神提供一定的理论铺垫。

2.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semantic field)是语言学中研究意义的语义学(Semantics)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于1960年代由Stephen Ullmann等人提出。语义场指的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词语所代表的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词语不一定是同义词,但是讨论的是同一类事物(Brinton,2000)。该理论受认知科学中现象学启发,对通过语言研究人类的社会意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义场具有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总所周知,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形式之一,不同的语言都带有其独特的解读世界的角度,通过研究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中的语义场,有助于推测该文化群体中语言使用者的世界观,描述语言使用者所在的社会理解世界的体系。

在语义场理论出现以前,人类学者大多通过研究逻辑体系去推测某一文化群体的思维和观念体系,但是由于逻辑被隐藏在语言之中,被视为语言游戏背后的“语法”,研究起来有相当大难度。语义场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使得研究者可以采用研究特定人群所使用的编码系统而不是逻辑体系去研究其观念,大大降低了研究难度。很多学者采用语义场理论研究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体系或者推理方式,Ullmann则更是把语义场视为“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正是由于语义场理论可以用来研究语言使用者的世界观,推断他们的观念系统,通过对城市精神进行语义分析,可以使我们看到这些城市在制定城市精神时所采用的观念系统,发现他们关注的内容,进而推断现实的城市管理中城市精神的构念结构。

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省会城市所提出的城市精神主要内容包含哪些类型语义场,其构念结构如何?

(2)中国省会城市管理者制定城市精神时实际运用的理念有何特征?

(3)本研究可以为制定或者修订城市精神提供何种建议?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的主要工具软件是Nvivo8.0。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中国省会城市的城市精神表述,将其分解至最小单位,共得出94个语义单位,然后对每一个单位进行语义场类型赋值。由于开始并无具体模式,赋值以自由节点形式进行标记。例如长春的“兴于闯、长于信、敏于思、立于善”可以分为四个语义单位,分属历史(1)、精神(2-3)和做法(4)。这一赋值过程是整个研究的基础,对精确性要求较高,所以研究者采用重复编制法,先完成第一遍赋值,放置两周之后再进行第二遍赋值,对于有出入的单元进行反复分析,最终确定统一的赋值方式。

(2)对自由节点進行梳理整合,将类似的节点进行合并,按类型编制树节点。如将“诚信、诚朴诚信、诚信敬业、长于信“等都集中为诚信,将“宽容、兼容、包容”等都归纳为“宽容”,然后通过分析筛选,将诚信和宽容再归纳为传统道德要求。通过这样分析,最终得出5个大类的内容,即5个大的语义场,分别为地域特征、历史积淀、精神风貌、建设目标和行动方式等,每一语义场包括的语义单位分别为10、4、44、7和29。

(3)依据树节点结构绘制城市精神实际内容构成因素及其关系,确定构念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上述5个因素以及子元素,据此可以绘制城市精神的实际模型结构。

(4)依据该构念模型对每个城市的城市精神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城市精神在该模型中的表现形式,得出每个城市的现状。这里首先对每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的语义单位进行类别和频数统计,然后通过雷达图的形式展示每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特征内容的范畴和强度,初步展示每个城市精神的内容特征。

(5)依据现状,对中国城市的城市精神提出建议。

4.研究发现

4.1 城市精神的内容构念结构

通过采用自由节点采集信息点,利用树节点的方法梳理这些信息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类,最终得到的城市精神内容构念模型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省会城市在制定各自的城市精神时,主要涉及当地的历史积淀、地域特征、精神风貌、建设目标和行动方式等5各方面的内容。这5方面的内容从时空维度刻画的各地的特征,同时有提出精神、发展等层面的目标,对挖掘文化精神财富,凝聚精神谋求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但是分析发现,这5大语义场的内容含量却存在较大差异,内容较多的精神风貌和行动方式,其他方面内容少很多。内容最丰富的精神风貌具体结构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当前城市精神中对于精神风貌的表述大致可以分为2大方面,一是對传统道德的强调,如宽容、诚信、和谐、责任、坚韧、讲道德等;另一方面则是体现了当前时代对人们精神风貌的要求,如思辨、文明、活力、开放、务实等。由于城市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提炼,主要是通过对人民进行精神激励发挥作用,所以提出较多的精神风貌的内容并无不妥。但是由于这一方面的内容较多,导致有人把城市精神理解为精神文明。

除了精神风貌外,行动方式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其结构见图3。

分析发现,各地在提出发展目标时,通常也会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这多集中在勇敢、科学、和谐和创新等方面,和谐和创新又是提及较多的内容。

出了上述两个方面,各地的城市精神中对历史积淀、地域特征和发展目标提及较少。仅有4个城市提到历史积淀,7个城市提到发展目标,10个城市提到地域特征。说明各地在制定城市精神时,对这5个范畴的内容重视程度有较大差异。

4.2 各省会城市精神图谱

(1)范畴种类和实际使用比例

在确定省会城市的整体特征后,本研究还对每个省会城市提出的城市精神进行仔细分析,以确定每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的特征。这主要通过对每个城市精神的内容种类和每个种类的内容频数实现。具体地说,就是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每个城市精神的内容进行分类,然后统计5个范畴内的数量,如果一个城市精神对某一范畴没有提及,则以0进行计算。例如,上海提出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其中“海纳百川”可以认为是体现了上海的地域特征,“追求卓越”是建设目标,“开明睿智”和“大气谦和”是精神风貌,这样就可以标记为地域特征1,建设目标1,精神风貌2,历史积淀和行动方式均为0。表1为统计结果。表1 城市精神范畴和频数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5个内容范畴中,被提及最多的是精神风貌和行动方式,分别占内容要点总数的46.8%和30.9%,其他三个范畴的占比仅为10%或更低,历史积淀和建设目标占比最低,很少被提及。

从每个城市的情况看,大多数城市提及的范畴数仅为2-3个,29个城市共提及范畴数62次,平均值为仅为2.07(60/29),总体偏低。其中提及范畴最多的城市是南京和昆明,呼和浩特和银川等城市则只涉及一个范畴。在内容要点个数方面,这些城市提出的要点数在2-4之间,平均值为3.24(94/29)。这些城市平均提出3.24个要求,比范畴方面略高。

(2)各个城市精神特征

为了更好地考察每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的特征,可以采用雷达图的形式进行直观呈现。之所以采用雷达图,是因为这样可以同时展现城市精神的范畴覆盖程度和每个范畴内的内容数量,同时体现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内容。

虽然现在还很难用一个数量模型评价城市精神质量,但是从总体上看,应该说城市精神应该尽量多地涉及不同范畴的内容。如果涉及范畴太少,就会显得过于简单。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城市的城市精神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昆明市的城市精神(见图4)共涉及到4个范畴,虽然每一方面都只有一点,但是内容却可以被认为是最全面的。上海市的城市精神(见图5)涵盖了3个方面,也属内容相对较全的类型。而像呼和浩特(图6)和银川(图7)等城市的精神都只涵盖一个方面,就显得相对简单,不一定能够全方位地体现一座城市的精神。

4.3 省会城市精神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省会城市所提出的城市精神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城市精神内容范畴较广,但是大多数城市精神对这些范畴的覆盖程度不高。当前的5个范畴包括一座城市的历史、地理、精神面貌、目标和做法等,能够全面体现一座城市的总体特征,具有较为宏大的内容空间。但是大多数城市精神只涉及其中少数方面,不能全面概况城市的特色和发展目标。“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在向世界展示它的人文与自然风貌的同时,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内在的风韵,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应该是这个城市中各个群体的一种主体风貌。城市精神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精彩的,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现在的精神风貌,还将充分体现这个城市的底蕴和未来图景。”(Spengler, 引自 吴达慧) 但是从我们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城市精神太过强调精神风貌,但是对地方的地域特征、历史积淀和发展目标关注不够,内容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2)城市精神的内部逻辑有待提高。鉴于制定城市精神的主要目标是凝聚力量,提升软实力,促进城市发展,就有必要理顺城市精神相关内容的逻辑关系。在本研究发现的模型中,这5个因素分别强调了发展的基础、方向和方法,相辅相成,可以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但是很多城市精神有的有行动方式,但是没有发展目标。

(3)内容雷同程度较高,有的内容较空洞。受当前时代发展特征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城市精神表现出很大共性,有一些概念在很多城市的精神中都出现过,造成较大的雷同。例如“开放”这一概念以“开放包容、开放和谐、开明睿智”等不同形式共出现了13次,“创新”出现了12次,“诚信”出现了11词,属于高频词汇。其他一些概念,如“宽容”、“和谐”等出现的频率达到6-7词,可以算是第二组出现程度较高的词汇。这使人对城市精神的内容表示质疑,因为城市精神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当然这一现象很难避免,因为当前的发展主题必将在很多城市中有所体现,但是也确实体现了当代城市发展千人一面的弊端。

5. 结论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省会城市提出的城市精神进行描述性研究,以语义场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描绘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城市精神内容的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模型,以探究这些管理者关注的在城市管理中关注的内容。研究发现,当前城市精神主要涵盖城市的历史积淀、地域特征、精神风貌、奋斗目标和行动方式等5各方面,其中精神方面和行动方式比较受到关注。本研究还用雷达图详细描述了各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的范畴和要点构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同,并建议城市管理者通过涵盖更多范畴、强化地方特色和奋斗目标等方式改进城市精神的内涵。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城市精神内容的界定以主观判断为主,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精确度偏低。二是不能回答什么样的城市精神才是好的城市精神的问题,例如不能确定一个城市精神应该涵盖多少范畴才是好的精神,每个范畴应该提到多少点内容才算充分,以及出现如何处理共性和特性的平衡问题等。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第二个问题中寻找研究话题,进一步丰富城市精神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柳钦.2010.论城市精神及其塑造和弘扬.2010(4), 30-32.

[2]蓝锡麟.(2012)提炼重庆精神需要有三个基本的维度.华龙网,

[3]劉梦溪,(ND)中国城市的“精神紊乱”

[4]王传庆,时美英,(2008).关于城市精神的哲学思考,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7(7), 3-4.

[5]王廷信.(2003).城市精神、城市政策与城市文化软实力.艺术百家,103(4), 1-3.

[6]吴达慧.政治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精神传播策略研究——基于“南宁精神”传播的实证分析.广西师范大学.

[7]熊月之.2003.上海城市精神述论.史林,2003(5),1-12.

[8]朱广黔,(2009).对城市精神构建的理性思考,凯里学院学报.27(2),34-38.

[9]Anonymous.“Semantic field.”

[10]Brinton,Laurel J.(2000).The structure of modern English: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Quoted from Wikipedia.

[11]OswaId Spengler.The Decline or the west: Form and Actuality. Charles Francis Atkinson (Tran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