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刻,我没有挂断电话

2020-05-03蔡家玥

作文·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慢条斯理听筒急性子

蔡家玥

每天回到宿舍,老妈都要对我进行“电话轰炸”: “水果吃了吗?有没有熬夜?最近过得怎么样?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这时,我便烦不胜烦,冲电话里大声嚷道:“你知道别人趁这段时间做了多少题吗?我没空听你说这些,再见!”然后狠狠地把电话挂掉。

周二晚上,我被繁多的作业搅得心烦意乱。“丁零零——”电话再次响起,妈妈又开始絮絮叨叨,慢条斯理地说完这个说那个,看样子要跟我细细聊一个晚上。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急性子,正要挂断电话,她却突然轻轻地说:“我昨晚半夜醒来,竟忘了你住校,披上外衣就要过去给你盖被子。”那一刻,记忆的闸门打开了,回忆像滔滔江水奔涌而来,我呆呆地站着,竟忘了挂断电话。

记得上小学时,我入睡后半夜总会出汗,妈妈也逐渐养成习惯——在凌晨两三点准时醒来,披上外衣,像脚底有肉垫的猫一样,悄悄进入我的房间,为我擦汗掖被子。有一次,我学孙悟空“大闹天宫”,还跟她顶嘴,把她气得臉色铁青,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回想白天发生的种种,很是愧疚,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时,我忽然听到轻掩房门的声音,只好假装呼呼大睡。过了一会儿,我按捺不住好奇心,眯眼一瞧,原来是妈妈。她轻轻地帮我盖上被子,又小心地摸了摸我的后背。“奇怪,没流汗。”她小声嘀咕着,在我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痒痒的,如同和煦温暖的春风拂过,我心里的寒冰彻底消融了,只留下感动。

那一刻,我握着电话听筒,任数不清的回忆像漫天飞舞的雪花般在我脑海里打转。那一刻,我理解了妈妈,理解了她唠叨背后的担忧和关爱,理解了她在我离家求学后的孤单。我忽然发现,自己竟忽略了那个最爱我的人,自己竟从未认真倾听过她的心声。

那一刻,我没有挂断电话,而是握着听筒,轻轻地说:“妈妈,我爱你。”

(指导老师 邬 双)

简 评

一件小事,一段回忆,娓娓道来,让人泪目。细说亮点有三:其一,巧用对比与插叙,叙述引人入胜。文章开头直入主题,描写妈妈的“电话轰炸”和“我”的“烦不胜烦”,对比鲜明,既有冲突感,又巧设悬念。中间以妈妈的一句话引发回忆,插叙“我”上小学时妈妈每天凌晨两三点为“我”擦汗掖被子的事,为下文抒情作铺垫。结尾呼应开头,巧妙点题,开头“狠狠地”挂电话与结尾“轻轻地”说“我爱你”形成对比,人物心理的转变真实动人。其二,语言细腻,情感真挚。妈妈慢条斯理的语调与“我”的急性子,妈妈“轻轻地说”与“我呆呆地站着”,“我”小时候的淘气、现在的急躁和妈妈不变的爱,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很细致,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推动了事件的发展。特别是最后“我”的反思和对妈妈的理解,让人动容,升华主旨。 其三,善用比喻,富有文采。回忆像“滔滔江水” “漫天飞舞的雪花”,很好地表现了妈妈对“我”绵绵不尽的爱;妈妈像“脚底有肉垫的猫”,形象地写出了妈妈怕脚步声吵醒“我”的小心翼翼,体现出妈妈的体贴;妈妈的吻如“和煦温暖的春风”,消融了“我”心里的“寒冰”,连用比喻,足见“我”的感动之深。

(邬双老师)

猜你喜欢

慢条斯理听筒急性子
写话要连贯
写话要连贯
急性子壮壮和慢性子乖乖
电话听筒注塑模具设计
急性子的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