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蝗专家马世骏:他让中国大规模蝗灾变成历史

2020-05-03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7期
关键词:蝗灾蝗虫

小燕子编辑

2020年2月,除新冠病毒之外,非洲沙漠蝗在东非、西南亚罕见暴发,成为东非、印度等地区农民的噩梦,也引起了国内的关注。网友一边担忧非洲蝗灾进入中国,一边也好奇:为什么我国很少听说闹蝗灾呢?其实,1949年左右,蝗灾是阻碍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心腹之患,幸好有马世骏院士提出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这套方案成为灭蝗的主要手段后,我国灭蝗的速度大大加快,从此,为害几千年的蝗灾,在中华大地上再也没有大范围出现。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马世骏不仅是中国科学界的著名科学家,也是深受国际生态学界尊崇的知名学者。他不仅有根治东亚飞蝗的光辉业绩,还有对驰名全球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卓越贡献;他培养了一支生态学队伍,开创了生机盎然的中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事业……马世骏的一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是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一生都在赶路、开路和引路。

大师小传

马世骏是山东兖州人,生于1915年12月5日。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48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犹他州立大学理学硕士和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12月,他怀着炽热的报国之心,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投入了科学建国的历史洪流。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飞蝗是有数千年历史的世界性大害虫,多少代昆虫学家为之绞尽脑汁未能得以根除。马世骏与其同事、学生一起,决心攻克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难题。他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综合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地理学、社会学、农学、地理学、土壤学、气候学以及数理统计等知识,研究飞蝗发生地的形成与演变,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打开了飞蝗综合防治的大门,使大面积的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到控制。

1991年5月30日下午,马世骏在开会返京途中不幸发生车祸遇难。他走得如此仓促,带着满身的征尘,带着未竟的生态学事业。然而,他给我们留下了为实现绿色理想的执着追求,留下了坎坷攀登中不气馁、巨大成就前不停步的情操。

大师风采

1.出国深造与曲折回国

马世骏又名马宜亭,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马世骏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37年6月,马世骏毕业了。他放弃了安逸的城市生活,奔向了农村,目睹了中国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以及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境遇。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想办法出国深造,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报效祖国。

1948年春,马世骏来到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攻读昆虫生态学,通常需要两年时间攻读的硕士学位,他仅用一年时间便拿了下来。1949年冬,马世骏转入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马世骏向美国移民局递交了回国申请。然而,美国当局却不准马世骏回国。怎么办?马世骏在移民局碰了钉子以后,为寻找机会回国,接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聘任,仿佛他已听从了美国政府的“规劝”。

1951年秋天,马世骏前往荷兰参加国际昆虫学大会,参加完会议后,他提出要去比利时等地访问。他的理由十分正当,他的行李等物又留在美国,因此,美国方面也就没有催促他。马世骏从荷兰到比利时,又从比利时到了法国,接着又到达英国。他与中国驻英机构取得了联系,接着,他悄悄地登上了一艘客轮,1951年12月底,马世骏终于抵达香港,穿过了罗湖桥。为迷惑美国政府,以便能够安全地返回祖国,马世骏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的行李和全部家当。

【适用话题】爱国;报国之心;学习;优秀;努力;坚韧

2.根除蝗害

中国的灭蝗治蝗有两千年的历史。古代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商人防蝗的记载。1846—1857年,中国连续12年发生了18次蝗灾,波及全国多个地区,重者庄稼颗粒无收,青稞麦子荡然无存,草场寸草不生。1929年,鲁苏皖十一省飞蝗大灾难损失达银元一亿一千万,让彼时动荡中的中国雪上加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学者就把蝗灾列为农业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提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的方略,将治虫提到治国的高度。但古人的治蝗之术比较粗糙,只是用火烧或用工具捕,治标不治本。1949年以后,为消灭蝗害,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和手段。1953年起,药剂防治虫害的比例逐年增加,却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蝗虫产生抗药性导致使用杀虫剂灭蝗的效果明显下降。

中国人治蝗治了几千年,为什么始终治不住?面对这一严酷现实,马世骏开始了科学的思考。20世纪50年代,为寻找治理蝗灾的新路,马世骏要到几乎所有的蝗区进行调查。那时的农村,不要说汽车和柏油路,能够有马拉的胶皮轮子车就算不错了,大多数牲口车,是牛拉的铁瓦车,为了解情况,马世骏常常需要骑着自行车在农村凹凸不平的土路上长途往返,有时车子坏了,他还得扛着走。蝗虫喜欢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繁衍后代,所以,遇水划船也是常事。

当他顺藤摸瓜,最后确认洪泽湖和微山湖一带为我国两大蝗虫繁殖衍生地后,划船考察就更是家常便饭了。在一次深入湖区的实地考察中,一行三人迷了路,后来,带的粮食也吃光了。他们只好以湖草充饥,说不清到底走了几天,马世骏和同伴们才终于遇上了一家农户。那里是蝗害的重灾区,农民们很穷,只有菜粥和爬有蛆虫的咸菜招待他们。

艰苦的实地考察,为马世骏完成从生態统角度实现“综合治理蝗灾”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50年代后期,马世骏向党和政府提出了《根治洪泽湖蝗害建议(草案)》及《根治微山湖蝗害建议(草案)》,受到高度重视,并很快被采纳。

马世骏的治蝗方案,是从生态地理学的角度提出的,他发现蝗虫喜欢在水旱相间的土壤环境下繁衍安家,于是提出了从根本上治理蝗虫的方法——不给它们营造适合生存的环境,改造洪泽湖和微山湖一带的生态结构,使其向不利于蝗虫生殖和繁衍的条件转化。于是在当地修筑堤坝,兴修水利,耕垦湖滩荒地,大大提升了土壤的含水量。这样一来,喜爱水旱的蝗虫就无法生长成灾了。这一方案最后成为灭蝗的主要手段,从而使我国灭蝗的速度大大加快。据统计,东亚飞蝗滋生地由几十年前的近8000万亩下降到目前的2200万亩,这其中减少的大部分都是我国的成果。在马世骏和他的同事的努力下,为害几千年的蝗灾,在中华大地上再也没有大范围出现。

【适用话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科学的力量

3.呼吁保护环境

伴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类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正在不知不觉地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在中国,最先看到这一危险前景的正是马世骏。

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25%的人口。因此,保护好自然环境条件显得尤为重要。马世骏十分重视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他认为,中国的生态及环境问题,不仅是个科学技术问题,也是个全民意识问题。因此,向社会普及生态学知识,是生态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中南海怀仁堂到许多省、地、县的生态学培训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声音。今天,生态意识已深入人心,“生物圈”“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等已成为人们常用的语言,这里面蕴含着马世骏的辛勤劳动和贡献。

【适用话题】远见;环境意识;科普;从群众中来

4.鞠躬尽瘁

马世骏在科学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几十年来,他天天7:15上班,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即使回到家里,也常为接待来访者和辅导研究生忙个不休。晚年,青光眼和白内障使他的视力下降,但他依然在不停地工作,上、下楼梯他看不清台阶,便双手扶着楼梯摸索着上下楼,过马路更是格外困难。即便是这样,他依然风雨无阻去上班。

1991年5月,马世骏参加了中国科协四大会议。22—27日连续六天的会议开完后,马世骏还回到所里,参加了“八五”攻关问题的讨论会。27日下午1时,马世骏乘车去河北省迁安县,参加当地的一个生态农业会议。他的学生们劝他先休息一下,派别人去算了。可是他说:“我要亲自去,讲一讲生态农业的标准。”这一去竟成永别:回来的路上不幸发生车祸,马世骏永远地离开了。

【适用话题】勤奋;鞠躬尽瘁;珍惜时间

5.提携后辈

马世骏也是一位要求严格、循循善诱的导师。一次,他的研究生盛承发从他那里借了本有关农业生态系统的论文,看完后,盛承发还书时,马世骏问盛承发:“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吗?”盛承发一时没有回答上来。经过反复思考,盛承发终于悟出来了,原来,这是一本从社会经济角度研究生态学的论文集。当他把自己的所悟告诉导师的时候,马世骏笑了,并说:“看书一定要看懂,要能抓住精髓,否则不如不看。”自那以后,马世骏的这一教誨已成为盛承发读书的习惯和座右铭。

【适用话题】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点拨

猜你喜欢

蝗灾蝗虫
危害中国农业几千年的蝗灾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基于Sentinel-2卫星数据的埃及地区蝗灾监测
蝗虫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蝗灾又来了
意大利撒丁岛遇严重蝗灾两千多公顷农田被毁
跟踪导练(一)3
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