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场中 如何说“不好”

2020-05-03王彦

好日子 2020年4期
关键词:酒桌上老总上司

王彦

事例1

“我相邻工位的白洁总爱用电脑音箱放音乐,而且还是重金属!我站起来冲她大声说:白洁,你戴上耳机听好吗?我实在受不了。周围的同事把目光都聚集到了我的身上,她白了我一眼,自那以后虽然不用音箱放音乐了,但再也没答理过我。我们做业务每天都要接收很多传真,前台秘书抽空会给大家分送到工位上,但有急用的就得自己到传真机那里去取。我发现,只要白洁去取过传真,本来挺整齐的传真就会变成一堆乱纸。那天正好我去拿传真,赶上白洁刚离开,那些传真又被翻得乱七八糟,我忍不住冲她大喊:白洁,你别这么自私好不好?把传真弄得这么乱,别人怎么找啊?!大家又刷地一下把目光集中到我身上。经理后来还找我谈话,要我注意和同事的关系,要维护团队的合作精神。我真觉得好冤啊!”

为什么“不好”很难说

在职场环境里,坦率敢言的人们往往吃亏。但是,在一团和气的背后,由于缺乏沟通,有意见闷在心里,面和心不和,必定大大降低團队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同事有缺点应该指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怎么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说、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如果说“不好”的方式不对,很可能适得其反。

这样把“不好”说出口

1.说“不好”要照顾面子

当着很多人被说中自己的缺点,特别是“自私”这类评价很低的话,是相当丢面子的事。所以,对同事说出“不好”要选择私下里交谈,避开大庭广众。

2.说“不好”要讲究语气

说服他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同事的“不好”,要想得到他的信任也是一样。观察对方的情绪、注意措辞,不要用强硬的语气,说出缺点并不等于就是责备,在冲突中指出他人的“不好”,很难达到让他改进的目的。

3.说“不好”的动机

如果你想说出他人的“不好”仅仅是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快,那后果必定是引出你和同事的龃龉。所以,开口前,请检视你的动机。

事例2

“我是老总的秘书。作为秘书,在公司里是和老总打交道最多的人。虽然老总精明强干,接触多了仍然发现他也有缺点、有毛病,甚至有时也会出错。我们老总最突出的缺点就是比较武断,时常一意孤行。而不论是他的副手还是其他部门经理都不敢给他指出来。这一切当然我都会看在眼里,但是,作为秘书我不知道该不该提醒他,或者用什么方式给他指出来。更怕我一旦给老总提意见,连自己现在的位子都会失去。

后来我终于得到一个机会:周五的下午,老总的女儿放学后照例来公司,等着晚上爸爸带着她去上钢琴课。每当女儿出现在办公室,老总的心情总是特别好,脾气也特别好。我帮小姑娘检查了作业,然后又顺带给她讲了一个小故事,内容无外乎是从前有个老国王独断专行,听不得他人的意见,几乎招致灭国之灾,后来王子用小故事点醒了国王,国王于是广开言路,从此国富民强……当然,这个被添油加醋的故事,老总很容易听出弦外之音。隔了一阵,他说:我们公司也要学习老国王,知错就改。

为什么“不好”很难说

比较普通同事,说出上司的“不好”是一件风险更大的事了。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不好”,一样的话,可能在不同的场合收效相反。“我”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够利用自己的工作,创造最恰当的时机把“不好”说出来。

这样把“不好”说出口

1.选择时机

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比平时更宽容,因此,在这样的时候听到批评和反对的意见会相对容易接受。有其他下属在场的情况下,不适宜指出上司的缺点,即使你很客气,也会让上司觉得不够尊重。在上司心情不佳,为工作焦虑的时候,更不要指出他的“不好”,这时他很容易认为你是在指责他。

2.引入话题的技巧

要把话题引入到上司的“不好”上,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比如可以先拿自己开刀,向上司检讨自己的一些“不好”,然后再把话头引到上司的缺点上。还可以先谈些公共话题或者私事,这样把距离拉近以后,再引入正题。

事例3

“入职以后,公司给我安排了一个导师,让他带着我做业务。导师是东北人,性格豪爽,在业务上对我毫无保留,去谈业务都带着我,把客户都介绍给我认识。我发现导师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他爱喝酒,也算比较能喝的。只是酒过三巡之后,就必定侠肝义胆,别人说几句好话,和他拍拍肩膀,就成了他的自家人,什么原则都可以服从哥们义气了。那些客户利用他这点,每到谈合同的时候就请他喝酒,然后在酒桌上把价格压低,借着酒劲让他签字。我发现,公司里导师做的业务都是有量无价,合同比别人多,利润却比别人低。导师因此少拿很多的提成奖金,当然这也会影响到我的收入。

在导师眼里我就是个小学生,从来都是他教我这教我那,指出我的不足,我哪有资格给导师提意见啊。可是,每次跟着他去吃饭,我都为他在酒桌上被人算计着急。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用手机把酒桌上客户趁导师醉酒压价的片断偷拍了下来。

有一天我跟导师聊天,我问他,喝醉酒的人都有什么失态的表现啊?他就给我讲了好多好笑的事。我说:跟他们比你真是太棒了,喝了那么多酒还照样可以谈业务。然后,我把偷偷拍的视频拿出来给他看,他终于看到自己酒醉后是如何被摆布了。

为什么“不好”很难说

在这种职场上的师生关系中,作为学生要恰当地说出导师的“不好”当然很难。一般的同事,大家是平等的,不必有太多的顾忌;上司与下属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上司不会刻意在乎某一个人对他有什么看法。而这种职场的师生关系是一对一的,属性上是主与从的,所以,导师可能会非常介意实习生说自己的“不好”。

这样把“不好”说出口

1. 暗示不足

各行各业都有精英,你的职场导师水平再高,也会有比他更出色的人。比如他正带着你做某项工作,你发现了一些问题,却不好直言。你就可以找机会称赞他:“我看你比谁谁谁(公认水平更高的人)并不差啊,如果你要是在XX方面(“不好”所在)如何如何,都可以超过他了”。

2.变特指为泛指

把某个缺点说成是一类人的缺点,而不是他一个人的缺点,让他感觉并不只是他一个人有这样的问题,心中更容易接受。比如说“喝酒的人都容易……”、“豪爽的人也容易……”。

猜你喜欢

酒桌上老总上司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夏天,我铺好了一床绿毯
喜欢给别人斟酒的人,心中有个小算盘
小动作
如果上司不如你
巧妙的奉承
近视眼
说说我的美国上司
下属和上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