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会不会觉得自己蝇生漫
2020-05-03司马亿
司马亿
五一假期看了一本新书《动物的内心戏》,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思考:
世界上约有3000种生物的生命只有短短几分钟,多数的生物达不到人类这样的生命长度,不过,在动物眼中会不会也觉得自己生命漫漫?
一只飞虫能够在30毫秒内改变飞行的方向,在这段时间里,它处理了大量的信息。如果苍蝇能够像人类一样善于思考,在苍蝇拍落下的时间里,足够它回望蝇生,想起那些逝去的青春,并在最后爆发所有力量躲过这致命的一击。
在这不过30毫秒的时间里,电信号在苍蝇体内飞速窜动,对人类而言极短的时间,对于苍蝇或许就是漫长的一个小时。这么说来,苍蝇的生命比想象中的要长,但前提是,它们能够思考吗?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挑战,我们可以从苍蝇的近亲、实验室宠儿——果蝇开始聊起。
科学家对这种昆虫的大脑进行了严谨的研究,研究人员在研究中给果蝇的大脑植入电极,这只需要一台显微镜、头发丝粗细的铁丝加上一双巧手就能完成。
测试物是一根带有香蕉气味的黄色带子,果蝇见到这根假香蕉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
人类有100亿个神经细胞,而果蝇只有大概25万个神经细胞,不过“五脏俱全”。为了定位眼前一闪而过的食物源,果蝇脑袋里好几个区域同时工作。
果蝇将感兴趣的部分放大,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区域,而将背景里的其他物品,例如灌木、草地、厨房乃至研究人员都虚化了,虚化功能这种特殊的感知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智力形式。
事实上我们每秒钟大约会接收1100万比特各种不同的信息,但其中被我们主动注意到的只有50比特,只有信息总量的0.00045%。
这可不是人类不够聪明的表现,相反,能够虚化无意义的信息,在庞大的环境影响中只接收相关的0.00045%,是一种过滤信息的能力,也被认为是拥有意识的先决条件。
而小小的蝇类竟然也展现出了这种天赋。
从我们日常的观察中,与人类最亲近的犬类在睡梦中会抽动爪子,似乎进入了梦乡到了另一个空间。
科学家研究了处于睡眠状态下的斑马鱼,惊喜地发现它与人类在睡眠方面很相似,斑马鱼和人都会在睡觉时控制食欲素水平,而且超过450种对睡眠会产生影响的物质共同存在于人类和鱼类之间。
动物是不是也会做梦?这成了对判断动物能否思考的又一刁钻角度。
那么果蝇会做梦吗?确实有研究发现,果蝇的睡眠模式是由与我们相同的基因控制的,因此认为果蝇有可能会做梦。
而且果蝇睡着后确实會像狗一样蹬脚,但我们还不能明确睡觉时身体为什么会动,所以真要说果蝇会做梦还牵强了些。
看来要从现有研究中,证明苍蝇角度的蝇生是漫长的,还远远不够。
好在《动物的内心戏》中提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动物感情、动物的心智状态。
尽管多数时候这些研究都只能取悦人类而不能给其他生物带来实质变化,但动物世界之丰富确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如果你能够接受“多数生物拥有情感,也拥有思考的能力”,那么你眼中的动物世界必然自带吐槽。
随着研究日益丰富,要从科学的角度去透视一只苍蝇的蝇生依然难度很大。我们很难理解不同思维程度的生物,在思考某件事情时的角度和广度。
何况谁又真的因为一只苍蝇能思考就网开一面,蝇生的荣光本就不同,要么在危险边缘试探,要么就在轰鸣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