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题准确 立意新颖

2020-05-03马本盛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0年4期

名师简介:马本盛,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技法指点

所谓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文体、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比如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______在2018”(横线上填写名著中的一个人物),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同学们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横线上填写的必须是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例如:祥子,孔乙己,猪八戒等)。如果填上“我,中国,行动,奋斗”诸如此类的词语,就不符合本次作文考试的要求,就跑题了。

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如果是材料作文,则需要仔细审读材料,挖掘内涵,推敲材料蕴含的深意,然后选择一个角度作为写作的重点。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立意一定要明确,表达的思想一定要有深度。同时,还要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要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可以反向立意,达到新颖的效果。一滴水经过南京

我是一滴水,是在云雾中慢慢形成的。

有一天,我来到了南京。只见绿荫覆盖了整片天空,处处伴随着鸟语花香。我看见了一座美丽的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敞公路交错相通,游客行人摩肩接踵。

我看到了南京的一个大湖—玄武湖。我好奇地四处眺望。在不远的岸边,我看见高高大大的城墙,蜿蜒几十公里。一朵大的浪花从上游冲来,玄武湖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波澜,我沉入了水底,不知去向,便睡了过去。

又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醒来,迎接我的,却是明媚的阳光。我睁开眼,向四处打量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高楼大厦林立着,其中一栋叫作紫峰的大楼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细细长长,似针筒一般。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诧异了,这是南京吗?我决定四处走一走。

我来到了夫子庙,这里人山人海,游人如织。一到晚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各式各样的灯全亮了起来:秦淮河里漂着荷花灯和鲤鱼灯;河岸上则有高高的迎宾灯,还有各种风味小吃,是多么的美好啊!

沿途经过一所学校,我放慢脚步。透过窗明几净的教室,我看见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似乎还能听见他们琅琅的读书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第一、二两节的开头应该交代一滴水的流经路线,要紧扣题目中的“经过”一词。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中华门。中华门是南京城的正南门,位于秦淮河北岸,原名聚宝门。中华门瓮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如今,人们将它保护起来。我看见有游客在城墙上来来往往,参观历史留给他们的宝藏。

太阳慢慢西斜,城市里的灯光亮了起来,夺人眼球。流光溢彩中,人们匆匆的步伐告别了忙碌的一天。水流越来越湍急,河道变得越来越宽阔,我知道,我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更加珍惜流经南京的每一分每一秒。

终于,我要离开南京了。面对着滔滔扬子江,我回头望见夕阳下的巍巍紫金山,不由得感慨万千。南京不仅是城,更是我美好的回忆。

以上几节,小作者写了一滴水经历的几个景点,但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合理的顺序。

结尾一般,立意一般,缺少亮点。

综合点评

本文通过描写一滴水的旅行,介绍了南京的几个名胜景点,构思比较新颖。文章语言通顺流畅,表现了自己对南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但行文没有紧扣“一滴水经过南京”这个文题中的“经过”两字,行徑路线不够明晰,文章只是罗列了南京的几个主要景点,也没有写出南京的文化、历史等更具内涵的东西。困诌幽备

1.在行文中点明一滴水行经的路线,这样就可以紧紧扣住文章的题目了。例如,文章第六小节写夫子庙的景色,可以在这一小节的开头加上这么一句:“我随着秦淮河的流水,与大家浩浩荡荡一起流进了一个叫夫子庙的地方。”然后详细介绍关于夫子庙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以上内容写完以后,再交代这么一句:“我又随着秦淮河的水流依依不舍地离开夫子庙,奔赴下一个景点。”

2.文章可以通过一滴水的所见所闻,把南京的文化、历史等更具内涵的内容表现出来。例如,加上“南京有悠久的历史”“南京是博爱之都”等内容,文章就有深度了,立意就高远了。

3.文章结尾也要归纳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再次点题。一滴水经过南京

我是一滴水。在云雾中慢j漫凝聚,终于落下,落到了巍巍紫金山上。

我随着众多的水滴落到地上,滑落到山中小涧里,随潺潺流水蜿蜒而下。

一路上,绿荫覆盖了整片天空,伴随着鸟语花香。流经半山腰一片裸露的空地时,我奋力一跃,在半空中形成了一朵小浪花。往山下看去,我看见了一座城。

我终于奔到了山脚下,与众多的水融进了一个更大的集体—玄武湖。于是我好奇地四处眺望。在不远的岸边,我看见了人们在修建城墙,蜿蜒几里。我便知道,这里曾是盛秦的秣陵,南宋的建康,如今,这里是大明的应天府—南京。

一朵更大的浪花从上游冲来,玄武湖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波澜,我沉人了水底,不知去向,便睡了过去。

终于有一天,我被一阵阵炮火声惊醒。我惊恐地挣扎出水面,只见城墙破损不堪,四处浓烟滚滚,叫喊声不绝于耳,枪林弹雨水一般倾泻在我的头上……我被眼前的一幕幕吓呆了。我隐隐看见远处的城门被轰开,高举着刺眼的红色太阳旗帜的一大群士兵蜂拥而至。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他们肆无忌惮地烧杀抢,南京城里无数的无辜居民被屠杀、被活埋。突然,一颗炮弹飞来,掉进玄武湖里。顿时,几米高的水柱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向我袭来,我立刻头晕目眩,被卷人了湖底,不省人事。

又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醒来,迎接我的,却是明媚的阳光。我睁开眼,向四处打量着,这回,却与以往不同了。

高楼大厦林立着,其中一栋叫作紫峰的大楼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细细长长,似巨大的针筒一般。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诧异了,这还是曾经的南京吗?我决定四处走一走。

我随着秦淮河的流水,与大家浩浩荡荡一起流进了一个叫夫子庙的地方。这里人山人海,游人如织。一到晚上,夜幕降临,华灯

具体交代了一滴水的形成,流经路线,紧扣文题。

写出了南京的历史文化。略写恰当。

写出了南京惨痛的历史,令人警醒。初上,还有各种风味小吃,是多么的美好啊!

我又随着秦淮河的水流依依不舍地离开夫子庙,奔赴下一个景点。沿途经过一所学校,我放慢脚步。透过窗明几净的教室,我看见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似乎还能听见他们琅琅的读书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昔日的中华门,它曾被炮火洗礼得面目全非,辉煌的城楼也荡然无存,如今人们将它保护起来。我看见有游客在城墙上来来往往,参观历史留给他们的宝藏。可城墙上的点点弹痕却依稀可见,它似乎在无声地哭诉着那段属于血与火的历史。

太阳慢慢西斜,城市里的灯亮了起来,夺人眼球。流光溢彩中,人们匆匆的步伐告别了忙碌的一天。我还看到,一位盲人想过马路,立刻就有两个年轻人过来帮助他。一位老大爷过斑马线,司机纷纷减速停车等待。南京真不愧为“博爱之都”。

水流越来越湍急,河道越来越宽阔,我知道,我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更加珍惜流经南京的每一分每一秒。终于,我来到了三汉河口。面对着滔滔扬子江,我回头望见夕阳下的巍巍紫金山,不由得感慨万千。南京不仅是城,更是我美好的回忆。

我转过身,奋力一跳,融进了滚滚长江,奔向遥远的大海……

新社会,新南京,新气象。

点明了南京的城市精神。

全文具体交代了一滴水在南京的流经路线,紧扣文题中的“经过”两字。

综合点评

小作者对文章稍加修改以后,审题就准确了,立意也新颖了。特别是在文中添加了一滴水的行径路线,使得行文紧扣文题,审题准确。文中还添加了“南京有惨痛的历史—南京大屠杀”“南京又是博爱之都”等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有了深度,立意就显得高远了。

小试牛刀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2.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含义。“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個角度思考。